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盘管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89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盘管反应釜,包括釜体、第一外盘管、第一热媒进管、第一热媒回管、第二外盘管、第二热媒进管、第二热媒回管、荷重元、开关阀;所述第一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外盘管沿所述釜体的高度方向依次盘旋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外盘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盘管的上方,所述第一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一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一外盘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二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二外盘管连通,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媒进管上以开启和/或关闭所述第一热媒进管,所述荷重元设置在所述釜体内。本方案具有减小能耗,提高产品品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盘管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了反应釜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外盘管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例如反应器、反应锅、分解锅、聚合釜等;材质一般有碳锰钢、不锈钢、锆、镍基(哈氏、蒙乃尔、因康镍)合金及其它复合材料。反应釜是一种反应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反应釜的釜体进行加热至较高温度,以使釜体内的物料发生反应。传统反应釜的加热系统在对釜体进行加热时,通常是沿釜体的高度方向对整个釜体进行加热,当釜内液位较低时,加热系统仍对釜体的上层加热便会产生浪费热能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加料时,上层釜体的内壁上可能会附着有一些物料,当釜内液位较低且上层的釜体仍被加热时,上层釜体内壁上的物料由于无法搅拌流动,加上持续被加热,容易造成胶化及色素变深,从而导致后段生产物料加入后会将这些不良的物料混入产品中,造成产品色素偏高和产生胶粒。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盘管反应釜,其用于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外盘管反应釜,包括釜体、第一外盘管、第一热媒进管、第一热媒回管、第二外盘管、第二热媒进管、第二热媒回管、荷重元、开关阀;所述第一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外盘管沿所述釜体的高度方向依次盘旋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外盘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盘管的上方,所述第一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一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一外盘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二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二外盘管连通,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媒进管上以开启和/或关闭所述第一热媒进管,所述荷重元设置在所述釜体内。具体的,所述反应釜还包括第三外盘管、第三热媒进管和第三热媒回管,所述第三外盘管盘旋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三外盘管位于所述第一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外盘管之间,所述第三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三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三外盘管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一外盘管、第二外盘管和第三外盘管外设有硅酸钙板。具体的,所述釜体内设有氮气盘管,所述氮气盘管用于连通所述釜体和氮气源。具体的,所述开关阀为气动开关阀。具体的,所述反应釜还包括DCS系统,所述荷重元和所述气动开关阀均与所述DCS系统连接。具体的,所述釜体采用SUS304钢制成。具体的,所述第一外盘管、第二外盘管和第三外盘管采用SUS304钢制成。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降低能耗,当釜内物料量低于预设值时,DCS系统可自动关闭第一热媒进管上的开关阀,避免釜体的上层出现热量的大量损失。2.降低产品色素,当釜内物料量低于预设值时,由于DCS自动关闭第一热媒进管上的开关阀,第一外盘管内没有热媒对釜体进行加热,避免了上层釜壁物料长时间挂壁受热造成色素上升,避免后端物料加入后混入产品内,减少因混入高色素挂壁物造成最终产品色素高。3.提高产品品质,当釜内物料量低于预设值时,第一外盘管内没有热媒对釜体进行加热,避免了上层釜壁物料长时间挂壁受热造成胶化结块,避免后端物料加入后混入产品内,减少因混入胶化结块物造成最终产品内胶粒产生。4.提高生产效率,因减少最终产品内胶料产生,可提高过滤效率,从而提高包装效率。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外盘管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釜体;21、第一外盘管;22、第一热媒进管;23、第一热媒回管;31、第二外盘管;32、第二热媒进管;33、第二热媒回管;4、荷重元;5、开关阀;61、第三外盘管;62、第三热媒进管;63、第三热媒回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外盘管反应釜,包括釜体1、第一外盘管21、第一热媒进管22、第一热媒回管23、第二外盘管31、第二热媒进管32、第二热媒回管33、荷重元4和开关阀5。其中,第一外盘管21和第二外盘管31沿釜体1的高度方向依次盘旋在釜体1的外壁上,且第一外盘管21位于第二外盘管31的上方。具体来说,第一外盘管21可以呈螺旋状地缠绕在釜体1的上端的外壁上,第二外盘管31可以呈螺旋状地缠绕在釜体1的下端的外壁上。第一热媒进管22和第一热媒回管23均与第一外盘管21连通,第一热媒进管22可以用于与导热油泵连通,导热油泵通过第一热媒进管22将热媒系统内的导热油输送至第一外盘管21内,第一外盘管21内的导热油再经第一热媒回管23回流至热媒系统中。第二热媒进管32和第二热媒回管33均与第二外盘管31连通,第二热媒进管32和第二热媒回管33的作用分别与第一热媒进管22和第一热媒回管23的作用相似。开关阀5设置在第一热媒进管22上以开启和/或关闭第一热媒进管22,换句话说,开关阀5可以使得第一热媒进管22产生导通和堵塞的状态,以使得导热油进入第一热媒进管22内或阻止导热油进入第一热媒进管22内。荷重元4设置在釜体1内,具体来说,荷重元4可以设置在釜体1内的中上部,其用于对釜体1内的物料进行测重,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荷重元4检测到的物料重量判断物料的液位。借由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反应釜的工作原理为:当荷重元4检测到釜体1内物料的重量低于预设值时,开关阀5关闭第一热媒进管22以阻止导热油进入第一外盘管21中,此时,第一外盘管21内没有导热油对釜体1的上端外壁进行加热,节约了能源;当荷重元4检测到釜体1内物料的重量达到或高于预设值时,开关阀5开启第一热媒进管22以使得导热油进入第一外盘管21中,此时,第一外盘管21内具有导热油对釜体1的上端外壁进行加热,第一外盘管21和第二外盘管31同时对釜体1的外壁进行加热,确保了加热速率和均匀性。具体的,继续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反应釜还可以包括第三外盘管61、第三热媒进管62和第三热媒回管63。第三外盘管61盘旋在釜体1的外壁上,且第三外盘管61位于第一外盘管21和第二外盘管31之间,换句话说,沿釜体1的高度方向上,釜体1的外壁上自上而下依次盘旋有第一外盘管21、第三外盘管61和第二外盘管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第一外盘管、第一热媒进管、第一热媒回管、第二外盘管、第二热媒进管、第二热媒回管、荷重元、开关阀;所述第一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外盘管沿所述釜体的高度方向依次盘旋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外盘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盘管的上方,所述第一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一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一外盘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二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二外盘管连通,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媒进管上以开启和/或关闭所述第一热媒进管,所述荷重元设置在所述釜体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盘管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第一外盘管、第一热媒进管、第一热媒回管、第二外盘管、第二热媒进管、第二热媒回管、荷重元、开关阀;所述第一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外盘管沿所述釜体的高度方向依次盘旋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外盘管位于所述第二外盘管的上方,所述第一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一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一外盘管连通,所述第二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二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二外盘管连通,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热媒进管上以开启和/或关闭所述第一热媒进管,所述荷重元设置在所述釜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还包括第三外盘管、第三热媒进管和第三热媒回管,所述第三外盘管盘旋在所述釜体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三外盘管位于所述第一外盘管和所述第二外盘管之间,所述第三热媒进管和所述第三热媒回管均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合成树脂常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