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嵌入式人行通道交通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79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嵌入式人行通道交通灯,包括嵌入式设备,还包括基座、支撑柱、储气机构和灯箱;所述基座包括承载筒和吸气机构,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和导气管,所述柱体同轴设置于盖板顶面中心上;所述储气机构设置于柱体上部,所述储气机构包括承载箱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储气筒内,所述第二控制组件位于承载箱内;所述灯箱设置于承载箱上方,所述灯箱的每个侧板上自上至下均设置有三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显示屏,所述灯箱内设置有嵌入式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多个组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备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去影响交通灯运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的嵌入式人行通道交通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灯散热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嵌入式人行通道交通灯。
技术介绍
交通灯指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是指挥交通运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一般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交通信号灯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和人行通道信号灯等,人行通道信号灯是设置在人行横道上指挥行人安全行走的信号灯。为了能够使交通灯能够实现自动控制,越来越多的交通灯采用嵌入式系统来进行自动指挥交通,嵌入式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是能够独立进行运作的器件,其软件内容只包括软件运行环境及其操作系统。硬件内容包括信号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等在内的多方面的内容,多个组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内容的设备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大量热量,在一些路况复杂的路口,一般会设置可移动的交通信号灯,但是可移动的交通信号灯的嵌入式系统的硬件仅能安装在灯箱内,信号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模块等在灯箱内产生过高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失到外界,会严重影响嵌入式系统的正常运行,从而导致交通信号灯不能自动指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的嵌入式人行通道交通灯,包括嵌入式设备(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支撑柱、储气机构和灯箱(19);/n所述基座包括承载筒和吸气机构,所述承载筒包括下筒体(40)和上筒体(2),所述下筒体(40)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所述下筒体(40)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第一通孔(39),所述上筒体(2)为外径和下筒体(40)上端外径相等的、上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上筒体(2)的下端连接于下筒体(40)的上端,所述上筒体(2)的上端同轴设置有封闭上筒体(2)上端开口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为直径大于下筒体(40)下端外径的圆板体,所述吸气机构包括气囊组件和驱动板(1),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的嵌入式人行通道交通灯,包括嵌入式设备(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支撑柱、储气机构和灯箱(19);
所述基座包括承载筒和吸气机构,所述承载筒包括下筒体(40)和上筒体(2),所述下筒体(40)为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台,所述下筒体(40)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第一通孔(39),所述上筒体(2)为外径和下筒体(40)上端外径相等的、上端开口的圆筒体,所述上筒体(2)的下端连接于下筒体(40)的上端,所述上筒体(2)的上端同轴设置有封闭上筒体(2)上端开口的盖板(4),所述盖板(4)为直径大于下筒体(40)下端外径的圆板体,所述吸气机构包括气囊组件和驱动板(1),所述气囊组件设置于上筒体(2)内部,所述气囊组件包括气囊主体(35)和活动板(37),所述气囊主体(35)为中空圆柱体,所述气囊主体(35)同轴设置于上筒体(2)内部,所述气囊主体(35)的直径小于上筒体(2)的内部直径,所述气囊主体(35)的上下两端中心处分别设置有单向出气阀(34)和单向进气阀(36),所述单向出气阀(34)下端连通气囊主体(35)、上端贯穿盖板(4)中心位于盖板(4)上侧,所述单向出气阀(34)固定于盖板(4)上,所述单向进气阀(36)上端连通气囊主体(35)、下端贯穿上筒体(2)的底板中心位于下筒体(40)内,所述单向进气阀(36)固定于上筒体(2)的底板上,所述气囊主体(35)的周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状的活动板(37),每个所述活动板(37)的上下两端分别和盖板(4)底面和上筒体(2)的内部底面滑动接触,多个所述活动板(37)外部套设有限位筒(38),所述限位筒(38)为上下两端均开口的筒状体,所述限位筒(38)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于盖板(4)底面和上筒体(2)内部底面,每个所述活动板(37)的外侧面上均水平设置有驱动杆(3),每个所述驱动杆(3)一端连接对应活动板(37)的外侧面中部、另一端贯穿限位筒(38)周壁和上筒体(2)周壁位于上筒体(2)外部,每个所述驱动杆(3)伸出上筒体(2)周壁的长度相等,所述每个驱动杆(3)位于上筒体(2)外部的一端均连接有驱动板(1),每个所述驱动板(1)均为弹性板,每个所述驱动板(1)均为上下两端为直边,弧形凸起朝向上筒体(2)中轴线的弧形板体,每个所述驱动板(1)内侧面中部和相对应的驱动杆(3)连接,每个所述驱动板(1)上端连接于盖板(4)底面、下端和下筒体(40)底端平齐;
所述支撑柱包括柱体(8)和导气管(33),所述柱体(8)为同轴设置于盖板(4)顶面中心、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圆柱,所述柱体(8)的上部内设置有隔板(32),所述隔板(32)和柱体(8)上端之间有间距,所述导气管(33)同轴设置于柱体(8)内,所述导气管(33)下端周壁套设于盖板(4)上侧的单向出气阀(34)的外部,所述导气管(33)下端连接于盖板(4)顶面上,所述导气管(33)上端贯穿隔板(32)中心且和隔板(32)顶面平齐;
所述储气机构设置于柱体(8)上部,所述储气机构包括承载箱(15)和控制组件,所述承载箱(15)为顶面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所述承载箱(15)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柱体(8)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所述承载箱(15)设置于柱体(8)正上方,所述承载箱(15)底面和柱体(8)顶端连接,所述隔板(32)、隔板(32)上方的柱体(8)周壁和承载箱(15)底板构成储气筒,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组件和第二控制组件,所述第一控制组件位于储气筒内,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出气管(27)、活塞板(30)和控制杆(11),所述出气管(27)同轴设置于储气筒内,所述出气管(27)上端贯穿承载箱(15)底板且和承载箱(15)底板顶面平齐,所述出气管(27)下端靠近隔板(32)中心,所述活塞板(30)为中心设置有第一贯穿孔的套设于出气管(27)周壁上的圆形板体,所述活塞板(30)左部和右部的顶面上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8),每个所述第一弹簧(28)一端连接承载箱(15)底面、另一端连接活塞板(30)顶面,所述控制杆(11)设置于活塞板(30)左部,所述控制杆(11)下端贯穿活塞板(30)位于活塞板(30)下侧、上端穿过承载箱(15)底板位于承载箱(15)内,所述控制杆(11)下端设置有限位板(9)、上端设置有第一磁铁(16),所述位于储气筒上部的控制杆(11)上套设有限位环(12),所述控制杆(11)上的限位板(9)底面和隔板(32)顶面接触时,限位环(12)和承载箱(15)底面之间有间距,第一磁铁(16)上端和承载箱顶端之间有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珍张瑞瑞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