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42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布局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策划数据以及目标建筑空间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所述建筑策划数据包括各个功能分区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布局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得到至少一种布局组合;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通过自动在目标建筑空间内进行各个功能分区的布局,得到至少一种布局组合,对所得到的至少一种布局组合进行筛选确定出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从而可以实现建筑空间的自动布局,提高了布局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涉及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在建筑设计领域,需要策划人员、业主和建筑设计师共同确定建筑策划数据,在建筑策划数据中包括有各个功能分区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等等。在确定出各个功能分区之后,再在建筑空间中摆布各个功能分区,在摆布过程中需要建筑设计师不断对摆布结果进行调整,以使得摆布效果能够与建筑策划数据对应。然而,上述的摆布过程需要建筑设计师依据经验在建筑空间内对摆布结果进行调整,这就会导致建筑空间的布局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解决建筑空间的布局效率较低的问题。根据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包括:获取建筑策划数据以及目标建筑空间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所述建筑策划数据包括各个功能分区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布局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得到至少一种布局组合;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通过自动在目标建筑空间内进行各个功能分区的布局,得到至少一种布局组合,再结合各个功能分区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目标建筑空间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对所得到的至少一种布局组合进行筛选确定出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从而可以实现建筑空间的自动布局,提高了布局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各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包括:对于每种布局组合,解析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确定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三维信息;将所述三维信息映射至预设标高的二维空间,得到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信息;基于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信息以及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将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目标布局与其对应的三维信息关联,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三维目标布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在处理三维信息时,将其映射至预设标高的二维空间,以解决在同一标高下存在跨楼层的功能分区导致规划方案冲突问题,提高了建筑空间布局的准确性。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二维信息包括所述功能分区的环境属性以及几何属性,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信息以及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包括:利用所述功能分区的环境属性,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位置点的预设布局信息;利用各位置点的所述预设布局信息与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的相似度,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的布局得分值;利用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几何属性,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布局得分值对所述布局组合进行筛选,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先利用环境属性对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布局,再利用各个功能分区的几何属性,以避免布局后的功能分区存在位置冲突的问题,提高了布局的准确性。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布局信息为功能分区属性矩阵,所述功能分区属性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相应功能分区在对应位置点的预设布局值,所述利用各位置点的所述预设布局信息与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的相似度,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的布局得分值,包括:利用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空间属性矩阵;计算所述功能分区属性矩阵与所述空间属性矩阵的乘积,得到所述每种布局组合的相似度矩阵,以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的布局得分值,所述相似度矩阵的每个元素表示相应功能分区在对应位置点的布局得分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将预设布局信息以及目标属性信息表征为矩阵的形式,利用矩阵的乘积作为每种布局组合的布局得分值,简化了数据处理的量,提高了布局的效率。结合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布局得分值对所述布局组合进行筛选,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包括:利用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确定存在功能分区重叠或功能分区超出所述目标建筑空间的第一布局组合;将所述第一布局组合从所述布局组合中删除,得到第二布局组合;利用所述第二布局组合的布局得分值确定目标布局组合,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利用各个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对布局组合进行筛选,排除不满足业务需求的布局,保证了布局的准确性。结合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实施方式中,所述将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目标布局与其对应的三维信息关联,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三维目标布局,包括:获取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三维实体模型;利用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三维实体模型,显示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三维目标布局;响应于对所述三维目标布局的调整操作,确定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目标布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利用各个功能分区的三维实体模型在界面上显示目标建筑内的三维目标布局,以使得直观展示布局结果,再结合人机交互的方式对三维目标布局进行微调,进一步提高了目标建筑空间的布局准确性。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建筑策划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建筑空间的建筑数据;基于所述建筑数据提取相应的目标建筑策划模板;响应于对所述目标建筑策划模板的协同修改操作,确定所述建筑策划数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利用建筑数据可以直接提取出相应的目标策划模板,在该目标策划模板中可以进行多方的协同修改操作,从而可以实现多方协同操作,可以使前期策划与建筑空间规划无缝对接,节省了建筑设计的总时间,加快了设计进度。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任一项,在第一方面第七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包括:对应于每种布局组合,利用所述建筑策划数据中的空间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属性信息中的目标空间属性,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空间位置;基于所述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空间位置,利用所述建筑策划数据中的摆布数据以及所述目标属性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建筑策划数据以及目标建筑空间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所述建筑策划数据包括各个功能分区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n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布局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得到至少一种布局组合;/n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空间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建筑策划数据以及目标建筑空间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所述建筑策划数据包括各个功能分区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
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布局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得到至少一种布局组合;
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各种布局组合中各个功能分区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以及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目标布局组合中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目标布局,包括:
对于每种布局组合,解析对应的建筑策划数据,确定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三维信息;
将所述三维信息映射至预设标高的二维空间,得到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信息;
基于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信息以及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
将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目标布局与其对应的三维信息关联,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三维目标布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信息包括所述功能分区的环境属性以及几何属性,所述基于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信息以及各位置点的目标属性信息,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包括:
利用所述功能分区的环境属性,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位置点的预设布局信息;
利用各位置点的所述预设布局信息与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的相似度,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的布局得分值;
利用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几何属性,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
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布局得分值对所述布局组合进行筛选,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布局信息为功能分区属性矩阵,所述功能分区属性矩阵中的每个元素表示相应功能分区在对应位置点的预设布局值,所述利用各位置点的所述预设布局信息与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的相似度,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的布局得分值,包括:
利用各位置点的所述目标属性信息确定空间属性矩阵;
计算所述功能分区属性矩阵与所述空间属性矩阵的乘积,得到所述每种布局组合的相似度矩阵,以确定所述每种布局组合的布局得分值,所述相似度矩阵的每个元素表示相应功能分区在对应位置点的布局得分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以及所述布局得分值对所述布局组合进行筛选,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包括:
利用所述每种布局组合下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位置关系,确定存在功能分区重叠或功能分区超出所述目标建筑空间的第一布局组合;
将所述第一布局组合从所述布局组合中删除,得到第二布局组合;
利用所述第二布局组合的布局得分值确定目标布局组合,确定各个所述功能分区在所述目标建筑空间内的二维目标布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所述功能分区的二维目标布局与其对应的三维信息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彬汪耀马书浩吕越
申请(专利权)人: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