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火电厂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的大力实施,火电厂逐渐加强了对电厂余热的利用,达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目的,同时,随着绿色企业等理念的提出,火电厂环保领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很多电厂加强了对跑冒滴漏的治理,定排扩容器的排空管道里面有低品位蒸汽冒出,会出现冒白烟的现象,目前火电厂将该部分低品位蒸汽直接排放,这样浪费了部分热能,并且会产生视觉污染,影响企业形象,因此,加强对该部分热能的利用,不但能节约能源,还能改善排污的环境影响。目前大多数热电厂的锅炉系统采用了连排扩容器,闪蒸蒸汽到除氧器,可以回收部分热能和工质。但连排扩容器无法将排污水冷却到100℃以下(通常为105~110℃),对采用高压除氧器的系统而言,连排扩容器出水焓仍高达600-700kJ/㎏(温度为140-180℃)。锅炉排污率为1%,锅炉连排排污水经过连排扩容器扩容后,产生的二次乏汽进入除氧器,疏水进入定排扩容器进行二次闪蒸扩容。锅炉定排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场锅炉(1)、汽轮机高压缸(2)、汽轮机中压缸(3)、汽轮机低压缸(4)、连排扩容器(5)、定排扩容器(6)、热压机A(11)、热压机B(9)、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第三换热器(14)和凝汽器(16);/n所述汽轮机高压缸(2)的排汽口通过电场锅炉(1)连接至汽轮机中压缸(3)的进汽口,所述汽轮机中压缸(3)的排汽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压缸(4)的进汽口,汽轮机低压缸(4)的出汽口连接至凝汽器(16),所述凝汽器(16)的出口通过热井依次连接第三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13)和第一换热器(1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场锅炉(1)、汽轮机高压缸(2)、汽轮机中压缸(3)、汽轮机低压缸(4)、连排扩容器(5)、定排扩容器(6)、热压机A(11)、热压机B(9)、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第三换热器(14)和凝汽器(16);
所述汽轮机高压缸(2)的排汽口通过电场锅炉(1)连接至汽轮机中压缸(3)的进汽口,所述汽轮机中压缸(3)的排汽口连接至汽轮机低压缸(4)的进汽口,汽轮机低压缸(4)的出汽口连接至凝汽器(16),所述凝汽器(16)的出口通过热井依次连接第三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13)和第一换热器(12)的管侧,且第一换热器(12)的管侧出口通过电场锅炉(1)连接至汽轮机高压缸(2)的进汽口;
所述电场锅炉(1)的排污口连接至连排扩容器(5),连排扩容器(5)的饱和水出口连接至定排扩容器(6),连排扩容器(5)蒸汽出口连接至热压机A(11)的吸入蒸汽口,所述定排扩容器(6)的饱和水出口连接至第三换热器(14)的壳侧,定排扩容器(6)的蒸汽出口连接至热压机B(9)的吸入蒸汽口,所述热压机A(11)和热压机B(9)的动力蒸汽口均连接至汽轮机中压缸(3)的排汽口,所述热压机A(11)的出口与汽轮机低压缸(4)的抽汽口汇合并连接至第一换热器(12)的壳侧,所述热压机B(9)的出口分别连接至第二换热器(13)的壳侧,所述第一换热器(12)、第二换热器(13)和第三换热器(14)的壳侧出口连接至凝汽器(16)的热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场锅炉(1)的排污口与连排扩容器(5)的饱和水出口汇合后连接至定排扩容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热压机回收火电厂定连排余热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排扩容器(5)蒸汽出口同时连接至除氧器(7)。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郑建涛,彭文博,杨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