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262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是由柔性内层、吸湿层、防臭层、透气层、防紫外线层和外层构成,所述吸湿层位于所述柔性内层的顶端,所述防臭层位于所述吸湿层的顶端,所述透气层位于所述防臭层的顶端,所述防紫外线层位于所述透气层的顶端,所述外层位于所述防紫外线层的顶端,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柔性内层、所述吸湿层、所述防臭层、所述透气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和所述外层的经向加强筋和纬向加强筋,所述经向加强筋和所述纬向加强筋为间隔式编织结构。有益效果: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排气功能,强度高,弹性好,另外还具有防臭、防紫外线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各种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其中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以其较高的舒适感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锦纶面料强度高,耐磨性好,其中锦纶空气变形丝产品更有优良的保型性以及仿棉的外观及手感,广泛适用于休闲、运动服饰领域,但是其吸湿排汗性差,穿着会有闷湿感,在大量出汗时的服用性能低下,而且现有的运动型面料弹性差,抗拉性不好,而且不具有防臭、防紫外线性能。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是由柔性内层、吸湿层、防臭层、透气层、防紫外线层和外层构成,所述吸湿层位于所述柔性内层的顶端,所述防臭层位于所述吸湿层的顶端,所述透气层位于所述防臭层的顶端,所述防紫外线层位于所述透气层的顶端,所述外层位于所述防紫外线层的顶端,所述面料本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柔性内层、所述吸湿层、所述防臭层、所述透气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和所述外层的经向加强筋和纬向加强筋,所述经向加强筋和所述纬向加强筋为间隔式编织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内层是由涤纶面层和棉纤维丝构成,所述棉纤维丝贯穿于所述涤纶面层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吸湿层为棉材质,所述防臭层采用竹炭活性炭复合纱编织而成,所述外层为涤纶材质。进一步的,所述柔性内层和所述外层分别均为若干涤纶纤维单层堆叠编织而成,所述涤纶纤维单层是由经向涤纶纤维和纬向涤纶纤维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经向涤纶纤维和所述纬向涤纶纤维的截面分别均为五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经向涤纶纤维和所述纬向涤纶纤维上分别均设置有若干孔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由柔性内层、吸湿层、防臭层、透气层、防紫外线层、外层、经向加强筋、纬向加强筋、涤纶面层、棉纤维丝、涤纶纤维单层、经向涤纶纤维、纬向涤纶纤维、孔洞构成的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从而使得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排气功能,强度高,弹性好,另外还具有防臭、防紫外线功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的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的加强筋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的涤纶纤维单层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柔性内层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的涤纶纤维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的涤纶纤维截面图。图中:1、面料本体;2、柔性内层;3、吸湿层;4、防臭层;5、透气层;6、防紫外线层;7、外层;8、经向加强筋;9、纬向加强筋;10、涤纶面层;11、棉纤维丝;12、涤纶纤维单层;13、经向涤纶纤维;14、纬向涤纶纤维;15、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如图1-6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是由柔性内层2、吸湿层3、防臭层4、透气层5、防紫外线层6和外层7构成,所述吸湿层3位于所述柔性内层2的顶端,所述防臭层4位于所述吸湿层3的顶端,所述透气层5位于所述防臭层4的顶端,所述防紫外线层6位于所述透气层5的顶端,所述外层7位于所述防紫外线层6的顶端,所述面料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柔性内层2、所述吸湿层3、所述防臭层4、所述透气层5、所述防紫外线层6和所述外层7的经向加强筋8和纬向加强筋9,所述经向加强筋8和所述纬向加强筋9为间隔式编织结构。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柔性内层2、吸湿层3、防臭层4、透气层5、防紫外线层6、外层7、经向加强筋8、纬向加强筋9、涤纶面层10、棉纤维丝11、涤纶纤维单层12、经向涤纶纤维13、纬向涤纶纤维14、孔洞15构成的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从而使得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排气功能,强度高,弹性好,另外还具有防臭、防紫外线功能。如图1-6所示,所述柔性内层2是由涤纶面层10和棉纤维丝11构成,所述棉纤维丝11贯穿于所述涤纶面层10的内部,所述吸湿层3为棉材质,所述防臭层4采用竹炭活性炭复合纱编织而成,所述竹炭活性炭复合纱为竹炭纤维和活性炭纤维捻合成股,所述外层7为涤纶材质,所述柔性内层2和所述外层7分别均为若干涤纶纤维单层12堆叠编织而成,所述涤纶纤维单层12是由经向涤纶纤维13和纬向涤纶纤维14构成,所述经向涤纶纤维13和所述纬向涤纶纤维14的截面分别均为五边形结构,所述经向涤纶纤维13和所述纬向涤纶纤维14上分别均设置有若干孔洞15。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柔性内层2、吸湿层3、防臭层4、透气层5、防紫外线层6、外层7、经向加强筋8、纬向加强筋9、涤纶面层10、棉纤维丝11、涤纶纤维单层12、经向涤纶纤维13、纬向涤纶纤维14、孔洞15构成的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从而使得该面料具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排气功能,强度高,弹性好,另外还具有防臭、防紫外线功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是由柔性内层(2)、吸湿层(3)、防臭层(4)、透气层(5)、防紫外线层(6)和外层(7)构成,所述吸湿层(3)位于所述柔性内层(2)的顶端,所述防臭层(4)位于所述吸湿层(3)的顶端,所述透气层(5)位于所述防臭层(4)的顶端,所述防紫外线层(6)位于所述透气层(5)的顶端,所述外层(7)位于所述防紫外线层(6)的顶端,所述面料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柔性内层(2)、所述吸湿层(3)、所述防臭层(4)、所述透气层(5)、所述防紫外线层(6)和所述外层(7)的经向加强筋(8)和纬向加强筋(9),所述经向加强筋(8)和所述纬向加强筋(9)为间隔式编织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本体(1),所述面料本体(1)是由柔性内层(2)、吸湿层(3)、防臭层(4)、透气层(5)、防紫外线层(6)和外层(7)构成,所述吸湿层(3)位于所述柔性内层(2)的顶端,所述防臭层(4)位于所述吸湿层(3)的顶端,所述透气层(5)位于所述防臭层(4)的顶端,所述防紫外线层(6)位于所述透气层(5)的顶端,所述外层(7)位于所述防紫外线层(6)的顶端,所述面料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穿插于所述柔性内层(2)、所述吸湿层(3)、所述防臭层(4)、所述透气层(5)、所述防紫外线层(6)和所述外层(7)的经向加强筋(8)和纬向加强筋(9),所述经向加强筋(8)和所述纬向加强筋(9)为间隔式编织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户外运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内层(2)是由涤纶面层(10)和棉纤维丝(11)构成,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兴东吴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万兴隆染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