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子江专利>正文

属性式目录结构浏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761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对计算机信息进行管理的属性式目录结构浏览方法,针对传统目录结构浏览方法只能显示出上下级目录及枝端信息元素之间的关系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目录浏览界面中增加了属性区和查询区,其中,在目录区内显示根目录及相应的下级目录,在属性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各个枝端信息元素所具有的全部属性,在枝端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所有枝端信息元素,在查询区可输入欲查询的属性。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支持通过目录进行浏览,通过目录与属性对枝端信息元素进行选择,以及通过属性与目录结构相结合对枝端信息元素进行查询等,从而可适用于更复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对计算机信息进行管理的。
技术介绍
现有计算机中用于对信息进行管理的目录结构一般为树状架构,从根目录扩展为多个下级目录,这使得每个下级目录只有一个上级目录。随着信息结构的复杂化,传统目录结构无法表现信息元素的复杂关系,计算机为此增加了“链接”这样的目录元素。例如UNIX上的“symbolic directory link”,和MicrosoftWindows中的“文件链接”。一个元素通常包括路径或目录,例如文件夹或组;还包括枝端信息元素,例如文件联系人等。除根目录外,其它元素至少有一个上级目录,并可以有零到多个属性。其中,同一个元素的属性与上级目录不能相重。目录结构是用于分类或分组的工具,其中的类或组都是元素,元素也包括目录的枝端,如计算机文档目录中的文件或文件夹。把这些元素按上下级关系排列出的树状表现结构便成为目录。本专利技术中,用以下符号与法则来表示上下级关系及链接关系设A,B,C为信息元素,则A表示B是A的直接上级,即代表目录路径B—>A;A表示B、C是A的直接上级,即代表目录路径B—>A,和C—>A,同时也可以把C—>A中的A元素当作A的链接。例如,对于1.1,1.2,2.1,则其目录结构如图1所示。类或组也可以用元素的属性来描述。比如北京大学是一所北京的学校,那么,“北京”与“学校”是北京大学的两个属性。于是可以排列成一个目录结构学校—>北京—>北京大学。用属性来描述目录结构,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上个例子也可以排列成另一个目录结构北京—>学校—>北京大学。用属性来描述类或组,可以解决元素的非树状结构的复杂关系,并且符合每个人思考事务关系的习惯,也符合元素的自然组织结构,也就是应该有多个途径可以到达同一个目标,可以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多个浏览和查询所需信息的方法。把这个理念实现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上,可以更好地组织、浏览和查找信息。但问题地关键在于如何搭建实用(efficient)的计算机数据结构,并用此数据结构自动地生成目录结构,以便进行有效的浏览与查询;如何用计算机来构建、编辑这数据结构,并支持快速的增修、删改;如何提供友好的用户界面,让使用者方便的搭建、浏览,并准确描述信息关系、快速的找到所需信息;如何对所描述信息设定权限控制,安全的组织并使用信息。本专利技术中,用以下符号与法则来表示属性关系设A为信息元素,a,b为属性,那么A(a,b)表示A有a,b两种属性,即目录路径a—>A和b—>A都成立。例如北京大学(北京,学校,景点)可以代表如图2所示的路径。用属性来描述目录结构虽然很强的灵活性,但由于属性之间的上下级关系不能得到表达,会造成多条路径相互重复,至今没有方法可自动地从属性表提取出目录架构,并实用地展现在用户面前。例如对于前一个属性表结构北京大学(北京,学校,景点),同样可以用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两个目录架构描述。若再加上以下的属性描述(A)清华大学(北京,学校,景点);(B)清华大学(台湾,学校,文理科),则可以看出以下几种信息元素关系(1)隶属关系例如,北京大学<北京(2)交集关系例如,北京<学校 同时 学校<北京(3)平行关系例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4)同名异物关系例如,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从以上描述中不难看出,用属性来描述信息元素,虽然可以定义并区分更丰富的信息元素,但是在表现层面很难取代传统的Unix或Windows的目录浏览界面这里用MS-Windows的文件目录浏览界面来介绍一下传统的Unix和Windows的文件目录结构。首先,传统文件目录结构是一个树状结构,由一个根目录展开,每个目录,即文件夹,包含三种信息元素下级目录、文件和链接。其中文件可以被称为枝端信息元素,因为它不再包含其它目录元素;链接是为了实现用多个路径查找同一个信息元素的功能,可间接起到对相对复杂的信息元素进行描述的作用,但建立链接的方法不很方便,同时太多的链接也会造成类似于用属性来描述时所带来的重复与混乱。如图5所示,传统的文件目录浏览界面分成两个区。例如对于目录结构1.1,1.2,2.1,A,B,C,且A,B,C为枝端信息元素(文件),则目录1.1被浏览时的界面如图6所示(其中的‘<—’符号表示浏览中的目录)。在MS-Windows系统的文件目录浏览界面中,用 符号来表示目录或文件夹,用 表示当前被打开的文件夹,用 代表枝端信息元素或文件。则上一界面可用如图7所示的界面来表示,其优点是更加形象易读。当每个区里的内容过多而无法全部展现时,可以用分页显示或滚动条进行浏览。近年来,随着互连网的发展,目录结构也通过HTML(Hypertext MarkupLanguage,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在网页上展现,网页上也对目录结构增添了新的功能,就是“选择框”(checkbox)的功能。一个选择框可以有三种状态,即未选□,全选 和部分选 如图8所示的界面常常在进行组织权限管理的软件中遇到。可见,上述传统的目录结构浏览方法只能显示出上、下级目录,以及枝端信息元素之间的关系,对于各个枝端信息元素的复杂属性,则无法体现。因此不能适用于更复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对传统的目录浏览方法进行改进,使其在完全兼容传统的目录界面架构的同时,还能体现出由属性带来的对复杂信息元素的更快捷、更准确的定位搜索能力,从而可适用于更复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其中通过将显示界面划分为至少包括目录区、枝端区和属性区的三个区,按以下步骤进行浏览(1)在目录区内显示根目录及其下级目录的状态;(2)根据目录区内各个目录的状态,在属性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各个枝端信息元素所具有的全部属性;(3)根据目录区内各个目录的状态,在枝端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所有枝端信息元素。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步骤(2)中,还显示属性区内的每一个属性的状态,可以是未选状态或被选状态;相应地,在所述步骤(3)中,将根据目录区内各个目录的状态以及属性区内各个属性的状态,在枝端区内显示相应的枝端信息元素,具体包括(3-1)当属性区内的每一个属性都为未选状态时,在枝端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所有枝端信息元素;(3-2)当属性区内只有一个为被选状态时,则在枝端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且具有该被选属性的枝端信息元素。(3-3)当属性区内有多个属性为被选状态时,则在枝端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且同时具有所述全部被选属性的枝端信息元素。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中,对于某一目录中的枝端信息元素,可在另一目录中建立一个与之有链接关系的元素链接;此时在所述步骤(2)中,如果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某一个枝端信息元素被链接到另一目录中,则还包括将所述另一目录作为该枝端信息元素的链接属性显示在所述属性区内的步骤;如果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包含有链接于另一目录中的某一个枝端信息元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属性式目录结构浏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显示界面划分为至少包括目录区、枝端区和属性区的三个区,按以下步骤进行浏览:(1)在目录区内显示根目录及其下级目录的状态;(2)根据目录区内各个目录的状态,在属性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 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各个枝端信息元素所具有的全部属性;(3)根据目录区内各个目录的状态,在枝端区内显示当前为被选状态的目录中所包含的所有枝端信息元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江
申请(专利权)人:杨子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