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8031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中板、边框、后盖、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边框设置于中板周缘并与中板连接,后盖与中板相对设置,后盖与边框连接。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相对设置在后盖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距离较远,二者的隔离度较大,并且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的辐射方向相反,进一步增大了二者的隔离度。同时,第三天线设置在边框上,由于边框与后盖之间存在高度差,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之间、第三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也较大。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减少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电子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诸如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其中,智能手表不仅具有普通手表的功能,还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即智能手表可以实现无线信号的收发。然而,由于智能手表内部空间狭小,使得智能手表中的天线设计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可以增加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提高天线的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中板;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板相对设置,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后盖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方向不同,以提高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以及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以提高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相对设置后盖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上,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距离较远,二者的隔离度较大,并且,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辐射方向不同,进一步增加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同时,第三天线设置在边框上,由于边框与后盖之间存在高度差,进而,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第二天线之间的距离较远,第三天线与第一天线之间、第三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也较大。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的隔离度都较大,可以减少第一天线、第二天线和第三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进而可以提高天线的性能,保证通信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第一天线101、第二天线102、第三天线103,边框111、后盖112以及中板113。边框111设置于中板113周缘并与中板113连接,第三天线103设置于边框111,以增加第三天线103与第一天线101之间、第三天线103与第二天线102之间的隔离度。后盖112与中板113相对设置,后盖112与边框111连接,后盖1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1121和第二边缘1122,第一天线101设置在第一边缘1121,第二天线102设置在第二边缘1122。其中,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的辐射方向可以不同,以增加第一天线101和第二天线102之间的隔离度。为了便于理解边框111、后盖112以及中板113之间的关系,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边框111设置于中板113周缘并与中板113连接;后盖112与中板113相对设置,后盖112与边框111连接,边框111、后盖112以及中板113形成容纳部115,容纳部115可以用于放置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功能器件或电路元件等结构。其中,后盖112和边框111可以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外部壳体,中板113上可以设置有显示屏114,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主体部进行触控操作。后盖112可以为金属后盖,后盖112可使用一体式配置形成,在该一体式配置中,一些或全部后盖112被加工或模制成单一结构,或者可使用多个结构(例如,内框架结构、形成外部外壳表面的一种或多种结构等)形成。边框111与后盖112形成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以便于容纳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电子器件、功能组件等,同时对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电子器件和功能组件形成密封和保护作用。其中,边框111和后盖112的材质包括导电材料,导电材料可以包括金属,可以理解的是,边框111和后盖112的材料也可以包括其他非金属材料,或者是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的结合。其中,金属材料可以如: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等,非金属材料可以如:塑料、橡胶、木质材料等,边框111以及后盖112的材料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可以理解的是,边框111可以和中板113的边缘完全连接,也即,中板113的所有边缘均与边框111连接。边框111也可以和中板113的部分边缘连接,即边框111中的一部分可以和中板113边缘之间存在间隔,该间隔用于形成第三天线103的净空区域。中板113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用于放置电路板、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等结构,中板113也可以部分中空的结构。中板113用于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可以理解的,中板113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其中,继续参考图1,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穿戴部120,连接于边框111相对的两端,穿戴部120用于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固定于外部物体。上述外部物体可以为人体,例如:人体的手腕或手臂。穿戴部120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远离边框1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方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拆卸。可以理解的是,边框111与穿戴部120相连接的两端部,可以直接与穿戴部120连接而不设置间隙,以增加边框111与穿戴部120之间机械强度,降低穿戴部120与边框111分离的可能性。边框111与穿戴部120不连接的其他端部,则可以和中板113之间设置间隙,以用于形成第三天线103的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中板;/n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n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板相对设置,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后盖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n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n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方向不同,以提高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以及/n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以提高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板;
边框,所述边框设置于所述中板周缘并与所述中板连接;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中板相对设置,所述后盖与所述边框连接,所述后盖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边缘;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二边缘,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方向不同,以提高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的隔离度;以及
第三天线,所述第三天线设置于所述边框,以提高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之间、所述第三天线与所述第二天线之间的隔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天线的辐射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用于传输GPS信号,以实现GPS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边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天线,多个所述第一天线和多个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实现无线信号的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缘设置有第一缝隙以在所述第一边缘形成第一金属枝节,所述第一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一天线;
所述第二边缘设置有第二缝隙以在所述第二边缘形成所述第二金属枝节,所述第二金属枝节形成所述第二天线。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致勇向元彬龙卫陈全国
申请(专利权)人: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