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620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箱体,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表壁套设有线筒,固定杆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结构,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线圈,箱体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孔,箱体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的一端设置有轴承;该混纱加捻装置通过设置放置板、固定杆、线筒、限位环、固定销、陶瓷片和橡胶圈,提高了加捻效率和效果,防止纱线股的磨损和线筒的脱落,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纱加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捻
,具体为一种混纱加捻装置。
技术介绍
加捻工艺是将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纱线相互缠绕捻成一股线。通过加捻处理能够获得具有一定弹性、伸张力、手感佳的成型纱线,当采用多色纱线加捻时,还能获得渐变混纱效果的成型纱线。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1、现有的加捻装置,在加捻时,由于线筒时套在固定杆上,没有进行限位,容易导致线筒在旋转过程中脱落,从而影响加捻效果;2、现有的加捻装置,存在加捻过程中,容易导致加捻的纱线出现磨损,降低了纺织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混纱加捻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加捻时,由于线筒时套在固定杆上,没有进行限位,容易导致线筒在旋转过程中脱落,从而影响加捻效果;存在加捻过程中,容易导致加捻的纱线出现磨损,降低了纺织的质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箱体,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壁套设有线筒,所述固定杆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放置板的顶部设置有线圈,所述箱体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孔,所述箱体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端设置有轴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一端连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副齿轮,所述主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左挤压辊,所述副齿轮的一端连接有右挤压辊,所述主齿轮与副齿轮呈啮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环和固定销,所述固定杆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贯穿限位环与固定杆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挤压辊和右挤压辊的外表壁均黏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为橡胶弹性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孔的两侧壁设置有陶瓷片,所述陶瓷片呈环形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和线圈的数量均为四组,且所述固定杆和线圈一一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底座的顶部与放置板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混纱加捻装置,通过设置放置板、第一转轴、固定杆、线筒、限位环、固定销和线圈,先将线筒套在固定杆上,然后将限位环套设在线筒的上方,利用固定销将限位环固定住,从而有效的防止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从而带动放置板转动时,线筒容易从固定杆上滑脱,从而影响了加捻效果,降低了加工效率,然后将几股纱线加捻成纱线股,利用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的配合使用,将加捻后的纱线股卷绕在收卷辊上,从而加快了效率,提高了产品的质量;2、该一种混纱加捻装置,通过设置陶瓷片和橡胶圈,当加捻的纱线股从导线孔导线时,环形的陶瓷片分布于导线孔的侧壁,光滑的陶瓷片能够降低纱线股的摩擦,且左挤压辊和右挤压辊的外表壁粘结的橡胶圈,在第三电机和第三转轴的带动下旋转,对纱线股进行压合导向,不仅使纱线股加捻效果更好,其橡胶圈为弹性橡胶材质,能够有效的防止纱线股磨损,从而提高了加捻的效果和纺织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箱体;3、第一电机;4、第一转轴;5、放置板;6、固定杆;7、线筒;8、限位结构;9、线圈;10、支撑板;11、导线孔;12、左挤压辊;13、右挤压辊;14、第二电机;15、第二转轴;16、收卷辊;17、轴承;18、第三电机;19、第三转轴;20、主齿轮;21、副齿轮;22、橡胶圈;23、限位环;24、固定销;25、陶瓷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实施方案中: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型号为JSF42-3-30-AS-1000,第一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5,放置板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6,固定杆6的外表壁套设有线筒7,固定杆6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结构8,放置板5的顶部设置有线圈9,箱体2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板10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孔11,箱体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型号为JSF42-3-30-AS-1200,第二电机1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的一端设置有收卷辊16,收卷辊16的一端设置有轴承17。本实施例中,箱体2的背面设置有第三电机18型号为JSF42-3-30-AS-1400,第三电机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9,第三转轴19的一端连接有主齿轮20,主齿轮2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副齿轮21,主齿轮20的一端连接有左挤压辊12,副齿轮21的一端连接有右挤压辊13,主齿轮20与副齿轮21呈啮合连接,对纱线股进行压合导向功能,使纱线股加捻效果更好;限位结构8包括限位环23和固定销24,固定杆6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环23,限位环23的外壁设置有固定销24,固定销24贯穿限位环23与固定杆6连接,对线筒7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线筒7在旋转加捻时脱落;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的外表壁均黏接有橡胶圈22,橡胶圈22为橡胶弹性材质,防止纱线股因摩擦而磨损;导线孔11的两侧壁设置有陶瓷片25,陶瓷片25呈环形状,具备防摩损的效果,增加纺织质量;固定杆6和线圈9的数量均为四组,且固定杆6和线圈9一一对应,可以多股纱线进行混合加捻,提高加捻的效果;第一转轴4贯穿底座1的顶部与放置板5固定连接,带动线筒7旋转进行加捻。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先将线筒7套在固定杆6上,然后将纱线依次穿过线圈9、导线孔11、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的中间,然后将纱线的一端固定于收卷辊16上,然后将限位环23套接在固定杆6的外表壁线筒7的上方,利用固定销24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了线筒7的不稳定脱落情况的发生,然后启动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14和第三电机18,通过第一电机3带动放置板5的转动实现多股纱线的加捻,加捻后的纱线股通过导线孔11,导线孔11内壁设置的陶瓷片25具有防磨损效果,然后通过第三电机18带动左挤压辊12和右挤压辊13的转动,对其进行压合,使其加捻效果更好更牢固,然后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收卷辊16对纱线股进行收卷,使其绕在收卷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壁套设有线筒(7),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结构(8),所述放置板(5)的顶部设置有线圈(9),所述箱体(2)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孔(11),所述箱体(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一端设置有收卷辊(16),所述收卷辊(16)的一端设置有轴承(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箱体(2),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的一端设置有放置板(5),所述放置板(5)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壁套设有线筒(7),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壁上方套设有限位结构(8),所述放置板(5)的顶部设置有线圈(9),所述箱体(2)的内部中部设置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中部开设有导线孔(11),所述箱体(2)的一侧顶部设置有第二电机(14),所述第二电机(14)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的一端设置有收卷辊(16),所述收卷辊(16)的一端设置有轴承(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纱加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背面设置有第三电机(18),所述第三电机(18)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转轴(19),所述第三转轴(19)的一端连接有主齿轮(20),所述主齿轮(2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副齿轮(21),所述主齿轮(20)的一端连接有左挤压辊(12),所述副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仁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泓丰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