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高OTP型单片机使用效率的技术。属于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
,特别适合嵌入式单片微控制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问世以来,在工业控制、智能仪表、通讯设备、家用电器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作为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核心器件的单片机在我国大规模应用,也已有十几年的历史。OTP型单片机是指片内具有一次性编程ROM的单片机。用户在编制好应用程序后,通过编程器将程序烧写到该ROM,而后再将该单片机插入用户系统。系统复位后,由程序首地址00H启动用户程序,按用户预先设计好的程序完成各种控制功能。用户开发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初期,在编制完应用程序后,一般先利用仿真器模拟用户环境调试用户程序,待程序调试完全通过后,用编程器将目标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再把单片机插入系统中运行。但由于仿真环境与系统实际运行环境总有一定区别,仿真通过的程序,往往还有一些问题或存在某些不够令人满意的地方,需要进行再次甚至多次修改试用,才能使系统逐渐完善。在此种情况下,由于OTP型单片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OTP(一次编程)型单片机使用效率、降低单片机系统开发成本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将系统闲置的I/O口线设置成不同状态(1或0),当系统复位后,通过读取这些口线的状态,将系统引导到不同的程序存贮区,执行不同的用户程序;假设用户程序足够小,而系统又有n条输入口线可供利用,则一片OTP型单片机可以当作2↑[n]片单片机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