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元专利>正文

牛樟芝子实体栽培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606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樟芝菌,分类命名为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YZZ‑09‑XZ‑01,于2020年08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34,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牛樟芝YZZ‑09‑XZ‑01综合性状较好,生长速度快,性状优良,实用性强,适用于生产。提供的栽培方法高效、无毒、安全、简便,通过母种分离、液体发酵培养、子实体培养等环节,室内人工栽培,从而实现牛樟芝高效的生产;试验表明,该方法成效显著、稳定,可以有效高产地栽培出牛樟芝子实体,且药用成分含量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牛樟芝子实体栽培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特别涉及牛樟芝子实体栽培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M.Zang&C.H.Su)ShengH.Wu,Z.H.Yu,Y.C.Dai&C.H.Su)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台芝属(Taiwanofungus),又名樟生薄孔菌、牛樟菇、血灵芝等,主要寄生于台湾的牛樟树(Cinnamomumkanehirai(Hayata)Hayata)腐朽心材内壁,或枯死倒地的牛樟木材潮湿表面,牛樟芝的自然生长速度缓慢且生长期短,仅为每年的6-10月。牛樟芝具有马蹄形或不规则状的子实体,多年生,平伏或平伏反卷,菌肉浅黄色,菌管棕红色至红褐色,孔口圆形,4-6个/mm,孔面与菌管同色;有性孢子为担孢子,长椭圆形至圆柱形,无色,薄壁,表面平滑,非淀粉质,不嗜蓝;菌丝体为棕黄色或至红色。新鲜和干燥的子实体都具有浓郁的牛樟树香气。牛樟芝含有多醣体(Polysaccharides)、萜类化合物(Terpenoids)、超氧歧化酵素(SOD:SuperoxideDismutase)等多种药用成分,被广泛用于解毒、防治由持续性化学物质刺激导致的肝损伤、抵抗病毒、预防流行性感冒、肠病毒、提高免疫力、抵抗过敏、气喘、防癌、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肿瘤等,还具有强心、降血压、抗血栓、降低胆固醇及抗炎症活性和松弛血管、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方面功效;此外,牛樟芝也已被证实不具有基因毒性,因此,牛樟芝极具良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牛樟芝生物活性物质具备开发新药原料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牛樟芝菌,分类命名为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于2020年08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20234,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在栽培牛樟芝子实体上的应用。其中,所述牛樟芝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培养:将牛樟芝冲洗干净,取内部小块菌肉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母种;(2)菌种扩大培养:将所述母种切碎,接入液体培养基中,使牛樟芝菌丝在所述液体培养基中长满;(3)木材选择:选用樟属树种;所述樟属树种选自牛樟、香樟或云南樟中的一种;(4)接种;将所述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接种于所述樟属树种上;(5)子实体培养:在温度26℃~28℃、湿度80%~90%的条件下培养3~5个月,即得。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冲洗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无菌水清洗3次,然后放入75%酒精中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300g/L、麦芽糖15-20g/L、硝酸钠2-4g/L、磷酸二氢钾0.1-5g/L、硫酸镁0.1-5g/L、酵母粉1-4g/L、维生素B15-10mg/L、琼脂15-20g/L,pH值5.5-6.5。作为优选,在所述培养基中培养的条件为在26℃的温度下来进行。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大米10-60g/L、麦芽糖10-30g/L、硝酸钠5-20g/L、磷酸二氢钾0.5-5g/L、硫酸镁0.5-5g/L、酵母粉1-10g/L、维生素B110-20mg/L,pH值5.5-6.5。作为优选,在所述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条件为在26℃恒温条件下震荡培养10~20天,转速120~160r/min。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中接种采用打孔接种:选择牛樟、香樟或云南樟树种的段木,在段木上打孔或砍出伤口,在水中充分浸泡透,捞出晾至不滴水后装入聚丙烯袋中,盖上密封盖,进行高压灭菌,待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密封盖,向孔内或伤口处接种所述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完成后盖上密封盖;或,采用涂抹接种:将牛樟、香樟或云南樟树种的段木剥去树皮,在水中充分浸泡透,捞出晾至不滴水后装入布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待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所述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涂抹在段木表面,完成后用保鲜膜包裹,放入灭过菌的玻璃缸中培养;或,采用注射接种:将牛樟、香樟或云南樟树种的段木放入水中充分浸泡透,捞出晾至不滴水后装入布袋中,进行高压灭菌,待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所述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注射进段木内部,然后用石蜡封口,完成后放入灭过菌的玻璃缸中培养。作为优选,所述段木的直径为10~20cm,长度为10~25cm;在段木上打孔或砍出伤口的深度为露出木质部0.4~0.6cm。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牛樟芝YZZ-09-XZ-01综合性状较好,生长速度快,性状优良,实用性强,适用于生产。(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高效、无毒、安全、简便,通过母种分离、液体发酵培养、子实体培养等环节,室内人工栽培,从而实现牛樟芝高效的生产;经西南林业大学实验室内进行的试验表明,该方法成效显著、稳定,可以有效高产地栽培出牛樟芝子实体,且药用成分含量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牛樟芝YZZ-09-XZ-01的菌落特性图;图2为牛樟芝YZZ-09-XZ-01的液体培养性状图;图3为实施例1中牛樟段木上牛樟芝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图;图4为实施例2中香樟段木上牛樟芝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图;图5为实施例3中云南樟段木上牛樟芝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将YZZ-09-XZ-01纯菌株用于栽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菌种培养将牛樟芝冲洗干净,用无菌水冲洗3次,放入75%酒精中浸泡1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次,切取内部菌肉0.5×0.5cm的小块,浸入青霉素液(20μg/ml)中5s,用灭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后,接种于培养基上培养。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L(煮汁取滤液)、麦芽糖15g/L、硝酸钠2g/L、磷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牛樟芝菌,分类命名为牛樟芝(Taiwanofungus camphoratus)YZZ-09-XZ-01,于2020年08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234,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樟芝菌,分类命名为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于2020年08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No.20234,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在栽培牛樟芝子实体上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牛樟芝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菌种培养:将牛樟芝冲洗干净,取内部小块菌肉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母种;
(2)菌种扩大培养:将所述母种切碎,接入液体培养基中,使牛樟芝菌丝在所述液体培养基中长满;
(3)木材选择:选用樟属树种;所述樟属树种选自牛樟、香樟或云南樟中的一种;
(4)接种;将所述牛樟芝(Taiwanofunguscamphoratus)YZZ-09-XZ-01接种于所述樟属树种上;
(5)子实体培养:在温度26℃~28℃、湿度80%~90%的条件下培养3~5个月,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冲洗采用以下方式来进行:无菌水清洗3次,然后放入75%酒精中浸泡1分钟,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培养基的配方为:马铃薯200-300g/L、麦芽糖15-20g/L、硝酸钠2-4g/L、磷酸二氢钾0.1-5g/L、硫酸镁0.1-5g/L、酵母粉1-4g/L、维生素B15-10mg/L、琼脂15-20g/L,pH值5.5-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培养基中培养的条件为在26℃的温度下来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元张颖杨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元张颖杨宇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