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663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该自动组装设备包括第一组装设备,第一组装设备包括:第一载台输送线用于循环传送第一载台;导磁罩装配工位用于向第一载台加载导磁罩;第二载台加载机构用于搬运第二载台与第一载台对位装配,以在底壁上定位出与底磁板相装配的装配区域;底磁板装配工位用于向装配区域加载底磁板;第二载台卸载机构用于在底磁板与导磁罩固定后,取走与第一载台对位装配的第二载台。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组装设备能够循环组装底磁板与导磁罩并使得底磁板与导磁罩装配位置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
本申请涉及智能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在骨传导耳机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对原有的磁路系统进行优化,提出了新的磁路系统结构,基于新的磁路系统结构,对其的自动组装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磁路系统需要带磁进行组装,且磁路系统中带磁的底磁板需要与导磁罩装配位置准确,且在底磁板与导磁罩装配完成后还能够方便地被取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以解决磁路系统的底磁板与导磁罩装配位置不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组装设备。该自动组装设备包括第一组装设备,第一组装设备包括:第一载台输送线,用于循环传送第一载台;导磁罩装配工位,用于向第一载台加载导磁罩;第二载台加载机构,用于搬运第二载台与第一载台对位装配,以在底壁上定位出与底磁板相装配的装配区域;底磁板装配工位,用于向装配区域加载底磁板;第二载台卸载机构,用于在底磁板与导磁罩固定后,取走与第一载台对位装配的第二载台;其中,第一载台输送线循环传送第一载台依次经过导磁罩装配工位、第二载台加载机构、底磁板装配工位和第二载台卸载机构。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通过设置第一载台输送线传送第一载台,设置导磁罩装配工位向第一载台加载导磁罩,设置第二载台加载机构搬运第二载台与第一载台对位装配,以在底壁上定位出与底磁板相装配的装配区域,并设置底磁板装配工位向该装配区域加载底磁板,从而使得底磁板与导磁罩装配位置精准,并进一步设置第二载台卸载机构,以在底磁板与导磁罩固定后,取走与第一载台对位装配的第二载台,从而便于取走固定后的底磁板与导磁罩并循环组装底磁板与导磁罩,进而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组装设备能够循环组装底磁板与导磁罩并使得底磁板与导磁罩装配位置精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磁路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磁路系统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组装治具中第二组装治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第二组装治具中第三载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组装治具中第一组装治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第一组装治具的剖视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组装治具中第三组装治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第四载台和第五载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第三组装治具中定位载台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3中第二组装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3中第一组装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3中第三组装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3中导向压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3中顶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提供的治具输送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治具输送线中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提供的治具输送线的一具体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申请提供的上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申请提供的磁体上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所示磁体上料装置中送料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申请提供的磁吸取料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图23所示磁吸取料装置中取料块上设有位姿校正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申请提供的点胶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本申请提供的转运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2,图1是本申请磁路系统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磁路系统的分解示意图。磁路系统5是骨传导耳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作用是提供一恒定磁场。该恒定磁场进一步与通电状态下的音圈所产生的变化磁场配合,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并通过骨头和人体组织直接传递至听觉神经,使得用户能够产生听觉响应。如图1所示,磁路系统5包括导磁罩51、底磁板52、导磁板53、顶磁板54以及塑胶件55。导磁罩51包括一底壁512以及与底壁512连接的环形周壁514,进而形成一容置腔516。底磁板52、导磁板53、顶磁板54以及塑胶件55容纳于容置腔516且依次层叠设置于底壁512上,其中底磁板52和顶磁板54的相邻端面极性相同。在上述磁路系统5中,由于底磁板52、导磁板53、顶磁板54以及塑胶件55需要层叠设置于空间相对较小的容置腔516内,同时底磁板52和顶磁板54的相邻端面极性相同,加大了磁路系统5的装配难度,因此在本申请中,通过下文描述的各种组装治具和组装设备对磁路系统5进行分步组装,以降低装配难度。如图2所示,在磁路系统5的组装过程中,先由塑胶件55和顶磁板54叠加组装成第一半成品550,由底磁板52和导磁罩51组装成第二半成品510,再将导磁板53和第一半成品550依次叠加于底磁板52上,并紧固第一半成品550、导磁板53和第二半成品510以形成磁路系统5。具体地,第一半成品550包括呈层叠设置且彼此固定的顶磁板54和塑胶件55,第二半成品510包括导磁罩51和容置于容置腔516内且与底壁512彼此固定的底磁板52。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自动组装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自动组装系统100包括组装治具和自动组装设备,组装治具包括第二组装治具12、第一组装治具14和第三组装治具16,自动组装设备包括第二组装设备2、第一组装设备3和第三组装设备4。其中,第二组装设备2用于通过第二组装治具12将顶磁板54以及塑胶件55层叠固定,以形成第一半成品550;第一组装设备3用于通过第一组装治具14将底磁板52放入容置腔516并与导磁罩51的底壁512层叠固定,以形成第二半成品510;第三组装设备4用于通过第三组装治具16将第一半成品550和导磁板53层叠固定于底磁板52上。参阅图4和图5,第二组装治具12包括第三载台120和磁吸件122,第三载台120设置有自第三载台120的表面向内部依次连通的顶磁板定位槽1210、塑胶件定位槽1211和容置槽1212,塑胶件定位槽1211设置于顶磁板定位槽1210的底部,容置槽1212设置于塑胶件定位槽1211的底部,磁吸件122设置于容置槽1212内。其中,顶磁板定位槽1210用于定位顶磁板54,塑胶件定位槽1211用于定位塑胶件55,磁吸件122用于磁性吸附顶磁板54,并可防止顶磁板54的磁极装反。组装第一半成品550时,塑胶件55和顶磁板54依次设置于塑胶件定位槽1211和顶磁板定位槽1210,将设置于顶磁板定位槽1210的顶磁板54层叠且粘接于塑胶件55,以形成第一半成品55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塑胶件55和顶磁板54可以通过热熔或其他固定方式进行固定。第三载台120由无磁性材质制成,其既不具有磁性又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装设备包括第一组装设备和第一组装治具,所述第一组装治具包括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第一组装设备包括:/n第一载台输送线,用于循环传送所述第一载台;/n导磁罩装配工位,用于向所述第一载台加载导磁罩,所述导磁罩包括一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连接的环形周壁,进行形成一容置腔;/n第二载台加载机构,用于搬运所述第二载台与所述第一载台对位装配,以在所述底壁上定位出与底磁板相装配的装配区域;/n底磁板装配工位,用于向所述装配区域加载所述底磁板;/n第二载台卸载机构,用于在所述底磁板与所述导磁罩固定后,取走与所述第一载台对位装配的所述第二载台;/n其中,所述第一载台输送线循环传送所述第一载台依次经过所述导磁罩装配工位、第二载台加载机构、底磁板装配工位和第二载台卸载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路系统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组装设备包括第一组装设备和第一组装治具,所述第一组装治具包括第一载台和第二载台,所述第一组装设备包括:
第一载台输送线,用于循环传送所述第一载台;
导磁罩装配工位,用于向所述第一载台加载导磁罩,所述导磁罩包括一底壁以及与所述底壁连接的环形周壁,进行形成一容置腔;
第二载台加载机构,用于搬运所述第二载台与所述第一载台对位装配,以在所述底壁上定位出与底磁板相装配的装配区域;
底磁板装配工位,用于向所述装配区域加载所述底磁板;
第二载台卸载机构,用于在所述底磁板与所述导磁罩固定后,取走与所述第一载台对位装配的所述第二载台;
其中,所述第一载台输送线循环传送所述第一载台依次经过所述导磁罩装配工位、第二载台加载机构、底磁板装配工位和第二载台卸载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台设有用于定位所述导磁罩的环形周壁的导磁罩定位槽;
所述第二载台设有导向通道,所述第二载台与所述第一载台对位装配,并插入所述导磁罩的容置腔内,以在所述底壁上定位出与所述底磁板相装配的装配区域,所述底磁板经由所述导向通道放入所述容置腔,进而能够与所述底壁的装配区域装配固定,并与所述环形周壁彼此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装设备还包括第二载台输送线,所述第二载台输送线用于将由所述第二载台卸载机构所卸载的所述第二载台输送至所述第二载台加载机构可拾取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罩装配工位包括导磁罩上料装置,所述导磁罩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输送机构和转盘机构,所述振动盘和所述转盘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两端,所述输送机构将经所述振动盘排序后的所述导磁罩输送至所述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包括转盘,所述转盘设有转载槽,所述转盘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载槽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通道连通以接收所述导磁罩,所述转盘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载槽与所述输送通道形成错位以使得所述导磁罩处于可拾取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磁板装配工位包括磁体上料装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骥陈良郭森卢秀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