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44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包括主体架,位于主体架下方的转运轮,位于主体架下部焊接的固定物料板,以及位于主体架中上部的可翻转物料板。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可翻转物料板及固定物料板样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广泛运用于各制造业,他们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且制作成本低;并且拿取物料更方便、快捷、安全,符合现代制造工厂使用,可柔性变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
本技术属于开关柜生产工具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开关柜制造企业所用的转运工装车基本为简单的钢结构,为了使空间最大利用,工装车往往设计了两层或以上,当拿取下一层或最下层物料时,由于上一层已焊死成固定结构,会对拿取工具时造成一定的妨碍,更有甚者会磕着头部,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整个工装使用起来不灵活、略呆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且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包括主体架,位于主体架下方的转运轮,位于主体架下部焊接的固定物料板,以及位于主体架中上部的可翻转物料板。进一步,所述主体架的正方体框架结构的其中一侧面呈敞口状态,而与这个敞口侧面相对的那个侧面设置若干横梁,每根横梁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一块可翻转物料板,并且对应每根横梁还在敞口侧面处设置有挡块。优选的,所述可翻转物料板设置两个,每个水平态的可翻转物料板可视为成一层结构,即可形成两层结构,每层结构均对应设置一条横梁和一处挡块。为了方便可翻转物料板的翻转,所述主体架的剩余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加设了直立的支架,并且其中一个单侧面设置与支架连接的气弹簧,而另外一个单侧面设置与支架连接的槽板,并且每层的可翻转物料板的两侧分别对应连接一个气弹簧和一个槽板。具体的,所述槽板为刀型结构,其刀把部分开设连接孔,而刀刃部分开设滑动槽,并且滑动槽向刀背部分突出开设位于中部的第一槽位和位于端部的第二槽位。<br>进一步,单个槽板与其对应的可翻转物料采用具有转动自由度的螺栓连接,而单个槽板与支架同样采用螺栓连接,并且支架上的螺栓位于对应槽板的滑动槽之中。进一步,所述气弹簧的一端螺栓连接对应的可翻转物料板,而其另一端螺栓连接在支架上,并且这里的螺栓连接均具有转动自由度。为了确保易碎品安全放置,可翻转物料板和固定物料板均为带孔的方形钢板且开孔排列均匀,并且开孔内加设保护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可翻转物料板及固定物料板样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可广泛运用于各制造业,他们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且制作成本低;并且拿取物料更方便、快捷、安全,符合现代制造工厂使用,可柔性变通;(2)本技术中的滑块和气弹簧相对设置在主体架两侧,其中气弹簧用于伸展打开可翻转物料板,而滑块用于确保气弹簧可能因受力超负荷而无法回弹时,仍然能安全使用,并且在滑块中设计槽结构,以便于限制气弹簧的使用状态;(3)对于易碎品物料,还可将可翻转物料板及固定物料板上用于放置物料的通孔内边缘加设保护圈,进而防止在翻转过程中发生刚性碰撞而造成物料破损,利于物料保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滑动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主体架,2-固定物料板,3-可翻转物料板,4-防护圈,5-铰链,6-挡块;7-支架,8-槽板,9-转运轮,10-气弹簧,11-螺栓连接件,12-横梁,81-连接孔,82-第一槽位,83-第二槽位,84-滑动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包括主体架1,位于主体架1下方的转运轮9,位于主体架下部焊接的固定物料板2,以及位于主体架中上部的可翻转物料板3。进一步说明主体架1的具体结构特征,所述主体架1为正方体框架结构,优选通过30*30cm的空心方管焊接而成,并且正方体框架底部的空心方管呈包围态,以稳定主体架1的结构和形状。所述的固定物料板2设置在正方体框架内部,且位于底部包围态空心方管的上方,所述固定物料板2水平设置,且仅仅设置一层,其上方用于设置可翻转物料板3,并且可翻转物料板3可设置若干层。具体说明可翻转物料板3的结构,所述主体架1的正方体框架结构特别之处在于,主体架1其中一侧面呈敞口状态,而与这个敞口侧面相对的那个侧面设置若干横梁12,每根横梁12通过铰链5活动连接一块可翻转物料板3,并且对应每根横梁12还在敞口侧面处设置有挡块6,这些挡块6略低于对应的横梁,所述挡块6用于承接可翻转物料板,而当可翻转物料板3搭在对应的挡块6上时,可保证可翻转物料板3成水平态。上述的横梁12、可翻转物料板3、挡块6为一一对应关系,每个水平态的可翻转物料板可视为成一层结构,每层结构均对应设置一条横梁12和一处挡块6,作为优选的,所述可翻转物料板3可设置两个,即可形成两层结构,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人工向上掀开可翻转物料板3,使得可翻转物料板3从水平态变为倾斜态,进而使得可翻转物料板3与固定物料板2之间从平行状态变为具有敞开夹角的状态,可方便拿取固定物料板2上的物品,或者掀开的动作使得相对位置在上方的可翻转物料板3从水平态变为倾斜态,进而使得相对位置在上的可翻转物料板3与相对位置在下的可翻转物料板3之间从平行状态变为具有敞开夹角的状态,可方便拿取相对位置在下的可翻转物料板3上的物品。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若可翻转物料板3设置二层,那么拿取最底层固定物料板2上的物品就不太方便,因为需要同时掀开固定物料板2上方的两层可翻转物料板,造成了掀开动作的不便捷,也不容易保持同时掀开二层可翻转物料板的状态。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气弹簧10和槽板8,以便于可翻转物料板3发生翻转,且降低人工掀开劳动强度。具体说明气弹簧10和槽板8的结构特征,所述气弹簧10和槽板8分别设置在主体架1的相对两侧面,并且为了方便他们的安装,还在主体架1的两侧加设了直立的支架7,并且这两侧的支架7相对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的气弹簧10下端与这一侧的支架7进行螺栓连接,而其上端与对应的可翻转物料板3进行螺栓连接,也就是气弹簧10的数量与可翻转物料板3的数量相同,并且所有的气弹簧下端均连接在支架上,而气弹簧的上端与对应的可翻转物料板3连接。气弹簧10的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具体的是在支架7上设置突出的螺栓连接件11,所述螺栓连接件11为焊接在支架7上的带孔铁片,以便于螺栓连接并保证气弹簧10下端与螺栓连接件11具有转动自由度,同样的气弹簧10上端与可翻转物料板3通过预留孔进行螺栓连接,并且气弹簧10上端与可翻转物料板3之间也具有转动自由度。如图2所示,所述的槽板8设置在另一侧支架7内侧,每块槽板8对应着一个可翻转物料板3进行设置,其顶端与对应的可翻转物料板3螺栓连接且具有转动自由度,而其开槽部分与支架螺栓连接且具有滑动自由度。如图3所示,所述槽板8为刀型结构,其刀把部分开设连接孔81,而刀刃部分开设滑动槽84,并且滑动槽84向刀背部分突出开设位于中部的第一槽位82和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1),位于主体架(1)下方的转运轮(9),位于主体架(1)下部焊接的固定物料板(2),以及位于主体架(1)中上部的可翻转物料板(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架(1),位于主体架(1)下方的转运轮(9),位于主体架(1)下部焊接的固定物料板(2),以及位于主体架(1)中上部的可翻转物料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的正方体框架结构其中一侧面呈敞口状态,而与这个敞口侧面相对的那个侧面设置若干横梁(12),每根横梁(12)通过铰链(5)活动连接一块可翻转物料板(3),并且对应每根横梁(12)还在敞口侧面处设置有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转物料板(3)设置两个,每个水平态的可翻转物料板(3)可视为成一层结构,即可形成两层结构,每层结构均对应设置一条横梁(12)和一处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翻板的转运工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架(1)的剩余的相对的两侧面分别加设了直立的支架,并且其中一个单侧面设置与支架连接的气弹簧(10),而另外一个单侧面设置与支架连接的槽板(8),并且每层的可翻转物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望李祥鄢敏师充伟
申请(专利权)人:川开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