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384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联系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部通过联系梁相连,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多轮搬运小坦克;该多轮搬运小坦克颠倒设置,其顶板向下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接,底轮与构件接触;第一立柱高于第二立柱,第二立柱外侧固接悬梁,悬梁之上固接竖直设置的侧梁,侧梁内侧设置有少轮搬运小坦克,该少轮搬运小坦克顶板与侧梁相贴且与侧梁固接,其底轮面向构件且与构件侧面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滑移施工中摩擦系数大大减小,减小滑移过程中的水平推力,适用范围广,可以周转重复利用,减少施工技术措施材料的消耗,较少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型构件安装就位施工技术,具体是一种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装置。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建筑领域,大跨度钢结构或者桥梁施工过程中,滑移施工的方法以其安全便捷的优势得到日益推广。同时,由于施工环境复杂或者施工场地受限等因素,不乏在已完工程楼板或屋面上滑移运输大型构件施工方法。目前,建筑施工中滑移施工和滑移轨道运输方法的滑移轨道的做法一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采用铺设整长钢轨轨道的滑移施工方法,使用上述方式铺设滑移轨道的方法,必须在钢轨轨道下设置相等长度的钢梁或者混凝土梁,而且钢梁或者混凝土梁的下挠位移要求严格,因此施工措施费用高,增加施工成本。另一方面轨道摩擦系数偏大,需要的水平推力较大。第二种滑移轨道的做法为点布刚轨道的滑移施工方法,此方法减少设置钢梁或者混凝土梁的费用,但是点布钢轨无法提供较大的垂直于滑道的侧向水平推力。另外一方面轨道摩擦系数偏大,需要的水平推力较大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型构件滑移就位时摩擦系数大,对构件表面造成损坏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滑移摩擦系数小,通过较小的侧推力即可推动构件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联系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部通过联系梁相连,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多轮搬运小坦克;该多轮搬运小坦克颠倒设置,其顶板向下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接,底轮与构件接触;第一立柱高于第二立柱,第二立柱外侧固接悬梁,悬梁之上固接竖直设置的侧梁,侧梁内侧设置有少轮搬运小坦克,该少轮搬运小坦克顶板与侧梁相贴且与侧梁固接,其底轮面向构件且与构件侧面接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滑移施工中摩擦系数大大减小,减小滑移过程中的水平推力。2)本专利技术设置位置适用范围广,可以在滑移施工面在地面、在已完工程的楼面或屋面,解决吊车无法进入的工作场地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在构件滑移路线上等距离多点布置,节约铺设整长滑移轨道的材料和时间,并且可以周转重复利用,减少施工技术措施材料的消耗,较少施工成本。4)两个本专利技术对称使用可以实现提供较大的垂直于滑道的侧向水平推力。5)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易,安装和拆卸方便。作为优选,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第一立柱、第二立柱采用大直径圆管或方钢管,圆管或方钢管截面高度小于多轮搬运小坦克的长边宽度。侧梁采用工字钢或焊接H型钢,工字钢或焊接H型钢截面高度小于少轮搬运小坦克的长边宽度。侧梁上的少轮搬运小坦克设置高度位于构件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部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俯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梁局部设置结构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立柱面部设置多轮搬运小坦克结构俯视角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侧梁上固接少轮搬运小坦克结构俯角示意图。图中: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联系梁3、侧梁4、悬梁5、少轮搬运小坦克6、多轮搬运小坦克7。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滑移支座用于大型构件滑移施工,它可以置于地面,也可以设置在已完工程的楼面,甚至于安装在已经铺好屋面板的屋面上。当吊车无法驶入,到达安装位置时,可以先将构件置于另一侧,采用本专利技术滑移施工的滚动滑移支座滑移至安装位置。本滑移支座在使用时,投入两个本专利技术所述支座结构,两个滚动滑移支座对称设置,可以滑移需要提供较大的垂直于滑道的侧向水平推力大跨度网架或者桁架结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4所示,一种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包括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联系梁3,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顶部通过联系梁3相连,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的顶部设置有多轮搬运小坦克7;该多轮搬运小坦克7颠倒设置,其顶板向下与第一立柱1或第二立柱2固接,底轮与构件接触;第一立柱1高于第二立柱2,第二立柱2外侧固接悬梁5,悬梁5之上固接竖直设置的侧梁4,侧梁4内侧设置有少轮搬运小坦克6,该少轮搬运小坦克6顶板与侧梁4相贴且与侧梁4固接,其底轮且与构件侧面接触。上述结构中,联系梁3的长度(即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间距)根据构件截面宽度设置,该间距的设置应满足两立柱顶部的多轮搬运小坦克7都与构件接触。两立柱的高度差构造出倾斜联系梁3,形成具有坡度的放置大型构件的支撑基础,该坡度按照滑移结构或者构件的重量确定相适应的倾斜度,使构件重心向侧梁4偏移,形成滑移构件底部由多轮搬运小坦克7承托,构件侧面由少轮搬运小坦克6稳定支撑的结构,防止被滑移对象在前进时出现左右偏移,造成就位方向、就位位置点不易控制的问题。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的高度根据构件安装高度的需求设置,满足被滑移构件能够水平滑移至安装位。如图4a所示,上述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采用大直径圆管或方钢管,圆管或方钢管截面高度L1小于多轮搬运小坦克的长边L2宽度。直径较大圆管或方钢管,能够承受被滑移构件的竖向重力。使立柱宽度小于小坦克宽度,便于小坦克与立柱的焊接。如图4b所示,上述侧梁采用工字钢或焊接H型钢,工字钢或焊接H型钢截面高度L3小于少轮搬运小坦克的长边L4宽度。此结构便于少轮搬运小坦克与侧梁的焊接。侧梁上的少轮搬运小坦克设置高度位于构件高度的二分之一以上部分。侧梁上少轮搬运小坦克也可以在侧梁上、中、下分别设置。悬梁5与第二立柱2夹角处上侧、下侧设置加劲板8,加劲板8均与悬杆5和第二立柱2焊缝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滑移施工中滑移轨道相比,有益效果是:①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滑移施工中摩擦系数大大减小,减小滑移过程中的水平推力。②本专利技术设置位置适用范围广,可以在滑移施工面在地面、在已完工程的楼面或屋面,解决吊车无法进入的工作场地的问题。③本专利技术在构件滑移路线上等距离多点布置,节约铺设整长滑移轨道的材料和时间,并且可以周转重复利用,减少施工技术措施材料的消耗,较少施工成本。④两个本专利技术对称使用可以实现提供较大的垂直于滑道的侧向水平推力。⑤本专利技术结构简易,安装和拆卸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联系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部通过联系梁相连,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多轮搬运小坦克;多轮搬运小坦克颠倒设置,其顶板向下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接,底轮与构件底面接触;第一立柱高于第二立柱;第二立柱外侧固接悬梁,悬梁之上固接竖直设置的侧梁,侧梁内侧设置有少轮搬运小坦克,该少轮搬运小坦克顶板与侧梁相贴且与侧梁固接,其底轮与构件侧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构件滚动滑移支座,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联系梁,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部通过联系梁相连,其特征在于: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设置有多轮搬运小坦克;多轮搬运小坦克颠倒设置,其顶板向下与第一立柱或第二立柱固接,底轮与构件底面接触;第一立柱高于第二立柱;第二立柱外侧固接悬梁,悬梁之上固接竖直设置的侧梁,侧梁内侧设置有少轮搬运小坦克,该少轮搬运小坦克顶板与侧梁相贴且与侧梁固接,其底轮与构件侧面接触。


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珊珊孙海李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