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7114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所述第一弯板的下方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第一弯板的左端与液压缸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内部液压杆右侧与短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弯板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圆棒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的内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棒的外壁与长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原料干燥后通过长板翻转将物料落到下方装置内,避免操作者手动操作,降低负担。该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通过热风机、长板和第一外壳之间的配合,热风机将长板上的原料烘干,解决了原材料湿度过高的原因,防止了生产过程中产生气泡,是产品达到理想的性能和外观,同时降低了废料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
,具体为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例如申请号“201820008958.9”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设置在进料斗下侧与注塑机连接在一起的干燥机,虽然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注塑机使用的塑料颗粒上很容易附着一些细小的粉尘,制作出的塑料制品会受到粉尘的影响的问题,但是该装置没有干燥的功能,导致原材料的湿度过高,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无法使产品达到理想的性能和外观,同时增加了废料的产生,而且注塑之前需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配料和干混,还有一些对制成品有着色要求的还需要加入着色剂,由于该装置没有添加配料和混合的功能,无法满足现代人们的工作需求,降低了实用性,并且注塑机工作时,会产生有毒气体,有毒气体会通过进料口排出到环境中,对环境造成污染,人体吸入也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安全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该装置没有干燥的功能,导致原材料的湿度过高,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气泡,无法使产品达到理想的性能和外观,同时增加了废料的产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外壳、第一短板、热风机和第一弯板,所述第一外壳的外壁右侧下方与第一短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短板的顶部与热风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外壳的右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外壳的顶部左侧与第一弯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板的下方设有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液压缸、短杆、往复丝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长板和圆棒;所述第一弯板的左端与液压缸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的内部液压杆右侧与短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的外壁右侧与往复丝杆的外壁凹槽滑动卡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弯板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的底端与第一锥形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右侧与第二锥形齿轮的顶部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右侧与圆棒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棒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的内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棒的外壁与长板的内壁固定连接。原料干燥后通过长板翻转将物料落到下方装置内,避免操作者手动操作,降低负担。优选的,所述短杆的右侧呈圆弧形。时短杆更容易卡接到往复丝杆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的齿数比为2:1。第一锥形齿轮转动一圈时,第二锥形齿轮转动两圈,提高传动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弧形板、支架、电机、竖杆和旋转叶片;所述弧形板的底部与第一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架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内壁与电机的外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竖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竖杆的外壁与旋转叶片的内壁固定连接。可使配料和原料混合的更均匀,方便后期处理。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壁左侧设有下料装置;所述下料装置包括第二短板、液罐、橡胶塞、圆轮、扭力弹簧、第一把手和圆筒;所述第二短板的右端与第一外壳的外壁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短板的左端与液罐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罐的顶部内壁与橡胶塞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液罐的下方内壁与圆轮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圆轮的后端面通过销轴与液罐的正面下方转动相连,所述圆轮的左侧与第一把手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圆轮的正面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内壁与圆轮的内壁销轴相套接,所述扭力弹簧的背面两端分别与第一把手的正面右侧和液罐的正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液罐的下方内壁与圆筒的外壁顶部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外壁底部与第二外壳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可控制下料的量的多少,方便操作者掌握具体的用料量。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表面加工有磨纹。增大摩擦力,转动时更省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外壳的外壁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弯板,所述第二弯板的左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注塑机,所述第二外壳的左侧设有开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包括第三弯板、蜗杆、第二把手、竖棒、蜗轮、薄板和斜板;所述第三弯板的右端与第二外壳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弯板的左侧上方通过轴承与蜗杆的外壁左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的左端与第二把手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外壁右侧通过轴承与竖棒的下方转动相连,所述竖棒的顶端与第三弯板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底部右侧与蜗轮的外壁顶部啮合相连,所述蜗轮的底部与薄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薄板的顶部右侧与第二外壳的底端相贴合,所述蜗轮的正面通过销轴与斜板的后端面左侧转动连接,所述斜板的右端与第二外壳的外壁左侧底部固定连接。可将搅拌之后的物料排放到下方的注塑机内,并且阻挡了有毒气体的排出,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优选的,所述薄板的顶部右侧安装有橡胶垫。使薄板与第二外壳的底部贴合更紧密,防止物料漏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相对比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热风机、长板和第一外壳之间的配合,热风机将长板上的原料烘干,解决了原材料湿度过高的原因,防止了生产过程中产生气泡,是产品达到理想的性能和外观,同时降低了废料的产生。通过旋转叶片、竖杆和液罐之间的配合,通过第一把手带动圆轮转动使液罐内的配料排出,旋转叶片和竖杆将原料和配料搅拌,实现了添加配料和和混合的功能,满足现代人们工作需求,提高了实用性。通过涡轮、蜗杆和薄板之间的配合,涡轮带动第一薄板运动实现了将搅拌之后的物料排出,排出之后涡轮带动第一薄板将出料口堵住,防止注塑机产生的有毒气体经出料口流出,避免了有毒气体排放到环境中,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避免了人体吸入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安全性能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液压缸、短杆和往复丝杆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弧形板、支架和电机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二短板、液罐和橡胶塞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第三弯板、蜗杆和第二把手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外壳,2、第一短板,3、热风机,4、第一弯板,5、翻转装置,501、液压缸,502、短杆,503、往复丝杆,504、第一锥形齿轮,505、第二锥形齿轮,506、长板,507、圆棒,6、搅拌装置,601、弧形板,602、支架,603、电机,604、竖杆,605、旋转叶片,7、下料装置,701、第二短板,702、液罐,703、橡胶塞,704、圆轮,705、扭力弹簧,706、第一把手,707、圆筒,8、第二外壳,9、开关装置,901、第三弯板,902、蜗杆,9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一短板(2)、热风机(3)和第一弯板(4),所述第一外壳(1)的外壁右侧下方与第一短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短板(2)的顶部与热风机(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3)的输出端与第一外壳(1)的右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部左侧与第一弯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板(4)的下方设有翻转装置(5);/n所述翻转装置(5)包括液压缸(501)、短杆(502)、往复丝杆(503)、第一锥形齿轮(504)、第二锥形齿轮(505)、长板(506)和圆棒(507);/n所述第一弯板(4)的左端与液压缸(501)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01)的内部液压杆右侧与短杆(50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502)的外壁右侧与往复丝杆(503)的外壁凹槽滑动卡接,所述往复丝杆(503)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弯板(4)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503)的底端与第一锥形齿轮(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04)的右侧与第二锥形齿轮(505)的顶部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05)的右侧与圆棒(50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棒(507)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棒(507)的外壁与长板(506)的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包括第一外壳(1)、第一短板(2)、热风机(3)和第一弯板(4),所述第一外壳(1)的外壁右侧下方与第一短板(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短板(2)的顶部与热风机(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热风机(3)的输出端与第一外壳(1)的右侧相连通,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部左侧与第一弯板(4)的底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板(4)的下方设有翻转装置(5);
所述翻转装置(5)包括液压缸(501)、短杆(502)、往复丝杆(503)、第一锥形齿轮(504)、第二锥形齿轮(505)、长板(506)和圆棒(507);
所述第一弯板(4)的左端与液压缸(501)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501)的内部液压杆右侧与短杆(50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短杆(502)的外壁右侧与往复丝杆(503)的外壁凹槽滑动卡接,所述往复丝杆(503)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弯板(4)的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503)的底端与第一锥形齿轮(5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04)的右侧与第二锥形齿轮(505)的顶部啮合相连,所述第二锥形齿轮(505)的右侧与圆棒(507)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棒(507)的外壁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左右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圆棒(507)的外壁与长板(506)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502)的右侧呈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504)与第二锥形齿轮(505)的齿数比为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6);
所述搅拌装置(6)包括弧形板(601)、支架(602)、电机(603)、竖杆(604)和旋转叶片(605);
所述弧形板(601)的底部与第一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板(601)的内壁左右两侧分别与支架(602)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架(602)的内壁与电机(603)的外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03)的输出端与竖杆(60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竖杆(604)的外壁顶部通过轴承与第一外壳(1)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竖杆(604)的外壁与旋转叶片(605)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注塑机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8),所述第二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才仁扎西
申请(专利权)人:涟水鑫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