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控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7219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若干触控单元,每一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至少一个导线电容和第二晶体管,每一所述导线电容电连接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一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15微米。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设置为小于15微米,进而避免所述导线电容被人眼所察觉,进而提高了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了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领域,其中人们对可交互式显示技术的需求日渐增加。目前,可交互式显示技术有触控式显示技术,但触控式显示技术存在无法远程交互的问题。为了实现远程交互,通常采用通过摄像头进行动作捕捉分析,然而通过摄像头进行动作捕捉分析实现远程交互的识别的精准度较低,会造成响应不灵敏以及误操作等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远程交互响应不灵敏问题,通过集成感光传感器到光触控显示面板中,以激光为操控源实现精确远程的交互技术。光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感光晶体管、开光晶体管和存储电容。感光晶体管包括漏极,目前,为了提高存储电容的存储量,通常将存储电容的面积做得很大,但人眼的极限分辨能力为15微米,因此,这个大面积的存储电容区域将被人们所看见,影响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以提高光触控显示面板的性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晶体管、至少一个导线电容和第二晶体管,每一所述导线电容电连接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一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15微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一子导线电容、第二子导线电容和第一间断部,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面电容,所述第一面电容位于所述第一间断部,所述第一面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所述第一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小于15微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一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二间断部,所述第二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之间,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面电容,所述第二面电容位于所述第二间断部,所述第二面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小于15微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三子导线电容和第三间断部,所述第一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三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第三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三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面电容,所述第三面电容位于所述第三间断部,所述第三面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三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所述第三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小于15微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三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四子导线电容、第五子导线电容和第四间断部,所述第二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四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第四间断部位于所述第四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五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第一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第三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五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面电容,所述第四面电容位于所述第四间断部,所述第四面电容电连接所述第四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五子导线电容,所述第四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小于15微米。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所述第四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六子导线电容,所述第六子导线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面电容和第二面电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光触控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晶体管、至少一个导线电容和第二晶体管,每一所述导线电容电连接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一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15微米。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设置为小于15微米,进而避免所述导线电容被人眼所察觉,进而提高了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的视觉效果,从而提高了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第一晶体管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导线电容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第二晶体管沿CC线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平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平面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五种平面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六种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触控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平面示意图。本申请提供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10。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10包括若干光触控单元11、沿着行方向排列的第一电压信号走线100、沿着列方向排列的第二电压信号走线200、沿着行方向排列的读取信号走线300以及沿着列方向排列的扫描信号走线400。每一所述光触控单元11位于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走线100、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走线200、所述读取信号走线300和所述扫描信号走线400所围设的区域内。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走线100与所述读取信号走线300相对且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走线200与所述扫描信号走线400相对且平行设置。每一所述光触控单元11包括第一晶体管500、至少一个导线电容600和第二晶体管700。具体描述如下:每一所述导线电容600电连接一所述第一晶体管500和一所述第二晶体管700。所述导线电容600的线宽W小于15微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600的线宽W为1微米-14微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600的线宽W可以为2微米、3微米、8微米、10微米、12微米或13微米等。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线电容600的平面形状包括直线、网格线、曲线、圆弧线或其他图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所述导线电容600的线宽W设置为小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若干触控单元,每一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至少一个导线电容和第二晶体管,每一所述导线电容电连接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一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15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包括若干触控单元,每一所述触控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至少一个导线电容和第二晶体管,每一所述导线电容电连接一所述第一晶体管和一所述第二晶体管,其中,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15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一子导线电容、第二子导线电容和第一间断部,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之间,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面电容,所述第一面电容位于所述第一间断部,所述第一面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一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所述第一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小于1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一面电容的最大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电容包括第二间断部,所述第二间断部位于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之间,所述光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面电容,所述第二面电容位于所述第二间断部,所述第二面电容电连接所述第二子导线电容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面电容的最大长度小于1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电容的线宽小于所述第二面电容的最大长度。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志涛张鑫姚江波陈黎暄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