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64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解决内燃机尾气中含有大量有害气体及碳烟颗粒污染物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当内燃机启动时,将氧气和惰性气体按照第一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入内燃机的进气管,以供内燃机运行;当内燃机启动成功后,关闭惰性气体,并获取内燃机的部分尾气,将氧气和尾气按照第二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入进气管,以供内燃机运行。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内燃机启动阶段,采用惰性与氧气混合的方式作为内燃机的进气,可以让内燃机容易启动,减少启动过程中的碳氢化合物HC的产生,在内燃机启动后连续运行时,进行废气再循环,可以进一步减少有害气体及碳烟颗粒污染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采用柴油、汽油等石化油料作为燃料的内燃机,需要在气缸中吸入空气,燃烧做功后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NOx、碳氢化合物HC、碳烟颗粒、二氧化碳CO2,以及水等物质。同时,空气的组成成分中,氧气O2占比21%,氮气N2占比高达78%,无论是自然吸气式内燃机,还是涡轮增压内燃机,无论是平原地区,还是高原地区,内燃机吸入的空气中,氧气O2与氮气N2的比例是几乎不变的。由此可知,对于燃烧有帮助的氧气O2含量比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且燃烧过程中,因为大量N2的存在,会导致以柴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将排放出大量的氮氧化合物NOx,而内燃机在重载或急加速过程中,因为大量燃料喷入气缸内燃烧做功,空燃比降低,将导致燃烧过程中氧气O2不足,从而产生较多的碳烟颗粒,严重影响环境。无论是车用内燃机市场、非道路内燃机市场、还是船舶及发电用内燃机市场,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已经对内燃机本体、进气处理及排气后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内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当内燃机启动时,将氧气和惰性气体按照第一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入内燃机(1)的进气管(2),以供所述内燃机运行;/n当所述内燃机启动成功后,关闭所述惰性气体,并获取所述内燃机的部分尾气,将所述氧气和尾气按照第二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入所述进气管(2),以供所述内燃机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内燃机启动时,将氧气和惰性气体按照第一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入内燃机(1)的进气管(2),以供所述内燃机运行;
当所述内燃机启动成功后,关闭所述惰性气体,并获取所述内燃机的部分尾气,将所述氧气和尾气按照第二设定比例混合均匀后输入所述进气管(2),以供所述内燃机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的尾气为经过后处理的尾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具体为尾气依次经过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碳烟颗粒捕捉器(DPF)、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SCR)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定比例为惰性气体:氧气=3.7: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定比例为尾气:氧气=1:1~7:1。


6.一种内燃机进排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氧气发生器(3)、氧气储存罐(4)、惰性气体储存罐(5)、混合器(6)、连接内燃机(1)中进气管(2)的进气导管(7)、连接所述内燃机(1)中排气管(8)的排气导管(9),所述混合器(6)设于所述进气导管(7)靠近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所述进气导管(7)远离所述进气管(2)的一端设有第一控制阀(10),所述惰性气体储存罐(5)通过第二控制阀(11)连接所述进气导管(7),所述氧气储存罐(4)通过第三控制阀(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黄永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