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52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内部分别通过螺栓与控制器固定连接,无人机本体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水平仪和信号接收器,连接臂顶端内分别嵌有平衡传感器,无人机支架下表面中心通过螺栓与摄像头固定连接。本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通过控制器集中控制,处理和输出,操作简单,更加智动化、智能化,通过气缸调节起落脚架的高度,可保证无人机整体平衡坐落于地面上,弹簧在起落脚架落地时起到缓冲的作用,起到减震的效果,延长本机体上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垫脚会根据地面进行适应性偏移,使垫脚底面能够尽可能多的与地面贴合来保持无人机本体的停驻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平衡机构
,具体为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目前的无人机飞行器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与载人飞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垂直起飞,回收时,可自动着陆,可反复使用,脚架结构是供植保无人机起降使用的部件,稳固可靠的脚架结构直接影响无人机的使用,目前市面上的无人机采用固定长度的脚架结构,在降落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地形的不同而使得支脚受力不同,特别是在一些地形不平整的地方进行降落容易导致无人机侧翻损坏或者支脚受力折弯,使其无法继续使用。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通过控制器集中控制,处理和输出,操作简单,数据准确,更加智动化、智能化,通过气缸调节起落脚架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部分别通过螺栓与控制器(11)固定连接,控制器(11)上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2)电性连接,无人机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水平仪(2)和信号接收器(3),无人机本体(1)下表面分别四周通过螺栓与无人机支架(4)固定连接,无人机支架(4)四周分别通过螺纹与连接臂(41)啮合,连接臂(41)顶端内分别嵌有平衡传感器(42),连接臂(41)顶端上表面与旋转装置(43)转动连接,旋转装置(43)上表面中心通过转轴与叶片(44)转动连接,无人机支架(4)下表面中心通过螺栓与摄像头(5)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具有地面自适应平衡机构的起落脚架,包括无人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1)内部分别通过螺栓与控制器(11)固定连接,控制器(11)上端通过导线与电机(12)电性连接,无人机本体(1)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水平仪(2)和信号接收器(3),无人机本体(1)下表面分别四周通过螺栓与无人机支架(4)固定连接,无人机支架(4)四周分别通过螺纹与连接臂(41)啮合,连接臂(41)顶端内分别嵌有平衡传感器(42),连接臂(41)顶端上表面与旋转装置(43)转动连接,旋转装置(43)上表面中心通过转轴与叶片(44)转动连接,无人机支架(4)下表面中心通过螺栓与摄像头(5)固定连接;
所述无人机支架(4)下表面四周分别通过螺栓与起落脚架(6)固定连接,起落脚架(6)分别由第一支撑杆(61)、第二支撑杆(62)、弹簧(63)、气缸(64)和垫脚(65)构成,第一支撑杆(61)上端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无人机支架(4)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61)下端与气缸(64)嵌套连接,气缸(64)内与气缸杆(66)活动连接,气缸杆(66)一端与第二支撑杆(62)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62)下表面通过球型螺栓(67)与垫脚(65)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民宋玉涛尉红林侯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空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