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73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包括叠放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叠放机构包括叠放架、支撑杆以及弹性支撑片;所述叠放架上设置有叠放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叠放框的其中两侧的中点部位上;所述弹性支撑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另一端搭靠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并且横向延伸在所述叠放框的上方;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架和送料盘;所述送料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的正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稳固地堆叠包装盒,并且对包装盒不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
本技术属于模具吸塑包装盒的包装
,具体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制造鸡蛋盒等包装盒的吸塑模具生产线中,通常采取夹持包装盒两侧的方式将若干包装盒堆叠起来,再将堆叠好的包装盒转移。这种方式存在夹持不稳容易造成包装盒脱落的隐患,并且包装盒的两侧也容易在堆叠、转移过程中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效果而采用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包括叠放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叠放机构包括叠放架、支撑杆以及弹性支撑片;所述叠放架上设置有叠放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叠放框的其中两侧的中点部位上;所述弹性支撑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另一端搭靠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并且横向延伸在所述叠放框的上方;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架和送料盘;所述送料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的正下方。优选地,所述叠放框的另外两侧设置有斜向支撑板。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弹性支撑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靠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的边缘处。优选地,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底部通过弹簧与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优选地,所述送料盘包括盒身盘和盒盖盘;所述盒身盘和所述盒盖盘并排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的正下方;所述盒身盘与所述盒盖盘之间的空隙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片的正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叠放框的两侧中点处设置有弹性支撑片,工作时通过升降架和送料盘将包装盒往上推送,包装盒会先将弹性支撑片往上推开来到叠放框的上方,弹性支撑片在包装盒脱离后自动弹性复位,此时驱动升降架和上料盘下降回到原位,包装盒的盒身与盒盖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底部则会自动落在弹性支撑片上,使得包装盒叠放在叠放框上,如此循环数次,即可将若干包装盒稳固堆叠在叠放框上,再通过生产线设备将堆叠好的包装盒转移,十分方便;通过盒身与盒盖之间的连接部位挂靠在弹性支撑片上,叠放稳固,并且不会对包装盒造成任何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堆叠机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叠放机构示意图。标识说明:1-叠放架,2-支撑杆,3-弹性支撑片,4-叠放框,5-升降架,6-送料盘,61-盒身盘,62-盒盖盘,7-斜向支撑板,8-容纳槽,9-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在”或“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或胶合连接等常见的固定连接方式。请参考图1-2,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包括叠放机构和上料机构;所述叠放机构包括叠放架1、支撑杆2以及弹性支撑片3;所述叠放架1上设置有叠放框4;所述支撑杆2对称设置在所述叠放框4的其中两侧的中点部位上;所述弹性支撑片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2顶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弹性支撑片3的另一端搭靠在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并且横向延伸在所述叠放框4的上方;所述弹性支撑片3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2的内侧弹性连接;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架5和送料盘6;所述送料盘6设置在所述升降架5的顶部,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4的正下方。具体地,所述叠放框4的另外两侧设置有斜向支撑板7,分别用来支撑包装盒的盒身以及盒盖的侧边,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具体地,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设置有容纳槽8;所述弹性支撑片3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2顶部靠近所述容纳槽8的一侧的边缘处。弹性支撑片3被包装盒往上推开时,容纳槽8主要作为预留弹性支撑片3转动端往后转动的空间。具体地,所述弹性支撑片3的底部通过弹簧9与所述支撑杆2的内侧弹性连接,当包装盒往上推开弹性支撑片3并脱离后,弹簧9可以拉动弹性支撑片3自动复位,从而在包装盒的下方形成支撑结构。具体地,所述送料盘6包括盒身盘61和盒盖盘62;所述盒身盘61和所述盒盖盘62并排设置在所述升降架5上,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4的正下方;所述盒身盘61与所述盒盖盘62之间的空隙位于所述弹性支撑片3的正下方。包装盒的盒身以及盒盖分别放置在盒身盘61与盒盖盘62内,当升降架5往上推送的时候,通过盒身与盒盖之间的连接部位来推开弹性支撑片3,之后盒身与盒盖之间的连接部位可以准确落在弹性支撑片3上。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可以方便稳固地堆叠包装盒,并且对包装盒不造成损害。以上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应该说明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说明书附图中公开的具体结构也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其他实施例,任何不脱离本技术创新理念的简单变形或等同替换,均涵盖于本技术,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叠放机构;所述叠放机构包括叠放架、支撑杆以及弹性支撑片;所述叠放架上设置有叠放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叠放框的其中两侧的中点部位上;所述弹性支撑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另一端搭靠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并且横向延伸在所述叠放框的上方;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n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架和送料盘;所述送料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的正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叠放机构;所述叠放机构包括叠放架、支撑杆以及弹性支撑片;所述叠放架上设置有叠放框;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叠放框的其中两侧的中点部位上;所述弹性支撑片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支撑杆顶部的一侧边缘处;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另一端搭靠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并且横向延伸在所述叠放框的上方;所述弹性支撑片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弹性连接;
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升降架和送料盘;所述送料盘设置在所述升降架的顶部,并且位于所述叠放框的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装盒的堆叠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放框的另外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龙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德华热成型模具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