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斌宏专利>正文

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7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属于爬绳机技术领域,解决了爬绳机对绳体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侧板、转动连接于侧板上的卷绳盘、位于卷绳盘一侧的张紧调节组件,其特征是,张紧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调节杆、弹簧、调节螺母、杠杆臂、以及压轮组件;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板上并支撑弹簧的一端,弹簧套接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将弹簧的另一端限位,调节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杠杆臂的端部,杠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板上,压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杠杆臂的中间部位并朝向卷绳盘;压轮组件设有贴合拉绳的曲面凹槽,达到了提高拉绳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爬绳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爬绳机是用于起吊货物,其能够在一个绳索上进行攀爬,在攀爬的同时携带货物进行运输。在设计爬绳机的过程中,发现爬绳机的绳索需要经过卷绳盘,在设计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咬合拉绳,避免拉绳打滑,在卷绳盘内设计了凹凸纹路,以增大摩擦力,但是由于此摩擦力过大,在多次使用后发现拉绳被咬合的变形,随着使用时间越长,拉绳变形越严重,因此大大降低了拉绳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此结构,需要对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以达到保持有效的收卷拉绳的同时,降低对拉绳的损坏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包括侧板、转动连接于侧板上的卷绳盘、位于卷绳盘一侧的张紧调节组件,所述张紧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调节杆、弹簧、调节螺母、杠杆臂、以及压轮组件;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板上并支撑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套接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将弹簧的另一端限位,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杠杆臂的端部,杠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板上,所述压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杠杆臂的中间部位并朝向卷绳盘;所述压轮组件设有贴合拉绳的曲面凹槽。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杠杆臂包括上臂板和下臂板,所述压轮组件夹设在上臂板和下臂板之间并且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压轮组件包括壳体和转动连接于壳体两端的压轮体,所述壳体的中部枢接在杠杆臂上。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调节上设置有供调节螺母适配的螺纹结构,所述调节螺母设置多个串接限位所述弹簧的初始压缩长度。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卷绳盘上设置有半包络拉绳的绳槽,绳槽内设置有弧形的凸包。作为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固定板相对于弹簧支撑的另一个侧面上支撑有解锁杠杆,解锁杠杆套接在调节杆上,解锁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绳。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拉绳在卷绳盘上走一圈路径完成可靠的咬合,不发生打滑,并且通过提高包络面的方式,增大和绳体的接触面积,对绳体的周向施力更加均匀,不易损伤拉绳,提高拉绳的使用寿命,工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化,易于生产和维护,检修也更加容易。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张紧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拉绳受力的结构示意简图;图5为实施例2的解锁杠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侧板;2、卷绳盘;21、绳槽;22、凸包;3、张紧调节组件;31、固定板;32、调节杆;33、弹簧;34、调节螺母;35、杠杆臂;351、上臂板;352、下臂板;36、压轮组件;361、压轮体;362、壳体;363、曲面凹槽;4、拉绳;5、牵引绳;6、拉环;7、解锁杠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侧板1、转动连接于侧板1上的卷绳盘2、位于卷绳盘2一侧的张紧调节组件3。张紧调节组件3包括固定板31、调节杆32、弹簧33、调节螺母34、杠杆臂35、以及压轮组件36。本次改进在于张紧调节组件3,同时对卷绳盘2进行了简化。固定板31固定连接于侧板1上并支撑弹簧33的一端,弹簧33套接在调节杆32上,调节杆32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34将弹簧33的另一端限位,调节杆32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杠杆臂35的端部,杠杆臂3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板1上,压轮组件36转动连接于杠杆臂35的中间部位并朝向卷绳盘2。压轮组件36包括壳体362和转动连接于壳体362两端的压轮体361。压轮组件36的压轮体361上设有贴合拉绳4的曲面凹槽363。壳体362的中部枢接在杠杆臂35上。杠杆臂35包括上臂板351和下臂板352,压轮组件36夹设在上臂板351和下臂板352之间并且转动连接。调节上设置有供调节螺母34适配的螺纹结构,调节螺母34设置多个串接限位弹簧33的初始压缩长度。工作过程中,拉绳4缠绕卷绳盘2一周,通过卷绳盘2和拉绳4的接触面还是依旧容易打滑,需要对拉绳4进行锁定。通过杠杆臂35的作用,使得压轮组件36压住绳索的一个部位,当卷绳盘2转动并带动拉绳4的时候,压轮组件36一直压着拉绳4,同时压轮体361也跟随滚动,由于压轮体361具有曲面凹槽363,所以对拉绳4表面的施力更加均匀,使得拉绳4也比较耐用,不易造成拉绳4局部受力过大或受力不均。另外采用两个压轮体361压住拉绳4,提高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也保持了拉绳4运动方向稳定,不易造成拉绳4脱离。对于压轮组件36对拉绳4的压力主要由弹簧33提供。由于拉绳4的粗细不一,所以需要对压合力进行调节。当拉绳4比较细的时候,则可以适当控制调节螺母34往外调节,这样使得弹簧33初始形变较少,初始势能较小,压住拉绳4的力也较小,需要提高压力的时候,则可以控制调节螺母34往里调节,这样弹性势能提高,压力也提高。可以根据不同拉绳4直径和受力进行调节。调节螺母34设置多个,则起到防松的作用,提高工作可靠性。结合图2和4,卷绳盘2上设置有半包络拉绳4的绳槽21,绳槽21内设置有弧形的凸包22,凸包22是均匀分布在绳槽21上的。这样能够提高卷绳盘2对拉绳4的咬合力。实施例2:结合实施例1的附图和图5,固定板31相对于弹簧33支撑的另一个侧面上支撑有解锁杠杆7,解锁杠杆7套接在调节杆32上,解锁杠杆7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绳5。牵引绳5上会设置有拉环6以便于手动操作。参考图5中,解锁杠杆7的形状呈“7”字形,解锁杠杆7的端部有空可套接在调节杆32上,端部支撑在固定板31后,固定板31作为解锁杠杆7的支点,使用的时候,拉动牵引绳5,使得解锁杠杆7将调节杆32抬起,调节杆32抬起的时候,使得杠杆臂35向外转动,从而使得压轮组件36远离卷绳轮,如此设计,使得在电机停机或电池没电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释放压轮组件36对拉绳4的锁定或紧固,操作便捷,省力。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包括侧板、转动连接于侧板上的卷绳盘、位于卷绳盘一侧的张紧调节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调节杆、弹簧、调节螺母、杠杆臂、以及压轮组件;/n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板上并支撑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套接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将弹簧的另一端限位,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杠杆臂的端部,杠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板上,所述压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杠杆臂的中间部位并朝向卷绳盘;/n所述压轮组件设有贴合拉绳的曲面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包括侧板、转动连接于侧板上的卷绳盘、位于卷绳盘一侧的张紧调节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张紧调节组件包括固定板、调节杆、弹簧、调节螺母、杠杆臂、以及压轮组件;
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侧板上并支撑所述弹簧的一端,所述弹簧套接在调节杆上,调节杆的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母将弹簧的另一端限位,所述调节杆的端部转动连接在杠杆臂的端部,杠杆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侧板上,所述压轮组件转动连接于杠杆臂的中间部位并朝向卷绳盘;
所述压轮组件设有贴合拉绳的曲面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绳机的绳索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臂包括上臂板和下臂板,所述压轮组件夹设在上臂板和下臂板之间并且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宏
申请(专利权)人:徐斌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