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6828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控笔的制造方法,包括有以下的步骤:    a.以压铸技术成型出笔身;    b.以计算机数值控制工具机对所述笔身进行加工;    c.提供一塑料笔头,并将该笔头与所述笔身结合以构成触控笔;    d.将笔头与笔身组合后的触控笔进行震动研磨;    e.将震动研磨后的触控笔进行喷砂处理;    f.将喷砂处理过的触控笔进行电镀处理。(*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于诸如PDA(个人数字行动助理,或称掌上型计算机)等信息产品的触控笔。
技术介绍
由于信息产业科技的发展,PDA的使用也愈来愈普遍;使用PDA的方便性在于其可以利用光笔来点选屏幕上的信息,或是进行编辑。触控笔的样式愈来愈多,但是触控笔的优劣与否则取决于一般的特性与专业的特性;一般的特性如重量、握感、质感及外观长度等;专业的特性如笔头拉力测试、寿命测试、电磁干扰(EMI)、数据加密标准(EDS)测试,以及笔头触控面板的接触测试等等。为了达到以上所述的特性,目前的触控笔大都以金属笔身结合塑料笔头为主流,如此兼具了质感与美观。然而,金属笔身与塑料笔头如何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且又能兼顾到上述的特性却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重点。如图1所示,目前公知的大体上包括有一笔身A与一笔头B,其中笔身A一端设置一圆形的凹部A1,笔头B的一端则设有对应该凹部A1的杆柱B1;组合时,将杆柱B1与凹部A1内均涂布粘合剂,然后将杆柱B1塞入凹部A1内,待粘合剂干后获得结合固定。图1所示的传统,其缺点在于制作过程中,粘合剂涂抹过多时容易溢出而沾在笔身上,而这种粘合剂干固的时间非常短暂,因此当作业人员疏忽或擦拭不干净时,便很容易在笔身上留下痕迹,而且不容易清除。所述传统的另一个问题,在于笔头与笔身组装完成而进行包括45角压力测试、90角压力测试,以及笔头的拉力测试等一连串的压力测试时,常常因为垂直角的应力过于集中而造成接合处的不良与断裂,造成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另外,所述传统触控笔的制造流程如图2所示,其先以压铸技术成型出金属笔身后,再以CNC工具机将笔身进行加工,以去除毛边而做细部成型,然后对笔身进行震动研磨;此震动研磨的目的是对笔身施行调质处理,让笔身的表面细致化;研磨处理后再将笔身表面予以喷砂处理,使笔身表面光滑后再进行电镀;电镀完成的笔身则与所述笔头组装而成为一触控笔。所述传统光学的制程所存在的缺点在于,其将笔身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最后获得表面光滑亮丽的笔身后,再将笔身和笔头组装;但如此一来,在组装时,很容易因前述的原因造成粘合剂沾染亮丽美观的笔身,其不合格率一直无法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用传统将笔身与笔头分别制好后再利用粘合剂组合,导致笔身在最后阶段的组装时容易受到粘合剂沾染而形成不良品。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传统触控笔的笔头与笔身采用粘合剂结合时,作业人员为了要避免粘合剂在笔身留下痕迹,在制作过程中必须采用各种预防措施而造成的麻烦与不方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传统触控笔的笔头与笔身组装后进行一连串的压力测试时,容易因为笔头的应力过于集中而造成接合处的接合不良与断裂,以致于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的缺点。为了克服前述传统触控笔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手段,是将笔身以压铸技术成型,并经过CNC工具机加工后即和塑料材料制成的笔头组合,然后再将结合了笔头的笔身依序经过震动研磨、喷砂及电镀等制成,以避免在最后阶段将笔头和笔身组合时造成笔身被破坏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手段,是直接将笔头嵌设固定在笔身的一端,而不采用粘合剂做为固定的接口,如此可以避免粘合剂溢出而沾染笔身,让产品的合格率获得提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第三个技术手段,是采用球体形状的笔头直接嵌固于笔身一端的凹弧球面,使得笔头更耐压、耐变形、使用寿命更长。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利用压铸技术成型出笔身后,再以CNC工具机对所述笔身进行加工以去除毛边,然后将一塑料笔头组合于该笔身以组成一触控笔;该触控笔进行的表面再依序进行震动研磨、喷砂处理与电镀处理,可以提升产品的合格率。和先前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优点在于笔身和笔头是在前制造过程即组合完成,因而在最后将笔身电镀后即完成整支触控笔的制作,完全不会有笔身在组装阶段受到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优点在于笔头与笔身不需要使用粘合剂将两者结合,因此不需要担心会发生粘合剂沾染笔身而造成不良品的问题,作业员在组装时也较为容易,省时省力,制造成本得以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优点,在于利用球体形状的笔头嵌合于笔身的凹弧球面承窝部,得以使得笔头更耐压、耐变形,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公知的平面剖视分解图。图2为公知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于的流程图。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圆球体的笔头置入笔身的承窝部内状态的平面剖视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圆球体的笔头置入笔身的承窝部内,并且将承窝部的边缘施压变形以固定笔头的平面剖视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子弹形的笔头置入笔身的承窝部内状态的平面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子弹形的笔头置入笔身的承窝部内,并且将承窝部的边缘施压变形以固定笔头的平面剖视图。图中1 笔身10 开口11 承窝部12 边缘2 笔头 A 笔身A1 凹部B 笔头B1 杆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接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的说明,以此可对本专利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对于,包括有以下的步骤a.压铸;b.CNC加工;c.组装;d.震动研磨;e.喷砂;f.电镀;g.成品。其中,所述压铸是以压铸技术成型出笔身。所述CNC加工是以计算机数值控制工具机对压铸成型的所述笔身进行加工,将笔身上的毛边去除以获得细部成型。所述的组装,是将采用塑料材料制造的笔头和该笔身组合,以构成一触控笔。所述震动研磨,将结合了笔头的笔身施予表面处理,由震动研磨将笔身的表面做调质处理,使得表面细致化。所述的喷砂,是将经过震动研磨后的触控笔再进行喷砂处理,以使笔身的表面更为光滑。经过喷砂处理后的触控笔则进行电镀处理,以将金属层电镀于笔身表面;由于笔头是以塑料材料制造,故在电镀过程中不会使金属层附着在笔头;经过电镀后即形成成品,整支触控笔的外观十分亮丽,不会受到粘合剂或其它制程的影响而产生瑕疵。关于本专利技术对于笔身与笔头的组装技术如图4所示,其技术特征是在笔身1一端设置一承窝部11,该承窝部11内表面呈凹弧球面形状,并且在承窝部11形成一开口10,该开口10的直径W可以等于或大于该承窝部11的中心的直径D,而且承窝部11的中心点必须低于开口10的位置以下。所述笔头2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球体形状,该笔头2的直径设为对应所述承窝部11的直径D。本专利技术将笔头2和笔身1组合时,将笔头2直接放置于承窝部11内,使得笔头2的局部突出承窝部11,然后以加工机械将承窝部11的边缘12朝笔头2的方向予以施压而变形(如图5所示),以将开口10的直径缩小到小于笔头2的直径,便能让笔头2嵌固于承窝部11内而不会掉出。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其可以在笔身1的一端设置一断面呈圆形凹孔的承窝部11,并且在承窝部11形成一开口10,该开口10的直径W几乎等于该承窝部11的直径D。所述笔头2也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子弹形,使得笔头2具备锥形部21与圆形部22。所述承窝部11的深度必须大于笔头2的圆形部22的长度。其组合时,将笔头2的圆形部22直接放置于承窝部11内,使得笔头2的锥形部21突出承窝部11,然后以加工机械将承窝部11的边缘12朝笔头2的方向予以施压而变形(如图3所示),让边缘12抵靠于锥形部21,通过将开口10的直径缩小到小于笔头2的圆形部22直径,便能让笔头2嵌固于承窝部11内而不会掉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贵张诚
申请(专利权)人:创宇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张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