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747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于文件的格式与形式进行确定,保证正常阅读完整通顺性,同时检查五书是否缺少;S2、对于文件的内容进行确定,确定其技术背景中的问题,同时对于效果的判定;S3、阅读完全后,对于权利要求书进行分段阅读;S4、对于说明书再次阅读,确定具体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与通顺性,对于附图进行对应;S5、对于文件阅读完成后,对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确定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本方法给出了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针对专利特有的属性,同时进行文字和质量两方面的评估,更加全面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专利文本质量
,具体为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patent),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在现代,专利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这种文件记载了专利技术创造的内容,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这样一种法律状态,即获得专利的专利技术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在我国,专利分为专利技术、技术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文本是一类特殊的文本,有其特有的行文规范和风格,目前文本质量评估的手段都是针对通用的文本,没有特别针对专利文本进行质量评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文本质量评估的手段都是针对通用的文本,没有特别针对专利文本进行质量评估的方法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于文件的格式与形式进行确定,保证正常阅读完整通顺性,同时检查五书是否缺少;S2、对于文件的内容进行确定,确定其技术背景中的问题,同时对于效果的判定;S3、阅读完全后,对于权利要求书进行分段阅读;S4、对于说明书再次阅读,确定具体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与通顺性,对于附图进行对应;S5、对于文件阅读完成后,对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确定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中对于文件在格式、页眉、页脚和五书数量进行确定,同时对于错别字、重字、句号和文件格式进行确定;对于附图进行确定,保证附图的正常清晰度,同时根据字数、权利要求条数、图形附图量进行分类。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2中对于文件中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中内容进行确定,从而确定所需的技术特征,同时对于实质内容中需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特征进行选择,同时对于保护客体进行进一步确定,确定是否符合该专利的保护客体;接着对于有益效果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效果中的关键字进行标注,对于效果多样化进行确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3中对于权利要求书中进行阅读;首先对于权利要求书中主权、附属权利进行确定,同时对于必要性特征进行确定,对于权利要求书中上下位保护、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书中的位置关系介绍与保护方式进行确定;权利要求书中技术特征进行与附图标记、附图进行确定,从而确定其技术效果,同时对于技术效果中的必要性特征进行标注;对于权利要求书中位置关系进行确定后,对于附属权利进行引用基础的确定、技术效果的搭配、技术方案的完整性与有益效果进行联合;对于权利要求中位置关系的说明方式进行确定,确定其说明的引用方式,保证技术特征的连接效果,确定其为分散式还是连体式的位置关系介绍。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4中对于说明书中具体实施方式进行阅读,确定其实施例的数量,对于配方类文件,确定其对比项与数据,对于系统类说明,确定其逻辑性,对于机械类文件,进行工作流程的确定说明,结合附图、权利要求书中的位置关系进行正常的说明,同时对于技术效果与权利要求书中位置关系进行审核,防止出现冲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4中对于文件的技术效果,连贯性与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后遗症与后期的维护处理是否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于技术效果中如何进行更好的公开。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4中对于公开性进行确定,公开性根据现有技术、基础常识和公开文献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文件中的说明进行理解,确定其技术方案的正常与完整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中对于技术效果中标记的关键字进行技术效果的检索,确定文件中对于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的确定,同时检索中配合专利文件、公开的文献与基础常识进行确定,从而确定技术中存在的新的效果进行确定。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中最后对于文件进行评分,根据技术效果的关键字数量与现有技术中对比后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进行比对,在技术效果全面的前提下,关键字检索出的越少,则评分效果越高,而在公开性不充分的时候,不再进行评分,对于创造性的评分为最高标准,且对于技术文件中效果的说明,与对比文件进行对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5中对于质量评分的人员为2人以上,并且对于评分进行综合,求其平均值,确定优秀、中等、不足和差的等级,并进行综合评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法给出了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针对专利特有的属性,同时进行文字和质量两方面的评估,更加全面有效,对于整体的文件进行了更好的剖析,对于五书的关联性、公开性与效果的关键字的提取更加恰当,而对于其技术效果中的关键字检索后对于现有技术进行了检索,从而确定了创造性、实用性和新颖性的,对于创造性的评分最高,而在评分不同的时候,将其等级划分,并附等级评语,便于了其可以更好对于效果和后期的价值进行评定,便于了其更好的效果判断,而对于格式也最初进行了检查,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而对于说明书中的负面信息也进行了删除,保证了整体的文档的后期公开,更好的正能量,也便于了质量极高的时候,后人可以更好的学习与观赏,降低了工作难度的同时,更好的进行了推广。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评估方法步骤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评估逻辑顺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于文件的格式与形式进行确定,保证正常阅读完整通顺性,同时检查五书是否缺少;S2、对于文件的内容进行确定,确定其技术背景中的问题,同时对于效果的判定;S3、阅读完全后,对于权利要求书进行分段阅读;S4、对于说明书再次阅读,确定具体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与通顺性,对于附图进行对应;S5、对于文件阅读完成后,对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确定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1中对于文件在格式、页眉、页脚和五书数量进行确定,同时对于错别字、重字、句号和文件格式进行确定;对于附图进行确定,保证附图的正常清晰度,同时根据字数、权利要求条数、图形附图量进行分类。根据上述技术方案,S2中对于文件中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中内容进行确定,从而确定所需的技术特征,同时对于实质内容中需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特征进行选择,同时对于保护客体进行进一步确定,确定是否符合该专利的保护客体;接着对于有益效果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效果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于文件的格式与形式进行确定,保证正常阅读完整通顺性,同时检查五书是否缺少;/nS2、对于文件的内容进行确定,确定其技术背景中的问题,同时对于效果的判定;/nS3、阅读完全后,对于权利要求书进行分段阅读;/nS4、对于说明书再次阅读,确定具体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与通顺性,对于附图进行对应;/nS5、对于文件阅读完成后,对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确定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于文件的格式与形式进行确定,保证正常阅读完整通顺性,同时检查五书是否缺少;
S2、对于文件的内容进行确定,确定其技术背景中的问题,同时对于效果的判定;
S3、阅读完全后,对于权利要求书进行分段阅读;
S4、对于说明书再次阅读,确定具体实施方式的完整性与通顺性,对于附图进行对应;
S5、对于文件阅读完成后,对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确定技术方案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对于文件在格式、页眉、页脚和五书数量进行确定,同时对于错别字、重字、句号和文件格式进行确定;
对于附图进行确定,保证附图的正常清晰度,同时根据字数、权利要求条数、图形附图量进行分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对于文件中说明书中背景技术中内容进行确定,从而确定所需的技术特征,同时对于实质内容中需要解决问题的必要性特征进行选择,同时对于保护客体进行进一步确定,确定是否符合该专利的保护客体;
接着对于有益效果进行确定,同时对于效果中的关键字进行标注,对于效果多样化进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专利文本质量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对于权利要求书中进行阅读;
首先对于权利要求书中主权、附属权利进行确定,同时对于必要性特征进行确定,对于权利要求书中上下位保护、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书中的位置关系介绍与保护方式进行确定;
权利要求书中技术特征进行与附图标记、附图进行确定,从而确定其技术效果,同时对于技术效果中的必要性特征进行标注;
对于权利要求书中位置关系进行确定后,对于附属权利进行引用基础的确定、技术效果的搭配、技术方案的完整性与有益效果进行联合;
对于权利要求中位置关系的说明方式进行确定,确定其说明的引用方式,保证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莱科智能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