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7830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存储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初始化模块和补偿模块;像素电路还包括耦合模块,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三开关信号之间;所述耦合模块用于响应第三开关信号的突变,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发生耦合变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升了显示面板显示的均匀性,优化了像素电路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显示屏的显示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业界对显示效果的研究一直保持较高的关注。其中,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可实现高分辨率和大尺寸面板显示,且具有响应速度快、工作电压低、宽视角和可柔性弯曲等优点。因此,OLED显示面板是继液晶显示面板之后的又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与液晶显示面板不同的是,OLED显示面板需要稳定的电流来控制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在现有技术中,OLED显示面板中的像素电路在驱动发光器件稳定发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像素驱动电路的性能还不够理想,无法保证均匀性显示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和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以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匀性,优化像素电路的性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的电位差;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接通电压,形成驱动电流通路;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响应第一开关信号,使第一初始化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补偿模块,用于响应第二开关信号,使数据信号经由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补偿;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三开关信号之间;所述耦合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三开关信号的突变,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发生耦合变化。可选地,所述第二开关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三开关信号,所述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开关信号之间。可选地,所述数据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可选地,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一开关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三开关信号,所述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开关信号之间。可选地,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第一电源信号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所述耦合模块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信号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可选地,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开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开关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栅极电连接;可选地,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发光器件的第二极接入第二电源信号。可选地,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用于响应第四开关信号,使第二初始化信号写入所述发光器件;可选地,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四开关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所述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开关信号或所述第二开关信号复用为所述第四开关信号;可选地,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二初始化信号。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像素电路。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其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像素电路,所述驱动方法包括:初始化阶段、补偿阶段和发光阶段;在所述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响应第一开关信号,使第一初始化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在所述补偿阶段,所述补偿模块响应第二开关信号,使数据信号经由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补偿;同时,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响应发光控制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接通电压,形成驱动电流通路,所述驱动晶体管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其中,在所述初始化阶段、所述补偿阶段和所述发光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所述第三开关信号的电位突变,经由所述耦合模块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耦合突变,以调整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可选地,所述第三开关信号在所述初始化阶段为第二电位,在所述补偿阶段突变为第一电位;或者,所述第三开关信号在所述初始化阶段前为第二电位,在所述初始化阶段突变为第一电位;或者,所述第三开关信号在所述初始化阶段为第一电位,在所述补偿阶段突变为第二电位。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置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存储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第一初始化模块、补偿模块和耦合模块,其中,耦合模块连接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三开关信号之间;耦合模块用于响应第三开关信号的突变,使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发生耦合变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实现阈值电压补偿、提升显示面板的均匀性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地设置第三开关信号的突变节点,从而在耦合模块的耦合作用下,使得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在合适的阶段发生相应的变化,以及,在发光阶段辅助存储模块对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进行存储,实现了提升像素电路的稳定性、提升刷新频率的有益效果,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像素电路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时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时序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时序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驱动时序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晶体管,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n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的电位差;/n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接通电压,形成驱动电流通路;/n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响应第一开关信号,使第一初始化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n补偿模块,用于响应第二开关信号,使数据信号经由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补偿;/n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三开关信号之间;所述耦合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三开关信号的突变,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发生耦合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晶体管,用于向发光器件提供驱动电流;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一极的电位差;
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响应发光控制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分别接通电压,形成驱动电流通路;
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响应第一开关信号,使第一初始化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补偿模块,用于响应第二开关信号,使数据信号经由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和第二极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完成对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补偿;
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第三开关信号之间;所述耦合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第三开关信号的突变,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位发生耦合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三开关信号,所述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二开关信号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一初始化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一开关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信号复用为所述第三开关信号,所述耦合模块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一开关信号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连接于第一电源信号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
所述耦合模块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于所述第三开关信号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模块包括第二晶体管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开关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所述数据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第二开关信号,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栅极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极接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一电源信号,所述第四晶体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盖翠丽王玲冯宏庆李洪瑞米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