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72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包括运动台、升降架与防坠架,所述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升降架上端固定安装有防坠架,所述运动台包括矩形板、万向轮、螺纹杆、连接长板、控制杆、螺母副与卡位板,所述防坠架包括底板、固定立柱、方形筒板、转动方板、定位球、钢丝绳、卷筒、把手与定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运动台控制装置的运动与定位,通过升降架控制防坠架的垂直位移,通过防坠架根据物品的体积对护栏的空隙进行快速的调节,从而防止物品从护栏的空隙掉落,同时对护栏内外侧进行防护,防止使用者或物品在歪倒或掉落出护栏时受到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机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
技术介绍
升降机是一种多功能升降机械设备,其原理是:液压油由叶片泵形成一定的压力,经滤油器、隔爆型电磁换向阀、节流阀、液控单向阀、平衡阀进入液缸下端,使液缸的活塞向上运动,提升重物,液缸上端回油经隔爆型电磁换向阀回到油箱,其额定压力通过溢流阀进行调整,通过压力表观察压力表读数值。在对升降机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升降机上的护栏的结构以及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以及物品的运动性的限制,导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升降机防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护栏无法根据物品的体积大小进行快速的调节,从而导致护栏内的物品无法放置至边缘,从而导致护栏单次运输的量较少,最终影响工作效率。(2)传统的升降机防坠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的安全意识较低或物品的运动性较强时,可能会发生使用者或物品从护栏歪倒或掉落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护栏外侧进行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包括运动台、升降架与防坠架,所述运动台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升降架上端固定安装有防坠架;其中:所述运动台包括矩形板、万向轮、螺纹杆、连接长板、控制杆、螺母副与卡位板,矩形板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万向轮,矩形板外侧均匀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相邻的螺纹杆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安装有连接长板,位于矩形板前侧的最右侧的螺纹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杆,螺纹杆下侧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副,螺母副外侧固定安装有卡位板;通过矩形板对万向轮进行定位,通过万向轮控制矩形板的运动,通过螺纹杆控制螺母副的垂直位移,从而控制卡位板的垂直位移,通过连接长板与控制杆相配合,以达到仅通过控制杆结块控制所有的螺纹杆转动的目的,通过卡位板对矩形板进行定位。所述升降架包括弧形圆柱一、倾斜方柱、定位圆柱、弧形圆柱二、固定板、电动气缸与马蹄形长板,矩形板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弧形圆柱一,弧形圆柱一前后两端对称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倾斜方柱,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圆柱,倾斜方柱末端通过销轴固定安装有倾斜方柱,最上侧的倾斜方柱上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弧形圆柱二,矩形板上端位于倾斜方柱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倾斜的电动气缸,电动气缸末端固定安装有马蹄形长板,马蹄形长板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固定连接;通过弧形圆柱一对倾斜方柱进行定位,通过定位圆柱对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进行固定,通过弧形圆柱二对最上侧的倾斜方柱进行定位,同时对底板进行固定,通过固定板对电动气缸进行固定,通过马蹄形长板对前后两侧的电动气缸与倾斜方柱进行连接。所述防坠架包括底板、固定立柱、方形筒板、转动方板、定位球、钢丝绳、卷筒、把手与定位块,弧形圆柱二上端固定安装有底板,底板上端四周固定安装有固定立柱,固定立柱上均匀固定安装有方形筒板,方形筒板上下两端沿周向均匀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方板,转动方板外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球,定位球中部开设有小圆柱通孔,小圆柱通孔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钢丝绳,底板上端右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卷筒,卷筒外端面与钢丝绳末端固定连接,卷筒上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把手,底板上端位于把手转动的轨迹投影处开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端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定位块;通过底板对固定立柱进行固定,通过固定立柱对方形筒板进行固定,通过方形筒板对转动方板进行定位,通过转动方板对定位球进行固定,通过定位球对钢丝绳进行定位,通过钢丝绳控制转动方板的倾斜角度,从而控制转动方板之间的空隙大小,通过卷筒对钢丝绳末端进行固定,同时控制钢丝绳的松紧,从而控制转动方板,通过把手控制卷筒的转动,通过定位块对把手进行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位板包括方形框、锯齿板与螺栓,螺母副外侧固定安装有方形框,方形框内侧下端固定安装有锯齿板,方形框外端均匀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栓;通过方形框对锯齿板进行固定,通过锯齿板增大装置与工作平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对装置进行定位,通过螺栓将装置与工作平面进行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倾斜方柱包括方形柱、半圆板与挡板,弧形圆柱一前后两端对称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方形柱,方形柱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半圆板,半圆板外端固定安装有挡板;通过方形柱对半圆板进行固定,通过圆板板对挡板进行固定,通过挡板限制方形柱之间倾斜的角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包括矩形平板一、连接板、矩形平板二、电动推杆、锥形圆柱、推动杆、移动板、气囊与气泵,弧形圆柱二上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平板一,矩形平板一中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上端固定安装有矩形平板二,连接板中部下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上端固定安装有锥形圆柱,连接板外侧沿周向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推动杆,矩形平板一与矩形平板二之间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移动板,移动板上固定安装有气囊,气囊最右端固定安装有气泵;通过矩形平板一对连接板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板对矩形平板二进行固定,通过连接板对电动推杆进行固定,通过电动推杆对锥形圆柱进行固定,通过锥形圆柱控制推动杆的水平位移,从而控制移动板的水平位移,通过移动板对气囊进行固定,通过气泵控制气囊内的充气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丝绳包括细钢丝一、细钢丝二、小圆珠、滚动珠与限位球,定位球上的小圆柱通孔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细钢丝一,细钢丝一外端面缠绕有多根细钢丝二,细钢丝二上均匀串有表面光滑的小圆珠,小圆珠外端面沿周向均匀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滚动珠,细钢丝一与细钢丝二开头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球;通过细钢丝一与细钢丝二相配合,使细钢丝二受到的摩擦力均匀,通过小圆球对滚动珠进行定位,通过滚动珠降低细钢丝二与定位球之间的摩擦力,通过限位球对细钢丝一与细钢丝二进行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筒包括包括滚动筒、定位环、定位筒、定位弹簧、弧形板与挤压圆球,底板上端右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滚动筒,滚动筒上均匀固定安装有定位环,相邻的定位环内端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定位筒,定位筒内固定安装有定位弹簧,定位弹簧末端固定安装有弧形板,弧形板内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挤压圆球;通过滚动筒对定位环进行固定,通过定位环对定位筒进行固定,通过定位筒对定位弹簧进行固定,通过定位弹簧对弧形板进行固定,通过弧形板对挤压圆球进行定位,通过挤压圆球防止在受到钢丝绳的挤压时卡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把手包括圆形齿板、倒L形杆、橡胶套、定位杆与梯形块,卷筒上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圆形齿板,圆形齿板上端固定安装有倒L形杆,倒L形杆上侧外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套,倒L形杆末端下侧固定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梯形块;通过圆形齿板对倒L形杆进行固定,通过倒L形杆对橡胶套与定位杆进行固定,通过橡胶套降低使用者在使用时所受的摩擦力,通过定位杆对梯形块进行固定,通过梯形块与定位块相配合,从而对倒L形杆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包括运动台(1)、升降架(2)与防坠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2),升降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防坠架(3);其中:/n所述运动台(1)包括矩形板(11)、万向轮(12)、螺纹杆(13)、连接长板(14)、控制杆(15)、螺母副(16)与卡位板(17),矩形板(11)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矩形板(11)外侧均匀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13),相邻的螺纹杆(13)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安装有连接长板(14),位于矩形板(11)前侧的最右侧的螺纹杆(13)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杆(15),螺纹杆(13)下侧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副(16),螺母副(16)外侧固定安装有卡位板(17);/n所述升降架(2)包括弧形圆柱一(21)、倾斜方柱(22)、定位圆柱(23)、弧形圆柱二(24)、固定板(25)、电动气缸(26)与马蹄形长板(27),矩形板(11)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弧形圆柱一(21),弧形圆柱一(21)前后两端对称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倾斜方柱(22),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22)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圆柱(23),倾斜方柱(22)末端通过销轴固定安装有倾斜方柱(22),最上侧的倾斜方柱(22)上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弧形圆柱二(24),矩形板(11)上端位于倾斜方柱(22)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倾斜的电动气缸(26),电动气缸(26)末端固定安装有马蹄形长板(27),马蹄形长板(27)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22)固定连接;/n所述防坠架(3)包括底板(30)、固定立柱(31)、方形筒板(32)、转动方板(33)、定位球(34)、钢丝绳(35)、卷筒(36)、把手(37)与定位块(38),弧形圆柱二(24)上端固定安装有底板(30),底板(30)上端四周固定安装有固定立柱(31),固定立柱(31)上均匀固定安装有方形筒板(32),方形筒板(32)上下两端沿周向均匀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方板(33),转动方板(33)外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球(34),定位球(34)中部开设有小圆柱通孔,小圆柱通孔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钢丝绳(35),底板(30)上端右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卷筒(36),卷筒(36)外端面与钢丝绳(35)末端固定连接,卷筒(36)上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把手(37),底板(30)上端位于把手(37)转动的轨迹投影处开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端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定位块(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包括运动台(1)、升降架(2)与防坠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台(1)上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架(2),升降架(2)上端固定安装有防坠架(3);其中:
所述运动台(1)包括矩形板(11)、万向轮(12)、螺纹杆(13)、连接长板(14)、控制杆(15)、螺母副(16)与卡位板(17),矩形板(11)下端均匀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2),矩形板(11)外侧均匀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纹杆(13),相邻的螺纹杆(13)上端通过销轴固定安装有连接长板(14),位于矩形板(11)前侧的最右侧的螺纹杆(13)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杆(15),螺纹杆(13)下侧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副(16),螺母副(16)外侧固定安装有卡位板(17);
所述升降架(2)包括弧形圆柱一(21)、倾斜方柱(22)、定位圆柱(23)、弧形圆柱二(24)、固定板(25)、电动气缸(26)与马蹄形长板(27),矩形板(11)上端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弧形圆柱一(21),弧形圆柱一(21)前后两端对称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倾斜方柱(22),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22)之间固定安装有定位圆柱(23),倾斜方柱(22)末端通过销轴固定安装有倾斜方柱(22),最上侧的倾斜方柱(22)上端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弧形圆柱二(24),矩形板(11)上端位于倾斜方柱(22)之间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上端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倾斜的电动气缸(26),电动气缸(26)末端固定安装有马蹄形长板(27),马蹄形长板(27)前后两端分别通过转动轴与前后两侧的倾斜方柱(22)固定连接;
所述防坠架(3)包括底板(30)、固定立柱(31)、方形筒板(32)、转动方板(33)、定位球(34)、钢丝绳(35)、卷筒(36)、把手(37)与定位块(38),弧形圆柱二(24)上端固定安装有底板(30),底板(30)上端四周固定安装有固定立柱(31),固定立柱(31)上均匀固定安装有方形筒板(32),方形筒板(32)上下两端沿周向均匀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转动方板(33),转动方板(33)外端固定安装有定位球(34),定位球(34)中部开设有小圆柱通孔,小圆柱通孔内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钢丝绳(35),底板(30)上端右侧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卷筒(36),卷筒(36)外端面与钢丝绳(35)末端固定连接,卷筒(36)上端以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把手(37),底板(30)上端位于把手(37)转动的轨迹投影处开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内端沿周向均匀固定安装有定位块(3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17)包括方形框(171)、锯齿板(172)与螺栓(173),螺母副(16)外侧固定安装有方形框(171),方形框(171)内侧下端固定安装有锯齿板(172),方形框(171)外端均匀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栓(1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机防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方柱(22)包括方形柱(221)、半圆板(222)与挡板(223),弧形圆柱一(21)前后两端对称通过转动轴固定安装有方形柱(221),方形柱(221)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升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