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7774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5
本申请公开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被观测用户的生物信息,其中,生物信息包括被观测用户的体态特征和样貌特征;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被观测用户是否在屋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屋内,则根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一时间;若第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值,通过第一报警设备向被观测用户发出第一提醒信息;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值,且被观测用户未响应第一提醒信息,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监护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序的加深。养老机构压力越来越大。更多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在少人关心少人问的情况下,老人的需求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同时留守儿童的需求也无法得到及时的反馈。为解决这些问题产生如下系统的想法。目前基于物联网有一些解决办法,但是这些解决办法均无法在兼具保护用户隐私的情况下,同时能够起到较佳的提醒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其能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被观测用户的生物信息,其中,生物信息包括被观测用户的体态特征和样貌特征;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被观测用户是否在屋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屋内,则根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一时间;若第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值,通过第一报警设备向被观测用户发出第一提醒信息;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值,且被观测用户未响应第一提醒信息,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优选地,在步骤“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监护用户确认打开位于房间内的第二红外监测设备,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是否位于房间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房间内,则根据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的生物状态;若该被观测用户符合设定要求,则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三提醒信息。优选地,在步骤“监护用户确认打开位于房间内的第二红外监测设备,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是否位于房间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房间内,则根据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的生物状态;若该被观测用户符合设定要求,则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三提醒信息”还包括:若该被观测用户未位于房间内,则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三提醒信息。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监护用户收到第三提醒信息或第四提醒信息后,监护用户向管理中心发出求救信号。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若在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三提醒信息或第四提醒信息后未响应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长后,向管理中心发出求救信号。优选地,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包括由被观测用户的移动通讯设备发出的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包括由设置在屋内的交互设备发出的信息。优选地,根据用户习惯和当前时间,对所述第一预设值进行调整。优选地,在监护用户收到第三提醒信息或第四提醒信息后,监护用户能请求接收到第二红外监测设备的图像。优选地,还包括一位于房屋内的呼叫装置和管理中心,所述管理中心和所述呼叫装置能轮流对被观测用户进行呼叫。借由上述方法,监护用户可以在收到第二报警设备后作出动作,来及时保护被观测用户。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图式,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所公开有关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申请的优点与效果。本申请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申请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申请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组件或者信号,但这些组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参照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被观测用户的生物信息,其中,生物信息包括被观测用户的体态特征和样貌特征;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被观测用户是否在屋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屋内,则根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一时间;若第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值,通过第一报警设备向被观测用户发出第一提醒信息;若根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二时间,且被观测用户未响应第一提醒信息,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借由上述方法,监护用户可以在收到第二报警设备后作出动作,来及时保护被观测用户。具体的,该监护系统可以包括一控制装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第二红外监测设备。控制装置可以通过各种图像或影像输入设备(例如,第一红外监测设备和/或第二红外监测设备)来获取被观测用户的生物信息。该生物信息包括被观测用户的体态特征和样貌特征。由于第一红外监测设备是常开的,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来判断被观测用户是否出门。如果没有出门的话,则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最后一次出现在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观测的第一观测区域的最后时间点。如果被观测用户一直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内,则根据当前时间和最后时间点的时间差值(第一时间)是否达到第一预设值,如果达到了,则通过第一报警设备向被观测用户发出第一提醒信息。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报警设备可以是被观测用户的移动通讯设备。第一提醒信息可以是向被观测用户的移动通讯设备发出的短信提醒信息或者app提醒信息或者是音频提醒信息或者视频提醒信息等。当然的,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报警设备可以为设置在屋内的交互设备。第一提醒信息可以为该交互设备可以发出蜂鸣音等警报音。当然的,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被观测用户的个人习惯以及当前时间的来进行自动调整。例如,如果被观测用户个人习惯在某时段长时间不出现的,则可以将第一预设值在该时段增加;若被观测用户习惯在某时段频繁出现,则可以将第一预设值在该时段进行缩小。若当前时间为该地夜晚,则可以将第一预设值增加,若当前时间为该地白天,则可以将第一预设值缩小。若被观测用户一直没有响应第一提醒信息(例如没有回复,或没有接听,或没有取消),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到该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值(大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收集被观测用户的生物信息,其中,生物信息包括被观测用户的体态特征和样貌特征;/n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被观测用户是否在屋内;/n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屋内,则根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一时间;/n若第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值,通过第一报警设备向被观测用户发出第一提醒信息;/n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值,且被观测用户未响应第一提醒信息,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1231 CN 20201163936081.一种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收集被观测用户的生物信息,其中,生物信息包括被观测用户的体态特征和样貌特征;
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信息,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被观测用户是否在屋内;
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屋内,则根据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一时间;
若第一时间达到第一预设值,通过第一报警设备向被观测用户发出第一提醒信息;
若通过第一红外监测设备获取该被观测用户未出现在第一观测区域的第二时间达到第二预设值,且被观测用户未响应第一提醒信息,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通过第二报警设备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二提醒信息”,监护用户确认打开位于房间内的第二红外监测设备,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是否位于房间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房间内,则根据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的生物状态;若该被观测用户符合设定要求,则向监护用户发出第三提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散型居家监护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监护用户确认打开位于房间内的第二红外监测设备,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是否位于房间内;若该被观测用户位于房间内,则根据第二红外监测设备判断该被观测用户的生物状态;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佩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