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抽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25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抽吸装置,包括内外套设的液相抽提管(9)和气相抽提管(4),气相抽提管(4)外套设有井口密封头(7),井口密封头(7)与气相抽提管(4)动密封连接,液相抽提管(9)与气相抽提管(4)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4)与液相抽提管(9)之间形成内环形空腔,沿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方向,气相抽提管(4)能够相对于井口密封头(7)移动。该双相抽吸装置可实现同时抽吸气相和液相,且可以显著提高真空度,单井可达到‑0.06Mpa以上,真空度提高30%以上,从而提高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抽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
,具体的是一种双相抽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过程中,多采用卡箍或缠绕胶带方式将抽吸软管和井盖密封,以达到真空抽吸的目的,但实际真空效果差,抽吸软管的液位调整不方便,需经常更换,不能长期使用,且抽油和抽土壤气操作不能同时进行,影响抽吸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抽吸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相抽吸装置,该双相抽吸装置可实现同时抽吸气相和液相,且可以显著提高真空度,单井可达到-0.06Mpa以上,真空度提高30%以上,从而提高修复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相抽吸装置,包括内外套设的液相抽提管和气相抽提管,气相抽提管外套设有井口密封头,井口密封头与气相抽提管动密封连接,液相抽提管与气相抽提管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与液相抽提管之间形成内环形空腔,沿气相抽提管的轴线方向,气相抽提管能够相对于井口密封头移动。液相抽提管的轴线与气相抽提管的轴线重合,液相抽提管的上端高于气相抽提管的上端,液相抽提管的下端低于气相抽提管的下端。气相抽提管的上端与液相抽提管密封连接,气相抽提管的下端与液相抽提管密封连接,气相抽提管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筛孔。气相抽提管的上端与液相抽提管焊接,气相抽提管的下端与液相抽提管焊接。筛孔呈直立的长条形结构,多个筛孔沿气相抽提管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液相抽提管的上端外设有上接头段,液相抽提管的下端外设有下接头段,液相抽提管的上部设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位于气相抽提管的上方。井口密封头的上方设有气相排出短管,气相排出短管呈水平状态,气相排出短管的右端与气相抽提管连接。气相排出短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气相排出短管的左端外设有左接头段。井口密封头与气相抽提管之间是有密封圈,井口密封头的内表面含有上下设置的内小径段和内大径段,密封圈位于内小径段内,内大径段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气相抽提管的外表面含有尺寸测量刻度,所述尺寸测量刻度沿气相抽提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显著提高了真空度,方便实现抽吸管吸入口(液相抽提管的下端)在井内位置的调整,且可对气相和液相同时真空抽吸。从而提高了修复效率,缩短了修复时间,节省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所述双相抽吸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中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气相抽提管的主视图。图4是气相抽提管的下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井口密封头的剖视图。1、气相排出短管;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气相抽提管;5、筛孔;6、密封圈;7、井口密封头;8、井管;9、液相抽提管;11、左接头段;71、内小径段;72、内大径段;73、外小径段;74、外大径段;91、上接头段;92、下接头段。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双相抽吸装置,包括内外套设的液相抽提管9和气相抽提管4,气相抽提管4外套设有井口密封头7,井口密封头7与气相抽提管4动密封连接,液相抽提管9与气相抽提管4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4与液相抽提管9之间形成内环形空腔,沿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方向,气相抽提管4能够相对于井口密封头7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相抽提管9和气相抽提管4均为直立状态,液相抽提管9的轴线与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重合,液相抽提管9的上端高于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液相抽提管9的下端低于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即液相抽提管9的上端位于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外,液相抽提管9的下端位于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外。在本实施例中,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与液相抽提管9密封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与液相抽提管9密封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4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筛孔5,所述内环形空腔通过筛孔5与气相抽提管4的外部连通,即气相抽提管4的外部的流体可以通过筛孔5进入到所述内环形空腔内。在本实施例中,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与液相抽提管9焊接,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与液相抽提管9焊接,气相抽提管4和液相抽提管9均可以采用碳钢或不锈钢。筛孔5呈直立的长条形结构,多个筛孔5沿气相抽提管4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筛孔5起到过滤的作用,筛孔5的数量和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如图3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液相抽提管9的上端外设有上接头段91,即液相抽提管9的外表面上端设有上接头段91,液相抽提管9的下端外设有下接头段92,即液相抽提管9的外表面下端外设有下接头段92,上接头段91和下接头段92均为宝塔形结构。液相抽提管9的上部设有第一阀门2,第一阀门2位于气相抽提管4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井口密封头7的上方设有气相排出短管1,气相排出短管1呈水平状态,气相排出短管1的右端与气相抽提管4连接,所述内环形空腔内的气体能够进入气相排出短管1内,并通过气相排出短管1排出。气相排出短管1上设有第二阀门3,气相排出短管1的左端外设有左接头段11,即气相排出短管1的外表面左端设有左接头段11,左接头段11、上接头段91和下接头段92的构造相同,均为宝塔形结构,方便与其它的抽油软管连接。气相排出短管1与气相抽提管4可以直接连接,或者,可以在气相抽提管4上设置三通,所述三通含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气相抽提管4分为上下两段,两段气相抽提管4分别与所述三通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连接,气相排出短管1的右端与所述三通的第三接口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井口密封头7与气相抽提管4之间是两道有密封圈6,井口密封头7的内表面含有上下设置的内小径段71和内大径段72,密封圈6位于内小径段71内,内小径段71的内表面设有两道密封圈安装槽,内大径段72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井口密封头7的外表面含有上下设置的外小径段73和外大径段74,外大径段7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外螺纹,如图6所示。井口密封头7为圆筒形结构,液相抽提管9的轴线、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和井口密封头的轴线重合。井口密封头7与气相抽提管4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井口密封头7的材质可以选择碳钢或不锈钢。液相抽提管9的尺寸、气相抽提管4的尺寸和井口密封头7的尺寸和气相排出短管1的尺寸均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在本实施例中,气相抽提管4的外表面含有尺寸测量刻度,所述尺寸测量刻度沿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尺寸测量刻度表示的是液相抽提管9的下端面到井口密封头7的上端面的距离,通过阅读所述尺寸测量刻度,以便于定位液相抽吸入口(即液相抽提管9的下端)在井管内的位置。下面介绍本技术所述双相抽吸装置的工作过程。需要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原位修复的地区设有多口修复井,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相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抽吸装置包括内外套设的液相抽提管(9)和气相抽提管(4),气相抽提管(4)外套设有井口密封头(7),井口密封头(7)与气相抽提管(4)动密封连接,液相抽提管(9)与气相抽提管(4)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4)与液相抽提管(9)之间形成内环形空腔,沿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方向,气相抽提管(4)能够相对于井口密封头(7)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抽吸装置包括内外套设的液相抽提管(9)和气相抽提管(4),气相抽提管(4)外套设有井口密封头(7),井口密封头(7)与气相抽提管(4)动密封连接,液相抽提管(9)与气相抽提管(4)固定连接,气相抽提管(4)与液相抽提管(9)之间形成内环形空腔,沿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方向,气相抽提管(4)能够相对于井口密封头(7)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液相抽提管(9)的轴线与气相抽提管(4)的轴线重合,液相抽提管(9)的上端高于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液相抽提管(9)的下端低于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与液相抽提管(9)密封连接,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与液相抽提管(9)密封连接,气相抽提管(4)的下部侧壁上设有筛孔(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相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气相抽提管(4)的上端与液相抽提管(9)焊接,气相抽提管(4)的下端与液相抽提管(9)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相抽吸装置,其特征在于,筛孔(5)呈直立的长条形结构,多个筛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晓杨忠平王占生李承源李颖吴倩李秀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中油爱索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