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飞华专利>正文

一种复位阀芯及多功能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57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阀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位阀芯及多功能水龙头,其中水龙头复位阀芯包括阀体、阀座、阀杆、动阀片以及定阀片,阀体呈中空管状,阀座设置于阀体其中一端口上并将该端口密封,阀杆设置于阀体内,且其一端通过阀体的另一端口伸出,阀杆另一端设置有动阀片,定阀片设置于阀座上,且与动阀片紧密贴合,还包括复位机构,在阀杆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其自动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复位的水龙头用阀芯,需要接水时,以一定角度转动阀杆,使得阀体的出水端口打开,当手松开阀杆后,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即复位弹簧的扭力作用下,使得阀杆自动回转并复位,从而避免手被烫伤后,手下意识的回缩后,水能够快速关闭,避免二次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阀芯及多功能水龙头
本专利技术属于阀芯
,尤其涉及一种复位阀芯及多功能水龙头。
技术介绍
水龙头阀芯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具有水流通断控制的功能。目前,现有的一些水龙头阀芯按操作方式主要可分为旋转式阀芯和提拉式阀芯,其中,旋转式阀芯是采用动阀片和静阀片,配合阀杆来实现其水路的开启或关闭动作:转动阀杆,则阀杆带动动阀片相对静阀片转动,使动阀片上设置的过水孔与静阀片上设置的过水孔上下重合或相互错开,从而开启或关闭水路。公开号为CN1072329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三位一体直饮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合一水龙头、即热式热饮机、净水器,三合一水龙头通过管道依次与净水器、即热式热饮机连接形成滤水热饮回路,其中:即热式热饮机,其包括加热内胆和相连接的储气室,储气室在文丘里效应下能吸吮加热内胆的水使内胆在水面之上形成安全空间用于保护内胆加热所导致开水溢出;三合一水龙头通过直饮控制阀控制冷水进入、过滤、加热并流出开水,进入龙头本体的冷水经过直饮控制阀返回到冷水出口,冷水出口直接连接到净水器、即热式热饮机后形成过滤开水,即热式热饮机的出水口连接在直饮水管进口并排出。其中,针对直引控制阀而言,为避免孩童在接热水被烫伤时,无法快速关闭阀门的问题,上述专利申请提出了一种可自动复位的阀门,虽然该阀具有复位效果,但其所需的开启的力度要非常大,并且该阀只具有一个水流道,只能连接直引热水,非常不便,对此有必要对该类阀以及水龙头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随意切换并放出常规冷热水以及直引冷热水。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位阀芯及多功能水龙头,该复位阀芯具有双出水流道,在安装在该多功能水龙头上后,不仅能够具有自动复位效果而且还能与直饮冷热水相连,以达到多功能的目的,通过一个水龙头来代替多个水龙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龙头复位阀芯,包括阀体、阀座、阀杆、动阀片以及定阀片,所述阀体呈中空管状,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体其中一端口上并将该端口密封,所述阀杆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其一端通过所述阀体的另一端口伸出,所述阀杆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动阀片,所述定阀片设置于所述阀座上,且与所述动阀片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在所述阀杆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其自动复位;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帽、复位弹簧以及连接轴销,所述安装帽、复位弹簧以及安装座依次套设于所述阀杆的伸出端上,且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阀体上,所述安装帽与阀杆通过所述连接销轴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一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另一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帽上。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座上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定阀片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动阀片上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所述阀体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向一侧转动所述阀杆,所述第三端口、所述阀体内空腔、所述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第一端口形成第一流道;向另一侧转动所述阀杆,所述第四端口、所述阀体内空腔、所述第二缺口以及所述第二端口形成第二流道;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个头部分别抵紧于第一限位部的两侧,所述安装帽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在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同时处于断路时,所述第二限位部抵触于所述复位弹簧的其中一头部上;转动所述阀杆,在所述第二限位部挤压所述复位弹簧的头部时,所述复位弹簧压缩,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卸力后,所述复位弹簧将所述阀杆复位,并将第一流道闭合;转动所述阀杆,在所述第二限位部逐渐脱离复位弹簧时,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卸力后,需手动将阀杆复位,将第二流道闭合。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复位阀芯还包括阀帽以及设置于阀帽上的限位机构,所述阀帽与所述阀杆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弹簧、限位按压头部、限位销轴以及限位座,所述阀帽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座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固定于所述阀体上,所述阀帽上开设有盲孔以及将盲孔与安装槽相连通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弹簧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限位按压头部的端部嵌设于所述盲孔内并延伸至所述限位弹簧上,所述限位销轴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按压头部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孔伸向所述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形成供所述限位销轴嵌入的限位槽;按压所述限位按压头部后,所述限位销轴向下脱离所述限位槽,使阀帽脱离限制;在所述限位按压头部失去外力后,所述限位弹簧推动所述限位按压头部上移,使所述限位销轴嵌入所述限位槽内,并限制阀帽转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混水阀芯以及采用上述的复位阀芯,所述水龙头本体内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第五腔室以及第六腔室,所述水龙头还包括第一水管、第二水管、第三水管、第四水管以及第五水管,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管以及第六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管、第三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相连通,所述第四水管、第五水管分别与所述第四腔室、第五腔室相连通,所述第六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混水阀芯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其中一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同时或单独与第一腔室相连通或关闭;所述复位阀芯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另一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腔室与第四腔室相连通或关闭,或者控制所述第五腔室与第六腔室相连通或关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水管外接常温自来水管,所述第三水管外接热水管,所述第四水管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通,且二者之间连接有净水器、加热器,所述第五水管外接直引管;所述水龙头的内部中部有一连通腔,所述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四腔室以及第五腔室环绕所述连通腔设置,所述第一腔室位于各腔室的上方,所述第六腔室与所述第五腔室同侧,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六腔室通过所述连通腔的上端口和侧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管通过所述连通腔的下端口和上端口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连通腔的上端口上还设置有单向导通部件以及用于切换单向导通部件的状态的控制部件,所述单向导通部件具有第一状态,将连通腔的上端口密封;以及第二状态,将连通腔的上端口打开,并直接与出水外管相连通,并使出水外管与第一腔室断开;在开启所述混水阀芯时,所述单向导通部件切换到第一状态,在开启所述复位阀芯时,所述单向导通部件切换到第二状态。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单向导通部件包括筒体、固定板、导杆、第一复位弹簧以及活塞堵头,所述筒体设置于所述连通腔内,并靠近其上端口,所述筒体具有进水腔以及与进水腔相连通的出水腔,所述进水腔为为直筒状,所述出水腔的内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出水腔的出水端口上,并通过四周设置的连接筋固定于筒体上,所述活塞堵头为锥状,并与所述出水腔的内壁的锥度一致,所述活塞堵头设置于所述出水腔内,所述活塞堵头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导杆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杆上;常态下,所述第一复位弹簧推动所述活塞堵头向所述进水腔的进水端口移动,并将进水腔与出水腔隔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龙头复位阀芯(100),包括阀体(101)、阀座(102)、阀杆(103)、动阀片(104)以及定阀片(105),所述阀体(101)呈中空管状,所述阀座(102)设置于所述阀体(101)其中一端口上并将该端口密封,所述阀杆(103)设置于所述阀体(101)内,且其一端通过所述阀体(101)的另一端口伸出,所述阀杆(103)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动阀片(104),所述定阀片(105)设置于所述阀座(102)上,且与所述动阀片(104)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106),在所述阀杆(103)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其自动复位;所述复位机构(106)包括安装座(107)、安装帽(108)、复位弹簧(109)以及连接轴销,所述安装帽(108)、复位弹簧(109)以及安装座(107)依次套设于所述阀杆(103)的伸出端上,且所述安装座(107)固定于所述阀体(101)上,所述安装帽(108)与阀杆(103)通过所述连接销轴(110)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09)一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7)上,另一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帽(10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复位阀芯(100),包括阀体(101)、阀座(102)、阀杆(103)、动阀片(104)以及定阀片(105),所述阀体(101)呈中空管状,所述阀座(102)设置于所述阀体(101)其中一端口上并将该端口密封,所述阀杆(103)设置于所述阀体(101)内,且其一端通过所述阀体(101)的另一端口伸出,所述阀杆(103)另一端设置有所述动阀片(104),所述定阀片(105)设置于所述阀座(102)上,且与所述动阀片(104)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机构(106),在所述阀杆(103)转动一定角度后使其自动复位;所述复位机构(106)包括安装座(107)、安装帽(108)、复位弹簧(109)以及连接轴销,所述安装帽(108)、复位弹簧(109)以及安装座(107)依次套设于所述阀杆(103)的伸出端上,且所述安装座(107)固定于所述阀体(101)上,所述安装帽(108)与阀杆(103)通过所述连接销轴(110)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09)一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7)上,另一头部设置于所述安装帽(10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复位阀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02)上具有第一端口(111)、第二端口(112),所述定阀片(105)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口(111)、第二端口(112)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动阀片(104)上开设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所述阀体(101)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端口(113)、第四端口(114);向一侧转动所述阀杆(103),所述第三端口(113)、所述阀体(101)内空腔、所述第一缺口以及所述第一端口(111)形成第一流道;向另一侧转动所述阀杆(103),所述第四端口(114)、所述阀体(101)内空腔、所述第二缺口以及所述第二端口(112)形成第二流道;
所述安装座(107)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5),所述复位弹簧(109)的两个头部分别抵紧于第一限位部(115)的两侧,所述安装帽(108)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6);在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同时处于断路时,所述第二限位部(116)抵触于所述复位弹簧(109)的其中一头部上;转动所述阀杆(103),在所述第二限位部(116)挤压所述复位弹簧(109)的头部时,所述复位弹簧(109)压缩,所述第一流道连通,卸力后,所述复位弹簧(109)将所述阀杆(103)复位,并将第一流道闭合;转动所述阀杆(103),在所述第二限位部(116)逐渐脱离复位弹簧(109)时,所述第二流道连通,卸力后,需手动将阀杆(103)复位,将第二流道闭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龙头复位阀芯(100),其特征在于:复位阀芯(100)还包括阀帽(117)以及设置于阀帽(117)上的限位机构,所述阀帽(117)与所述阀杆(103)的伸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弹簧(118)、限位按压头部(119)、限位销轴(120)以及限位座(121),所述阀帽(117)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限位座(121)位于所述安装槽内并固定于所述阀体(101)上,所述阀帽(117)上开设有盲孔(122)以及将盲孔(122)与安装槽相连通的限位孔(123),所述限位弹簧(118)设置于所述盲孔(122)内,所述限位按压头部(119)的端部嵌设于所述盲孔(122)内并延伸至所述限位弹簧(118)上,所述限位销轴(120)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按压头部(119)上,另一端通过所述限位孔(123)伸向所述限位座(121),所述限位座(121)上设置有限位环(124),所述限位环(124)上设置有开口,该开口形成供所述限位销轴(120)嵌入的限位槽;按压所述限位按压头部(119)后,所述限位销轴(120)向下脱离所述限位槽,使阀帽(117)脱离限制;在所述限位按压头部(119)失去外力后,所述限位弹簧(118)推动所述限位按压头部(119)上移,使所述限位销轴(120)嵌入所述限位槽内,并限制阀帽(117)转动。


4.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200)、混水阀芯(300)以及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复位阀芯(100),所述水龙头本体(200)内具有第一腔室(210)、第二腔室(220)、第三腔室(230)、第四腔室(240)、第五腔室(250)以及第六腔室(260),所述水龙头还包括第一水管(211)、第二水管(221)、第三水管(231)、第四水管(241)以及第五水管(251),所述第一腔室(210)与所述水龙头的出水管(270)以及第六腔室(260)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管(211)与所述第一腔室(210)相连通,所述第二水管(221)、第三水管(231)分别与所述第二腔室(220)、第三腔室(230)相连通,所述第四水管(241)、第五水管(251)分别与所述第四腔室(240)、第五腔室(250)相连通,所述第六腔室(260)与所述第一腔室(210)相连通;所述混水阀芯(300)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200)其中一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腔室(220)、第三腔室(230)同时或单独与第一腔室(210)相连通或关闭;所述复位阀芯(100)设置于所述水龙头本体(200)另一端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腔室(220)与第四腔室(240)相连通或关闭,或者控制所述第五腔室(250)与第六腔室(260)相连通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管(221)外接常温自来水管,所述第三水管(231)外接热水管,所述第四水管(241)与所述第一水管(211)相连通,且二者之间连接有净水器、加热器,所述第五水管(251)外接直引管;
所述水龙头的内部中部有一连通腔(280),所述第二腔室(220)、第三腔室(230)、第四腔室(240)以及第五腔室(250)环绕所述连通腔(280)设置,所述第一腔室(210)位于各腔室的上方,所述第六腔室(260)与所述第五腔室(250)同侧,所述第一腔室(210)与所述第六腔室(260)通过所述连通腔(280)的上端口和侧端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管(211)通过所述连通腔(280)的下端口和上端口与所述第一腔室(210)相连通;
所述出水管(270)延伸至所述第一腔室(210)内,所述连通腔(280)的上端口上还设置有单向导通部件(400)以及用于切换单向导通部件(400)的状态的控制部件(500),所述单向导通部件(400)具有第一状态,将连通腔(280)的上端口密封;以及第二状态,将连通腔(280)的上端口打开,并直接与出水外管相连通,并使出水外管与第一腔室(210)断开;在开启所述混水阀芯(300)时,所述单向导通部件(400)切换到第一状态,在开启所述复位阀芯(100)时,所述单向导通部件(400)切换到第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通部件(400)包括筒体(410)、固定板(420)、导杆(430)、第一复位弹簧(440)以及活塞堵头(450),所述筒体(410)设置于所述连通腔(280)内,并靠近其上端口,所述筒体(410)具有进水腔(411)以及与进水腔(411)相连通的出水腔(412),所述进水腔(411)为为直筒状,所述出水腔(412)的内径由内向外逐渐增大,所述固定板(420)设置于所述出水腔(412)的出水端口上,并通过四周设置的连接筋(421)固定于筒体(410)上,所述活塞堵头(450)为锥状,并与所述出水腔(412)的内壁的锥度一致,所述活塞堵头(450)设置于所述出水腔(412)内,所述活塞堵头(450)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导杆(430)一端设置于所述固定板(420)上,另一端滑动设置于所述盲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40)套设于所述导杆(430)上;常态下,所述第一复位弹簧(440)推动所述活塞向所述进水腔(411)的进水端口移动,并将进水腔(411)与出水腔(412)隔断;在进水腔(411)进水后,直饮水推动所述活塞堵头(450)向出水腔(412)的出水端口移动,使得所述活塞堵头(450)外壁与出水腔(412)内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形成了供直饮水向外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飞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