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38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包括牵引车体,具有驾驶室和牵引结构;固定车厢,架设在牵引结构上;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底盘上;第一储存室,第一储存室内存放有信息处理模块;第二储存室,其内存放有培训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利用运输车代替传统的固定式建筑物,不仅方便移动,还可以用作普通运输车,无需建设固定培训场地,节约资源和资金投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定车厢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扩展车厢,培训人数较多时,可将辅助扩展车厢展开,增加容纳腔的空间,满足较多工人的同时培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
技术介绍
在水利工程领域,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都有强制性要求,因而在水利工程中常对施工人员组织水利安全培训教育活动。目前,由于水利工程项目具有施工单位较多、施工场地较为分散等特点,在实际培训中常采用建设固定培训场地,分批次进行的教育培训方式。但是,该培训方式监管难度较为大,难以满足工人的个性化需求,且固定培训场地后期重复利用率低,浪费资源和资金。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至少一种情形,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不仅可扩展空间,满足较多人数的共同培训需求,还可以用作普通运输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包括牵引车体,具有驾驶室和牵引结构;固定车厢,架设在所述牵引结构上,且所述固定车厢具有通风单元和进出门;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底盘上,为固定车厢提供支撑力;第一储存室,位于固定车厢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一储存室内存放有信息处理模块;第二储存室,位于固定车厢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的所述前侧壁上,其内存放有培训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储存室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一翻盖,所述第二储存室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均具有闭合状态和水平支撑状态。更优选地,所述固定车厢的左右侧壁均为对开式结构,固定车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扩展车厢,所述辅助扩展车厢为折叠式结构。更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液压支腿,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车厢的底壁上。更优选地,所述固定车厢内设置有用于监控播放时长的第一监控单元,所述进出门上设置有用于识别受训人员的第二监控单元。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固定车厢顶部的四个拐角处的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进出门上的第二摄像头和打卡控制器。更优选地,所述第一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固定车厢顶部的四个拐角处的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监控单元为设置在所述进出门上的人脸识别考勤机。本技术优点在于利用运输车代替传统的固定式建筑物,不仅方便移动,还可以用作普通运输车,无需建设固定培训场地,节约资源和资金投入。本技术的固定车厢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扩展车厢,培训人数较多时,可将辅助扩展车厢展开,增加容纳腔的空间,满足较多工人的同时培训需求。本技术的第一储存室内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第二储存室内放置有车载激光扫描机器人和VR眼镜,能够基于BIM模型实现虚拟培训空间的定制,进而实现工人的个性化培训需求。本技术的第一监控单元可监控培训时间,第二监控单元能够有效监控培训人员,避免员工相互顶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示意图(进出门处于打开状态)。图3是本技术所述辅助扩展车厢的折叠状态图。图4是图3中固定车厢左侧壁的左视图。图5是图3中辅助扩展车厢与固定车厢左侧壁的连接关系图。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辅助扩展车厢展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2和图6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包括牵引车体,具有驾驶室1和牵引结构;牵引车体还可以替换为厢式运输车;固定车厢2,架设在牵引结构上,且固定车厢2具有通风单元(即通风窗户)和进出门3,进出门3即为后门,位于固定车厢2的后侧;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车厢2的底盘上,为固定车厢2提供支撑力;第一储存室4,位于固定车厢2内且设置在车厢的前侧壁上,第一储存室4内存放有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包括监视器、计算机和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手写输入板和语音输入装置等),输入设备与计算机连接,监视器与计算机连接;两个第二储存室5,位于固定车厢2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2的前侧壁上,第二储存室5位于第一储存室4的两侧;第二储存室5内存放有培训设备,培训设备包括VR眼镜和车载激光扫描机器人,车载激光扫描机器人支持离线数据储存功能,用于对现场环境进行扫描后,再返回车辆,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与计算机系统连接,对现场环境进行建模,以进行模拟;VR眼镜通过HDMI数据线与无线连接器配合使用,接入车载无线局域网,与信息处理模块配合实现虚拟培训;其中,第一储存室4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一翻盖4.1,第一翻盖4.1与第一储存室4的内腔之间设置有一对支撑杆(折叠式结构),第一翻盖4.1具有闭合状态和水平支撑状态;第二储存室5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二翻盖,第二翻盖与第一储存室4内腔之间设置有一对支撑杆(折叠式结构),其具有闭合状态和水平支撑状态。如图3-6所示,固定车厢2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扩展车厢7,以位于固定车厢2左侧的辅助扩展车厢7为例,具体说明:固定车厢2的左侧壁为对开式结构,包括第一前侧门6.1和第一后侧门6.2;辅助扩展车厢7的上侧壁7.1和下底板7.2为折叠式结构,辅助扩展车厢7的前侧壁7.3和后侧壁7.4为推拉式结构,其前侧壁7.3卡装在与其对应的第一前侧门6.1内,其后侧壁7.4卡装在与其对应的第一后侧门6.2内,辅助扩展车厢7的下底板7.2的前后两端对应设置有滑轨7.5。当需要扩展时,将辅助扩张车厢展开,打开第一前侧门6.1和第一后侧门6.2,并分别将卡装在第一前侧门6.1和第一后侧门6.2内的前侧壁7.3和后侧壁7.4向外拉出,辅助扩展车厢7的前侧壁7.3和后侧壁7.4沿着滑轨7.5移动,实现扩展。如图2-3和图6所示,支撑组件包括多个液压支腿10,间隔设置在固定车厢2的底壁上,在培训时为固定车厢2提供支撑,提供稳定支撑。如图2所示,固定车厢2内设置有用于监控播放时长的第一监控单元,第一监控单元为设置在固定车厢2顶部四个拐角处的第一摄像头8,能够有效监控工人的培训时长和培训情况,保证培训效果和培训质量,避免出现应付培训或缩短培训时间等现象;如图6所示,进出门3上设置有第二监控单元,第二监控单元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人脸识别考勤机9(或人脸识别打卡器),通过对待培训工人进行人脸识别来避免顶替培训现象,保证工人都接受培训第二监控单元包括设置在进出门3上的第二摄像头和打卡控制器,利用打卡控制器打卡,利用第二摄像头监控待培训工人,避免出现顶替培训。使用时,将本技术所述的水利工程培训用综合运输车开到施工场地,调整液压支腿10,使其底部与地面接触,为固定车厢2提供支撑力;根据待培训工人的数量,决定是否将辅助扩展车厢7展开,当固定车厢2的容纳腔空间不足,可将固定车厢2两侧的辅助扩展车厢7打开,打开时先将辅助扩展车厢7的上侧壁和下底板展开,然后再打开固定车厢2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将收纳在固定车厢2左侧壁和右侧壁内的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别向外拉出,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牵引车体,具有驾驶室和牵引结构;/n固定车厢,架设在所述牵引结构上,且所述固定车厢具有通风单元和进出门;/n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底盘上,为固定车厢提供支撑力;/n第一储存室,位于固定车厢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一储存室内存放有信息处理模块;/n第二储存室,位于固定车厢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的所述前侧壁上,其内存放有培训设备;/n其中,所述第一储存室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一翻盖,所述第二储存室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均具有闭合状态和水平支撑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车体,具有驾驶室和牵引结构;
固定车厢,架设在所述牵引结构上,且所述固定车厢具有通风单元和进出门;
支撑组件,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底盘上,为固定车厢提供支撑力;
第一储存室,位于固定车厢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一储存室内存放有信息处理模块;
第二储存室,位于固定车厢内且设置在固定车厢的所述前侧壁上,其内存放有培训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储存室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一翻盖,所述第二储存室具有向下翻转的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均具有闭合状态和水平支撑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培训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车厢的左右侧壁均为对开式结构,固定车厢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辅助扩展车厢,所述辅助扩展车厢为折叠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良杨顺群王陆刘增强张钧睿史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