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送装置和数据传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609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数据传送装置中传送数据所需的操作周期数被减少。由于提供数据传送控制部件110,用于基于传送等待时间信息591和592来控制对于传送源和传送目的的访问定时,从传送源设备121输出的数据被传送目的设备122直接获取。结果,可以省略将数据临时存储到数据缓冲器中所需的数据传送时间,以及由于省略了数据缓冲器,可以减小电路规模并缩短数据传送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由总线主控器来进行连接到总线上的两个或多个从属设备间的数据传送操作。
技术介绍
传统上,在这种数据传送装置中,总线主控器配备有数据缓冲器。当数据传送装置通过指定传送源从属设备的地址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地址来执行数据传送控制操作时,当发出数据传送请求时,基于传送源的地址将数据从传送源从属设备临时存储到数据缓冲器,并基于传送目的地址将存储在该数据缓冲器中的数据输出到传送目的从属设备(例如见日本待审专利申请第HEI-11-85670号(图1))。然而,在上述传统数据传送装置中,由于提供了数据缓冲器,需要安装该数据缓冲器的成本增加。同样,由于需要传送周期数以便临时将要传送的数据存储在数据缓冲器中,数据传送周期数被增加。该事实引起相似问题,即,即使在执行管线(pipeline)传送操作以便进行高速数据处理操作的数据传送装置中,传送周期数也被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去除数据缓冲器,并能够减小传送数据所需的传送周期数。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送装置是一种由总线主控器在连接到总线的两个或更多从属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装置,包括数据传送控制部件,用于按照下列方式控制总线,即,响应于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将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直接传送到传送目的从属设备。数据传送控制部件最好响应于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之间的差值来控制总线。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传送控制部件可响应于从传送源从属设备输出的传送信息和从传送目的从属设备输出的传送信息来控制总线。同样,数据传送控制部件最好包括用于保持传送等待时间的保持部件。另外,数据传送控制部件可响应于保持部件中保持的传送等待时间,或从从属设备输出的传送信息来控制总线。同样,数据传送控制部件最好向传送源从属设备或传送目的从属设备发送用于控制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的主控器就绪信号。此外,数据传送控制部件可以按照下列方式来控制总线,即,使传送等待时间小的从属设备进入等待状态。同样,数据传送控制部件最好发送用于控制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输出操作的数据输出使能信号,并发送用于切换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地址输入操作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数据传送装置最好以管线传送模式和数据并行传送模式两者,来执行从属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传送方法是一种由总线主控器在连接到总线的两个或多个从属设备之间传送数据的数据传送方法,包括用于获取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的第一步骤;以及用于按照下列方式来控制总线的访问定时的第二步骤,即,响应于传送信息将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直接传送到传送目的从属设备。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二步骤包括用于计算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之间的差值的步骤;以及下面步骤当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小于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时,开始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数据输入操作;传送等待时间之间的差值的时间周期过去之后,执行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输出操作;当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大于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时,开始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输出操作;以及传送等待时间之间的差值的时间周期过去之后,进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数据输入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以总线主控器不配备数据缓冲器的方式配置数据传送装置,当由总线主控器进行数据传送控制操作时,数据被直接从传送源从属设备传送到传送目的从属设备,这样可以省略用于将数据存储到在总线主控器中使用的数据缓冲器中的数据传送时间,因此可以缩短数据传送时间。同样,由于在数据传送装置中不使用数据缓冲器,可以减小其电路规模,从而可降低安装成本。如上所述,可以实现能够增加数据传送速度的效果和能够减小电路规模的效果。同样,在连续进行其传送系统彼此不同的数据传送操作的情况下,由于可以在最佳定时进行数据传送操作,可以提高数据传送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数据传送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图。图2是示出图1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图3是描述数据传送处理操作的顺序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在数据传送操作中包含在传送请求命令、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状态转换电路的状态中的变化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状态转换电路521的状态转换的图。图6是示出传统数据传送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图。图7是表示在传统数据传送操作中包含在传送请求命令、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中的变化的时序图。图8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2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图9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3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图10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4的数据传送装置的示意性生配置的图。图11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4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图12是表示在数据传送操作中包含在传送请求命令、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主控器就绪信号和状态转换电路的状态中的变化的时序图。图13是表示传统数据传送装置的示意性配置的图。图14是表示在图13的数据传送装置的数据传送操作中包含在传送请求命令、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中的变化的时序图。图15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5的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图16是表示在数据传送操作中包含在传送请求命令、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状态转换电路的状态中的变化的时序图。图17是表示状态转换电路1530的状态转换的图。图18是表示根据实施方式6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图19是表示在数据传送操作中包含在传送请求命令、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数据输出使能信号和总线切换信号中的变化的时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方式1的数据传送装置的配置的图。该数据传送装置包括总线主控器100、总线从属设备120、地址总线130和数据总线131。总线主控器100和总线从属设备120均连接到地址总线130。总线从属设备120连接到数据总线131。总线主控器100具有数据传送控制部件110,其控制总线从属设备120的操作。在该数据传送控制部件110中提供有传送信息保持单元111。另一方面,由任意多组从属设备构成该总线从属设备120。在该实施方式中,总线从属设备120由两组从属设备构成,即,传送源设备121和传送目的设备122。应当注意,下面将详细解释数据传送控制部件110和传送信息保持单元111的内容。图2是示出图1的数据传送装置的具体配置的图。在该具体配置中,示出应用直接存储器访问控制器(DMAC,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作为总线主控器100的情况。该用作总线主控器的DMAC 100除了上述数据传送控制部件110,还包括DMA寄存器500和地址生成电路530。当在DMA寄存器500中提供有源地址寄存器(SAR,source address register)501和目的地址寄存器(DAR,destination address register)502时,对这些寄存器501和502设置DMA传送操作信息。同样,地址生成单元530生成输出到传送源设备121和传送目的设备122的地址。数据传送控制部件110除了上述传送信息保持单元111,还包括比较器513、等待时间差判断电路514和控制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送装置,用于由总线主控器在连接到总线的两个或更多从属设备之间传送数据,该数据传送装置包括:数据传送控制器,用于以如下方式控制总线,即,响应于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将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直接传 送到传送目的从属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8-20 295967/031.一种数据传送装置,用于由总线主控器在连接到总线的两个或更多从属设备之间传送数据,该数据传送装置包括数据传送控制器,用于以如下方式控制总线,即,响应于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信息,将传送源从属设备的数据直接传送到传送目的从属设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送控制器响应于传送源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和传送目的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之间的差值来控制总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送控制器响应于从传送源从属设备输出的传送信息和从传送目的从属设备输出的传送信息来控制总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送控制器包括用于保持传送等待时间的保持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送控制器响应于所述保持器中保持的传送等待时间,或自从属设备输出的传送信息来控制总线。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送控制器向传送源从属设备或传送目的从属设备发送用于控制从属设备的传送等待时间的主控器就绪信号。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传送装置,其中,所述数据传送控制器按照下列方式来控制总线,即,使传送等待时间小的从属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阳子三野吉辉隅田圭三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