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38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为矩形块结构,在该模具本体底部开设有配合锻打工件表面形状的锻打槽,锻打槽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为具有若干个逐次递增的台阶层,在模具本体背离锻打槽一侧设有用于模具本体锻打过程中的缓冲机构。在锻打的过程中,通过模具本体内台阶层不同的内表面高度,一次性对锻打工件进行两层次锻打,使得锻打工件在一个循环锻打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锻打变形量,减少锻打周期,提高锻打效率。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减轻模具本体受到锻打设备往复式的锻打冲击力,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也能对模具本体与锻打工件的接触进行有效的缓冲,解决锻打工件容易弯曲或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锻打模具
本技术涉及锻造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锻打模具。
技术介绍
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由于锻打的工件一般为硬度较高的金属,其锻打操作是沿工件长度方向对其表面进行多次循环锻打操作,来使其达到所需的直径或厚度。而在每次的锻打过程中,工件表面只能发生较小行程量的形变,因此在完成全部的锻打操作需要进行多次循环锻打,操作效率较为低下,费时费力。另外由于锻打模具与锻打设备为硬性连接,而锻打为往复运动,在一次的锻打成型过程中,会进行若干次的往复运动,并且锻打模具同样会受到工件表面若干次的反作用冲击,极易造成锻打模具的损坏,同时也会造成对工件表面的锻打作用力较大,而使工件弯曲或断裂的问题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多层锻打模具,通过模具本体内台阶层不同的内表面高度,一次性对锻打工件进行两层次锻打,使得锻打工件在一个循环锻打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锻打变形量,减少锻打周期,提高锻打效率。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减轻模具本体受到锻打设备往复式的锻打冲击力,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周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为矩形块结构,在该模具本体底部开设有配合锻打工件表面形状的锻打槽,所述锻打槽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为具有若干个逐次递增的台阶层,在所述模具本体背离锻打槽一侧设有用于模具本体锻打过程中的缓冲机构。优选的,所述台阶层为两层,包括沿锻打工件锻打方向的第一台阶层和第二台阶层,所述第一台阶层长于第二台阶层。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表面上的倒梯形块,所述倒梯形块中均布有若干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高出倒梯形块表面。优选的,在所述倒梯形块两端开设有锥型穿孔,并在该锥型穿孔中配合穿设有锥型插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锻打的过程中,通过模具本体内台阶层不同的内表面高度,一次性对锻打工件进行两层次锻打,使得锻打工件在一个循环锻打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锻打变形量,减少锻打周期,提高锻打效率。(2)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减轻模具本体受到锻打设备往复式的锻打冲击力,对模具本体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该缓冲机构也能对模具本体与锻打工件的接触进行有效的缓冲,解决了两者通过硬性接触作用力较大,而使锻打工件容易断裂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本体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图1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锻打设备与模具本体配合安装部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与图3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锻打过程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5所示的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为矩形块结构,在该模具本体1底部开设有配合锻打工件4表面形状的锻打槽11(其形状根据锻打工件4的表面形状优选为弧形结构或平面结构)。由于目前的锻打方式是沿锻打工件4表面长度方向进行逐次锻打,而每次沿锻打工件4表面竖向锻打的行程量较小,需要进行多层次的锻打才能达到所需的直径或厚度,锻打周期较长,效率较为低下,因此,在所述锻打槽1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为具有若干个逐次递增的台阶层,其目的是通过台阶层不同的内表面高度,一次性对锻打工件4进行多层次锻打,使得锻打工件4在一个循环锻打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锻打变形量,减少锻打周期,提高锻打效率。在所述模具本体1背离锻打槽11一侧设有用于模具本体1锻打过程中的缓冲机构。由于模具本体1与锻打设备5之间存在装配间隙,在多次的锻打冲击后,容易造成模具本体1的损坏,因此该缓冲机构能够有效减轻模具本体1受到锻打设备5往复式的锻打冲击力,对模具本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该缓冲机构也能对模具本体1与锻打工件4的接触进行有效的缓冲,解决了两者通过硬性接触作用力较大,而使锻打工件4容易断裂的问题。由于锻打工件4在锻打的过程中,锻打型变量越大,锻打工件4的强度越高,越不容易发生形变,因此,根据实际锻打的质量来考虑,再一次锻打的循环中,进行两次锻打形变,能保证锻打的质量,因此,优选的,所述台阶层为两层,具体包括沿锻打工件4锻打方向(如图5箭头所示)的第一台阶层a和第二台阶层b,如图5所示,第二台阶层b高于第一台阶层a表面高度,因此,第二台阶层b距离工件的距离大于第一台阶层a距离工件的距离,在锻打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二台阶层b对锻打工件4表面进行第一次的锻打操作,完成后,锻打模具整体抬升,锻打工件4朝向锻打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使得被第二台阶层b锻打过的表面100与第一台阶层a对应,锻打模具整体向下,再次进行锻打,第二台阶层b对新的锻打表面进行第一次锻打,而第一台阶层a对表面100进行二次锻打,这样就完成了模具在一个锻打循环过程中进行的两层锻打操作。所述第一台阶层a长于第二台阶层b,其目的是由于经历过两次锻打,两个锻打表面之间存在“接茬”(如图5中A处所示),第一台阶层a的尾端能延长到该“接茬”的部分,对该部分具有锻打抚平的作用,提高锻打工件4表面的平面度。具体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具本体1表面上的倒梯形块12,优选的,锻打设备5安装位置设置为配合倒梯形块12的形状(如图5所示),所述倒梯形块12中均布有若干弹性部件2,所述弹性部件2高出倒梯形块表面,其目的是在锻打的过程时,模具本体1受到锻打工件4表面反向的作用力,使得模具本体1朝向锻打设备5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弹性部件2顶部首先接触到锻打设备5,对模具本体1的反向冲击进行有效的缓冲作用,解决了两者通过硬性接触作用力较大,而使锻打工件4容易断裂的问题。为了防止模具本体1受到震动后与锻打设备5脱离的问题,在所述倒梯形块12两端开设有锥型穿孔(图中未示出),并在该锥型穿孔中配合穿设有锥型插杆3,通过两者的配合,可以快速对模具本体1进行拆卸。本技术的原理是:在锻打的过程中,通过模具本体1内台阶层不同的内表面高度,一次性对锻打工件4进行多层次锻打,使得锻打工件4在一个循环锻打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锻打变形量,减少锻打周期,提高锻打效率。在所述模具本体1背离锻打槽11一侧设有用于模具本体1锻打过程中的缓冲机构,其能够有效减轻模具本体1受到锻打设备5往复式的锻打冲击力,对模具本体1进行有效的保护作用,延长其使用周期,同时该缓冲机构也能对模具本体1与锻打工件4的接触进行有效的缓冲,解决了两者通过硬性接触作用力较大,而使锻打工件4容易断裂的问题。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为矩形块结构,在该模具本体(1)底部开设有配合锻打工件(4)表面形状的锻打槽(11),所述锻打槽(1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为具有若干个逐次递增的台阶层,在所述模具本体(1)背离锻打槽(11)一侧设有用于模具本体(1)锻打过程中的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为矩形块结构,在该模具本体(1)底部开设有配合锻打工件(4)表面形状的锻打槽(11),所述锻打槽(1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为具有若干个逐次递增的台阶层,在所述模具本体(1)背离锻打槽(11)一侧设有用于模具本体(1)锻打过程中的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锻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层为两层,包括沿锻打工件(4)锻打方向的第一台阶层(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奔康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康达鑫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