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用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90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化工用反应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下侧与固定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腿,所述釜体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槽,所述进料槽的右侧与釜体的内部连通,所述釜体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架。该化工用反应釜,通过驱动电机和转杆的配合设置,使搅拌叶达到旋转的效果,从而使原料和水达到混合的效果,通过水泵、进水管、Y形管和出水管的设置,使水箱内的水能够运输到喷头内,通过喷头的设置,使水能够均匀的喷在原料上,通过刮板的设置,有效防止原料粘附在釜体的内壁上,从而使原料和水混合的更加充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用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化工用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不尽相同,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及参数不同,即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属于非标的容器设备,但是目前现有的大多数反应釜容易导致原料与水无法充分融合,造成结块,浪费原料,降低成品率。在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0965135U中公开了一种化工生产用反应釜,该化工生产用反应釜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在转动搅拌管的同时,洒水孔出水,使水均匀洒在原料上,避免了原料与水的比例不均匀,螺旋搅拌叶与搅拌桨将底部的原料运输至上部,上部的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下部,形成一个循环,将原料充分混合,达到搅拌均匀的效果,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缺点:当原料进入到内釜后,搅拌管在转动过程中,有可能会导致原料进入到洒水孔内,从而导致水不能洒在原料上。<b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下侧与固定架(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腿(3),所述釜体(1)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槽(4),所述进料槽(4)的右侧与釜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釜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架(5),所述电机架(5)的顶部内壁与驱动电机(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7)的底端穿过釜体(1)的顶部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位于釜体(1)内部转杆(7)的外表面与多组搅拌叶(8)的一侧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搅拌叶(8)的另一侧分别与四组刮板(9)固定连接,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下侧与固定架(2)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撑腿(3),所述釜体(1)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槽(4),所述进料槽(4)的右侧与釜体(1)的内部连通,所述釜体(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架(5),所述电机架(5)的顶部内壁与驱动电机(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与转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杆(7)的底端穿过釜体(1)的顶部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位于釜体(1)内部转杆(7)的外表面与多组搅拌叶(8)的一侧固定连接,多组所述搅拌叶(8)的另一侧分别与四组刮板(9)固定连接,所述釜体(1)的右侧与水箱(10)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水箱(10)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进水阀(11),所述进水阀(11)的后侧与水箱(10)的内部连通,所述水箱(10)的上表面与水泵(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2)的输入端与进水管(13)的顶端连通,所述进水管(13)的底端与水箱(10)的内部连通,所述水泵(12)的输出端与Y形管(14)的顶端连通,所述Y形管(14)顶端的前后两侧分别与两组出水管(15)的右端连通,两组所述出水管(15)的左端分别穿过釜体(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建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东泰聚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