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箱及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6579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水箱及净水系统,该混水箱包括第一容腔,其具有供第一液体流入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供第二液体流入的第二进水口;混水流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混水流道的第二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泵送装置;其中:所述混水流道用于使经过其内部的水改变水流方向以用于使所述第一液体与所述第二液体混合以形成混合液。通过在混水箱中增设供水流通的混水流道,并使水在流经混水流道过程中被强制改变流向,进而使水在无需搅拌的情况而获得充分混合的效果,相比于利用搅拌装置完成混合的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混水箱集约了成本和空间,且在混合过程中因较少的接触空气而产生的气泡较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水箱及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水箱及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搅拌方式对汇入容器内的两种液体进行混合,采用搅拌方式使容器内的两种液体进行混合的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需要在容器中或者外围配备及安装搅拌装置,搅拌装置不但占用空间,且耗能,这不利于集约空间和成本。2、搅拌过程中,液体内部会产生大量气泡,因而,当混合后的液体用于供应给对气泡的含量有较严格要求的设备时,在供应给该设备前,还需去除液体中的气泡,因而,需要增加去除气泡的设备、机构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水箱及净水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混水箱,包括:第一容腔,其具有供第一液体流入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供第二液体流入的第二进水口;混水流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混水流道的第二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泵送装置;其中:所述混水流道用于使经过其内部的水改变水流方向以用于使所述第一液体与所述第二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容腔,其具有供第一液体流入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供第二液体流入的第二进水口;/n混水流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混水流道的第二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泵送装置;其中:/n所述混水流道用于使经过其内部的水改变水流方向以用于使所述第一液体与所述第二液体混合以形成混合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容腔,其具有供第一液体流入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供第二液体流入的第二进水口;
混水流道,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腔连通,所述混水流道的第二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泵送装置;其中:
所述混水流道用于使经过其内部的水改变水流方向以用于使所述第一液体与所述第二液体混合以形成混合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流道用于使水流方向至少在第一方向上改变一次和/或至少在第二方向上改变一次;其中:
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为不同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流道内沿其延伸方向布置有多个隔板,每个所述隔板处均对应形成有供水通过的过流缝隙,多个所述过流缝隙在所述混水流道的截面的四个方向上上、下布置和/或左、右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缝隙由所述隔板的侧边与所述混水流道的内壁限定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流道内至少包括沿其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四个所述隔板;其中:
前两个所述隔板与所述混水流道的内壁限定出上、下布置的两个所述过流缝隙,后两个所述隔板与所述混水流道的内壁限定出左、右布置的两个所述过流缝隙
或者
前两个所述隔板与所述混水流道的内壁限定出左、右布置的两个所述过流缝隙,后两个所述隔板与所述混水流道的内壁限定出上、下布置的两个所述过流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腔位于所述混水流道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水流道为直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下、上布置;其中:
所述第二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容腔的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水箱,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果刘小菡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菡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