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国聪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49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涉及风机轮毂技术领域,包括轮毂本体、支撑球、支撑杆、半球壳、第一齿轮、第一齿条、第二齿条、伺服电缸和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风机轮毂内部仅设置一个执行机构,伺服电缸作为执行机构,只需要调节伺服电缸进行伸缩,即可实现对全部的叶轮进行自动变桨调节,结构简单,重量小,可有效保证小型风机的转速,从而保证风机的发电量,且只能通过内部的伺服电缸调节变桨,避免可有效叶轮外部受力对变桨工作产生不良影响,可避免支撑杆滑动,稳定性更佳,可有效避免内部设备损坏导致异常变桨操作,同时加强支撑杆和第二齿条的固定效果,进一步加强防异常变桨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机轮毂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
技术介绍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迅速发展,风电机组正从恒速恒频向变速恒频、从定桨距向变桨距方向发展。变桨距风电机组以其能最大限度地捕获风能、输出功率平稳、机组受力小等优点,已成为当前风电机组的主流机型。风机轮毂是风力发电设备中一个关键部件,其性能是决定了风机使用寿命的一个主要因素。变桨系统作为大型风电机组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对机组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变桨控制技术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节桨叶的节距角,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进而控制风轮捕获的气动转矩和气动功率。变桨机构控制叶片相对于旋转平面的位置角度。变桨距控制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电机执行机构,另一种是液压执行机构。现有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并不具备变桨机构,在高速时必须依靠失速来调节转速,且如果直接将现有带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大型风机风电轮毂按比例缩小应用到小型风机中,每个叶轮都需要一个执行机构进行驱动,结构复杂,重量较大,严重影响小型风机叶轮的转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外壁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叶轮(2),所述叶轮(2)一端延伸至所述轮毂本体(1)内部,所述轮毂本体(1)内部设有支撑球(3),所述支撑球(3)内部中心水平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杆(4),所述叶轮(2)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球(3)内部,且所述叶轮(2)一端与所述支撑杆(4)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包括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外壁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叶轮(2),所述叶轮(2)一端延伸至所述轮毂本体(1)内部,所述轮毂本体(1)内部设有支撑球(3),所述支撑球(3)内部中心水平设有活动连接的支撑杆(4),所述叶轮(2)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撑球(3)内部,且所述叶轮(2)一端与所述支撑杆(4)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2)外壁于所述支撑球(3)外侧匹配套设有活动连接的半球壳(5),所述半球壳(5)远离所述支撑球(3)一侧设有限位套(6),所述限位套(6)延伸至所述轮毂本体(1)外侧,所述轮毂本体(1)外壁于所述限位套(6)外侧设有支撑套(7),所述半球壳(5)横截面的圆心角大于九十度,且所述半球壳(5)横截面的圆心角小于一百二十度,所述支撑球(3)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杆(4)相匹配的支撑腔(8),所述叶轮(2)外壁一端于所述支撑球(3)内部设有连接头(9),所述支撑球(3)内壁于所述连接头(9)外侧设有安装腔(10),所述连接头(9)与所述支撑球(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头(9)外壁于所述安装腔(10)内部套设有第一齿轮(11),所述安装腔(10)与所述支撑腔(8)贯通,所述安装腔(10)内部一侧活动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2),所述支撑杆(4)外壁于所述安装腔(10)内部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1)相啮合的第二齿条(13),所述支撑球(3)内部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腔(10)之间设有导引腔(14),所述导引腔(14)与所述支撑腔(8)贯通,且所述导引腔(14)与所述安装腔(10)对称设置,所述导引腔(14)内壁远离所述支撑腔(8)一侧设有第三齿条(15),所述支撑杆(4)外壁于所述导引腔(14)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齿条(1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6),所述支撑腔(8)内部于所述支撑杆(4)一侧设有伺服电缸(17),所述支撑杆(4)外壁靠近所述伺服电缸(17)一侧设有支撑架(18),所述伺服电缸(17)输出轴与所述支撑架(18)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变桨结构的小型风机风电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9)外壁于所述第一齿轮(11)和所述叶轮(2)之间设有支撑环(19),所述支撑球(3)内部设有与所述支撑环(19)相匹配的环形腔(20),所述支撑环(19)与所述第一齿轮(11)相互平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国聪
申请(专利权)人:罗国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