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98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7
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属于电力电网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缆绕线器存在满线时脱线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工字型电缆绕线器上安装可滑动的支架,在进行脱线时将其架起,同时在工字型绕线器的筒形结构外侧设置转动层,采用在工字型绕线器的筒形结构外表面嵌设滚珠的方式,实现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层与工字型绕线器的筒形结构产生相对位移,这样,实现在进行电缆在绕线器上脱线时,只需要下滑支架将其架起,根据使用的需求直接拉拽电缆即可实现脱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缆脱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网

技术介绍
现今生活离不开电,电网的铺设离不开电缆,为了使用和运输的方便,一般需要将电缆绕设在绕线器上,但是,现有的电缆在使用时,由于绕线器的一体结构在进行脱线时,通常要滚动整体的绕线器进行脱线,这样通常需要一个单独的工作人员负责脱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绕线器的工字型机构,当绕满线后,进行脱线,将绕线器滚动进行脱线或者将绕线器圆面朝下,设置在地面上,将其支撑起来进行绕线,这样在支撑绕线器需要大量的人力,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电缆绕线器存在脱线不方便需要大量人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包括工字型绕线器本体、滚珠、转动层、支撑板、安装盒、弧形卡件、弹簧和限位板;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两个圆外侧面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滑槽内可沿径向滑动;所述滑槽的两侧通过限位板限制支撑板由滑槽内脱出;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两个圆面上均开有弧形卡口,所述弧形卡口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沿圆面的圆弧方向设置,所述弧形卡口内设有弧形卡件,所述弧形卡件的一端连接多根弹簧的一端,多根弹簧的另一端与弧形卡口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多根弹簧的自由状态的长度小于弧形卡口的深度的三分之一;弧形卡件按压至弧形卡口内,支撑板可沿滑槽内外滑动;弧形卡件弹出,支撑板的一端顶在弧形卡件上,另一端伸出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圆面;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筒形结构的外表面布满有圆形凹陷,所述圆形凹陷内设有滚珠,转动层围设在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筒形结构的外侧与滚珠紧密贴合,所述滚珠位于转动层与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筒形结构之间。进一步地,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两个圆面上还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转动层的两端相对应。进一步地,转动层为硬质材料层。进一步地,工字型绕线器本体的两个圆面均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支撑板的内侧。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伸缩杆,所述自动伸缩杆固定在挡板和支撑板之间。进一步地,弧形卡件的外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位置与自动伸缩杆位置相对应。本技术采用在工字型电缆绕线器上安装可滑动的支架,在进行脱线时将其架起,同时在工字型绕线器的筒形结构外侧设置转动层,采用在工字型绕线器的筒形结构外表面嵌设滚珠的方式,实现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层与工字型绕线器的筒形结构产生相对位移,这样,实现在进行电缆在绕线器上脱线时,只需要下滑支架将其架起,根据使用的需求直接拉拽电缆即可实现脱线,这样即节省了人力,同时,保证在进行脱线时,绕线器稳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包括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滚珠2、转动层3、支撑板4、安装盒5、弧形卡件6、弹簧7和限位板9;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外侧面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在滑槽内可沿径向滑动;所述滑槽的两侧通过限位板9限制支撑板4由滑槽内脱出;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上均开有弧形卡口,所述弧形卡口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沿圆面的圆弧方向设置,所述弧形卡口内设有弧形卡件6,所述弧形卡件6的一端连接多根弹簧7的一端,多根弹簧7的另一端与弧形卡口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多根弹簧7的自由状态的长度小于弧形卡口的深度的三分之一;弧形卡件6按压至弧形卡口内,支撑板4可沿滑槽内外滑动;弧形卡件6弹出,支撑板4的一端顶在弧形卡件6上,另一端伸出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圆面;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外表面布满有圆形凹陷,所述圆形凹陷内设有滚珠2,转动层3围设在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外侧与滚珠2紧密贴合,所述滚珠2位于转动层3与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之间。本实施方式才用在电缆绕线器筒形结构的外表面嵌固滚珠的方式,实现使转动层与筒形结构的外表面之间可自由转动,在进行脱线时,将设有支撑板侧滚至临近地面侧,只需要将电缆绕线器两圆面的支撑板滑出,支撑板的一端卡接在弧形卡件6的下侧即可实现将绕线器支起,离开地面,且在中间筒形结构的转动层伴随电缆脱离转动的过程中,可以稳定设置在地面上,当脱线完成后,按下弧形卡件6,弧形卡件连接的弹簧收缩,弧形卡件收入至弧形卡口内,支撑板向上滑动,完成脱线,且不影响在绕线器进行运输移动过程中的滚动。进一步地,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上还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转动层3的两端相对应。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环形凹槽用于插接转动层3的两端,当转动层转动时,两端在所述凹槽内移动。进一步地,转动层3为硬质材料层。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滚珠沿周向等间隔排列为多个行,当转动层沿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周向转动时,滚珠也沿所述筒形结构的周向转动,电缆的外端只需要使用人员直接拉拽即可,由于滚珠转动,摩擦力小,有效的提高了绕线器脱线的效率。进一步地,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均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支撑板4的内侧。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挡板,用于对支撑板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地,还包括自动伸缩杆8,所述自动伸缩杆8固定在挡板和支撑板4之间。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动伸缩杆用来推动支撑板,在支撑板收回时,避免由于重力造成支撑板迅速滑回,造成损坏。进一步地,弧形卡件6的外表面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位置与自动伸缩杆8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弧形卡件6的长度大于支撑板4与弧形卡件6对应位置的周向长度。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便于大型工字型电缆绕线器改进使用,有效的提高绕线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本技术还可以在转动层的两端设计成锯齿形,在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与其连接的部分对应固定环形齿,所述环形齿与转动层的两端的两端对应连接,采用电机带动环形齿转动,实现带动转动层的转动,实现主动脱线或绕线。具体为所述环形齿为两侧均有锯齿的圆环,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圆环转动,圆环带动转动层转动即可实现。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专利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滚珠(2)、转动层(3)、支撑板(4)、挡板(5)、弧形卡件(6)、弹簧(7)和限位板(9);/n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外侧面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在滑槽内可沿径向滑动;所述滑槽的两侧通过限位板(9)限制支撑板(4)由滑槽内脱出;/n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上均开有弧形卡口,所述弧形卡口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沿圆面的圆弧方向设置,所述弧形卡口内设有弧形卡件(6),所述弧形卡件(6)的一端连接多根弹簧(7)的一端,多根弹簧(7)的另一端与弧形卡口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多根弹簧(7)的自由状态的长度小于弧形卡口的深度的三分之一;弧形卡件(6)按压至弧形卡口内,支撑板(4)可沿滑槽内外滑动;/n弧形卡件(6)弹出,支撑板(4)的一端顶在弧形卡件(6)上,另一端伸出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圆面;/n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外表面布满有圆形凹陷,所述圆形凹陷内设有滚珠(2),转动层(3)围设在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外侧与滚珠(2)紧密贴合,所述滚珠(2)位于转动层(3)与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之间;/n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均固定有挡板(5),所述挡板(5)位于支撑板(4)的内侧,用于在内侧遮挡支撑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滚珠(2)、转动层(3)、支撑板(4)、挡板(5)、弧形卡件(6)、弹簧(7)和限位板(9);
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外侧面分别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卡设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在滑槽内可沿径向滑动;所述滑槽的两侧通过限位板(9)限制支撑板(4)由滑槽内脱出;
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两个圆面上均开有弧形卡口,所述弧形卡口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沿圆面的圆弧方向设置,所述弧形卡口内设有弧形卡件(6),所述弧形卡件(6)的一端连接多根弹簧(7)的一端,多根弹簧(7)的另一端与弧形卡口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多根弹簧(7)的自由状态的长度小于弧形卡口的深度的三分之一;弧形卡件(6)按压至弧形卡口内,支撑板(4)可沿滑槽内外滑动;
弧形卡件(6)弹出,支撑板(4)的一端顶在弧形卡件(6)上,另一端伸出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圆面;
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外表面布满有圆形凹陷,所述圆形凹陷内设有滚珠(2),转动层(3)围设在工字型绕线器本体(1)的筒形结构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春王迎春侯艳权赵晨宇李维赵俊涛姚越张洪梁赵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七台河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