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89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所述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包括:壳体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导气槽和调节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气槽与所述调节槽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正气旋孔、第二正气旋孔、第一反气旋孔和第二反气旋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具有通过调节管上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方便对气旋雾化的方向进行调节,以方便通过不同的方向对前驱体溶液进行雾化处理,提高前驱体溶液雾化的质量和效率,雾化更加充分,雾化后的前驱体溶液通过进料管输送至等离子发生器的内部进行等离子反应,提高纳米材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
本技术涉及纳米材料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
技术介绍
纳米材料具有与常规宏观材料显著不同的光、电、磁、热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能源、环境、生物医疗、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然而,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巨大,致使其制备较为困难,尤其是大批量、规模化、稳定地制备纳米材料一直是限制其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目前,能够实现工业化大批量制备纳米材料的技术非常少,常规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包括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尤其是化学方法,均难以大批量、连续地制备纳米材料。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纳米材料在制备的过程中,采用等离子体技术,将雾化的前驱体溶液同轴的注入到等离子体中,可使前驱体与等离子体充分接触,提高反应效率,但是在原料注入前,指示简单的对前驱体溶液进行雾化处理,雾化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而易影响纳米材料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解决了纳米材料生产过程中前驱体溶液不方便进行雾化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包括:壳体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导气槽和调节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气槽与所述调节槽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正气旋孔、第二正气旋孔、第一反气旋孔和第二反气旋孔;旋转喷嘴,所述旋转喷嘴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上;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端;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导气口,所述导气口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导气槽的内壁的一侧,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壁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两端,所述调节管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调节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调节孔;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调节槽的输出端,所述进料管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导气槽位于所述调节槽的外侧,所述通孔的内部与所述导气槽的内部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一侧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正气旋孔和第二正气旋孔的吹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反气旋孔和所述第二反气旋孔的吹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正气旋孔的吹风方向与所述第一反气旋孔的输出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进料口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壳体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所述导气口的内部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导气槽的内部相互连通。优选的,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壳体且延伸至所述调节槽的内部,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通孔的内侧。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与所述进料口的输出端相适配,所述调节管的表面与所述调节槽的内表面转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内部分别与第一正气旋孔和所述第二正气旋孔的内部相互连通,两个所述第二调节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反气旋孔和所述第二反气旋孔之间错位分布,并且两个第二调节孔的尺寸与所述第一反气旋孔和所述第二反气旋孔的尺寸相适配。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通过进料口定量输送前驱液进入调节槽和调节管的内部,通过调节管上的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方便对气旋雾化的方向进行调节,以方便通过不同的方向对前驱体溶液进行雾化处理,提高前驱体溶液雾化的质量和效率,雾化更加充分,雾化后的前驱体溶液通过进料管输送至等离子发生器的内部进行等离子反应,提高纳米材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正气旋孔和第二正气旋孔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反气旋孔和第二反气旋孔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壳体,11、导气槽,12、调节槽,13、通孔,14、第一正气旋孔,15、第二正气旋孔,16、第一反气旋孔,17、第二反气旋孔,2、等离子发生器,3、旋转喷嘴,4、落料口,5、进料口,6、导气口,7、防护罩,71、调节电机,72、连接架,8、调节管,81、连接孔,82、第一调节孔,83、第二调节孔,9、进料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调节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第一正气旋孔和第二正气旋孔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第一反气旋孔和第二反气旋孔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包括:壳体1和等离子发生器2,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导气槽11和调节槽12,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通孔13,所述导气槽11与所述调节槽12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正气旋孔14、第二正气旋孔15、第一反气旋孔16和第二反气旋孔17;旋转喷嘴3,所述旋转喷嘴3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2上;落料口4,所述落料口4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2的输出端;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导气口6,所述导气口6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1的一侧;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导气槽11的内壁的一侧,所述防护罩7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电机71,所述调节电机7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72;调节管8,所述调节管8的内壁固定于所述连接架72的两端,所述调节管8上开设有连接孔81,所述调节管8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调节孔82,所述调节管8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调节孔83;进料管9,所述进料管9设置于所述调节槽12的输出端,所述进料管9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等离子发生器2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等离子发生器2的内部。通过进料口5定量输送前驱液进入调节槽12和调节管8的内部,通过调节管8上的第一调节孔82和第二调节孔83方便对气旋雾化的方向进行调节,以方便通过不同的方向对前驱体溶液进行雾化处理,提高前驱体溶液雾化的质量和效率,雾化更加充分,雾化后的前驱体溶液通过进料管9输送至等离子发生器2的内部进行等离子反应,提高纳米材料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当需要进行雾化处理时,启动调节电机71,调节电机71带动连接架72转动,连接架72带动调节管8旋转,调节管8旋转时带动第一调节孔82和第二调节孔83同步转动:当两个第一调节孔82的内部分别与第一正气旋孔14和第二正气旋孔15的内部连通时,关闭调节电机71,导气槽11内部的雾化用气体通过第一正气旋孔14和第二正气旋孔15对调节管8内部定量输送的前驱体溶液进行正向旋转雾化处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导气槽和调节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气槽与所述调节槽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正气旋孔、第二正气旋孔、第一反气旋孔和第二反气旋孔;/n旋转喷嘴,所述旋转喷嘴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上;/n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端;/n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n导气口,所述导气口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n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导气槽的内壁的一侧,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n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壁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两端,所述调节管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调节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调节孔;/n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调节槽的输出端,所述进料管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导气槽和调节槽,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气槽与所述调节槽之间分别开设有第一正气旋孔、第二正气旋孔、第一反气旋孔和第二反气旋孔;
旋转喷嘴,所述旋转喷嘴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上;
落料口,所述落料口设置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输出端;
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导气口,所述导气口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侧;
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导气槽的内壁的一侧,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设置有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壁固定于所述连接架的两端,所述调节管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调节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调节孔,所述调节管的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调节孔;
进料管,所述进料管设置于所述调节槽的输出端,所述进料管的输出端贯穿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一侧且延伸至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离子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槽位于所述调节槽的外侧,所述通孔的内部与所述导气槽的内部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纳米材料的高温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新杨得全韩成良谢劲松周正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中航纳米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