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608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结构包括盒体、盒盖、卡扣,盒盖与盒体顶部铰链连接,卡扣安装在盒体和盒盖正面中心位置,盒体设有管槽、夹持机构,管槽垂直设在盒体内部,夹持机构套在管槽内底部,由于离心管底端形状和离心管的直径大小均不相同,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板根据离心管的大小对其限位夹持,增大离心管受到的支撑力,减少离心管角度发生倾斜,减少物质大量粘在离心管内壁,能够保持离心管内部待离心的物质溶度不发生改变,由于离线管底端的形状不同,与支撑板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支撑板的夹持板与离心管底端接触,夹持板将离心管底端夹持,有利于离线管受力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离心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到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
技术介绍
通过离心管盒对离心管支撑保护,为了加快离心管的取放速度,离心管盒盖与盒体通过铰链连接,打开卡扣时,盒盖受到弹簧的弹力开启,放置离心管时,将离心管插入到放置管槽中;现有技术中采用离心管盒对离心管支撑时,由于离心管底端形状和离心管的直径大小均不相同,当离心管底端为三角状时,且离心管的直径比离心管槽小,离心管底端与离心管槽的接触面积减小,离心管受到的支撑力降低,易出现离心管角度发生倾斜,导致离心管内部物质的液面高度改变,使得物质大量粘在离心管内壁,造成离心管内部待离心的物质溶度发生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采用离心管盒对离心管支撑时,由于离心管底端形状和离心管的直径大小均不相同,当离心管底端为三角状时,且离心管的直径比离心管槽小,离心管底端与离心管槽的接触面积减小,离心管受到的支撑力降低,易出现离心管角度发生倾斜,导致离心管内部物质的液面高度改变,使得物质大量粘在离心管内壁,造成离心管内部待离心的物质溶度发生改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结构包括盒体、盒盖、卡扣,所述盒盖与盒体顶部铰链连接,所述卡扣安装在盒体和盒盖正面中心位置。所述盒体设有管槽、夹持机构,所述管槽垂直设在盒体内部,所述夹持机构套在管槽内底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机构设有支撑架、伸缩杆、夹板、支撑板、支撑条,所述支撑架位于夹持机构底部,所述夹板通过伸缩杆安装在支撑架内部中上位置,所述支撑板位于支撑架内底部,所述支撑条夹在支撑板底面与支撑架内底部之间,所述夹板设有两块,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板设有板体、推条、缓冲板、配合轮,所述板体位于夹板右侧,所述缓冲板通过推条水平安装在板体左侧面,所述配合轮衔接安装在板体左侧面,所述配合轮设有三个。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轮设有支撑环、伸缩块、清除片,所述支撑环位于配合轮中部,所述清除片通过伸缩块安装在支撑环外壁,所述清除片外壁为凹凸不平的表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板设有卡槽、配合槽、底置块、限位板、夹持板、复位球,所述卡槽凹陷在支撑板上表面中部位置,所述配合槽设置在卡槽两侧,所述底置块固定在卡槽内底部,所述限位板套在配合槽内部,所述夹持板穿过卡槽与限位板相连接,所述复位球夹在限位板与卡槽内壁之间,所述复位球为橡胶材质,所述夹持板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板设有支撑条、接触板、弹块,所述支撑条位于夹持板顶部,所述接触板通过弹块安装在支撑条底面,所述接触板底面为光滑的弧面状。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离心管底端形状和离心管的直径大小均不相同,通过夹持机构的夹板根据离心管的大小对其限位夹持,增大离心管受到的支撑力,减少离心管角度发生倾斜,减少物质大量粘在离心管内壁,能够保持离心管内部待离心的物质溶度不发生改变。2、由于离线管底端的形状不同,与支撑板的接触面积较小,通过支撑板的夹持板与离心管底端接触,夹持板将离心管底端夹持,有利于离线管受力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盒体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夹持机构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夹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配合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支撑板侧面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夹持板侧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盒体-1、盒盖-2、卡扣-3、管槽-11、夹持机构-12、支撑架-a1、伸缩杆-a2、夹板-a3、支撑板-a4、支撑条-a5、板体-s1、推条-s2、缓冲板-s3、配合轮-s4、支撑环-d1、伸缩块-d2、清除片-d3、卡槽-r1、配合槽-r2、底置块-r3、限位板-r4、夹持板-r5、复位球-r6、支撑条-t1、接触板-t2、弹块-t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结构包括盒体1、盒盖2、卡扣3,所述盒盖2与盒体1顶部铰链连接,所述卡扣3安装在盒体1和盒盖2正面中心位置。所述盒体1设有管槽11、夹持机构12,所述管槽11垂直设在盒体1内部,所述夹持机构12套在管槽11内底部。其中,所述夹持机构12设有支撑架a1、伸缩杆a2、夹板a3、支撑板a4、支撑条a5,所述支撑架a1位于夹持机构12底部,所述夹板a3通过伸缩杆a2安装在支撑架a1内部中上位置,所述支撑板a4位于支撑架a1内底部,所述支撑条a5夹在支撑板a4底面与支撑架a1内底部之间,所述夹板a3设有两块,呈对称分布,能够增大夹板a3与离心管外壁的接触面积,充分对离心管夹持限位。其中,所述夹板a3设有板体s1、推条s2、缓冲板s3、配合轮s4,所述板体s1位于夹板a3右侧,所述缓冲板s3通过推条s2水平安装在板体s1左侧面,所述配合轮s4衔接安装在板体s1左侧面,所述配合轮s4设有三个,能够增大配合轮s4与离心管外壁的配合面积,减小离心管与夹板a3外壁的摩擦力,加快离心管的移动速度。其中,所述配合轮s4设有支撑环d1、伸缩块d2、清除片d3,所述支撑环d1位于配合轮s4中部,所述清除片d3通过伸缩块d2安装在支撑环d1外壁,所述清除片d3外壁为凹凸不平的表面,能够增大清除片d3与离心管外壁的摩擦力,将滞留在离心管外壁的物质充分清除。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将离心管盒的卡扣3打开,弹簧将盒盖2上弹开取,往盒体1内部的管槽11中垂直将离心管插入,夹持机构12中的伸缩杆a2以支撑架a1为支点将夹板a3往离心管外壁推动,且推条s2将缓冲板s3推动对离心管缓冲,减小夹板a3对离心管的冲击力,夹板a3对离心管夹持限位,离心管底端靠在支撑板a4顶部,支撑板a4通过支撑条a5对离心管缓冲,当取出离心管时,配合轮s4以板体s1为支点与离心管外壁活动配合,通过清除片d3将滞留在离心管外壁的物质清除,保持离心管外壁整洁,且伸缩块d2与支撑环d1为支点带动清除片d3震动,有利于清除片d3外壁的物质抖动掉落,通过夹持机构12的夹板a3根据离心管的大小对其限位夹持,增大离心管受到的支撑力,减少离心管角度发生倾斜,减少物质大量粘在离心管内壁,能够保持离心管内部待离心的物质溶度不发生改变。实施例2:如附图6至附图7所示:其中,所述支撑板a4设有卡槽r1、配合槽r2、底置块r3、限位板r4、夹持板r5、复位球r6,所述卡槽r1凹陷在支撑板a4上表面中部位置,所述配合槽r2设置在卡槽r1两侧,所述底置块r3固定在卡槽r1内底部,所述限位板r4套在配合槽r2内部,所述夹持板r5穿过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结构包括盒体(1)、盒盖(2)、卡扣(3),所述盒盖(2)与盒体(1)顶部铰链连接,所述卡扣(3)安装在盒体(1)和盒盖(2)正面中心位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盒体(1)设有管槽(11)、夹持机构(12),所述管槽(11)垂直设在盒体(1)内部,所述夹持机构(12)套在管槽(11)内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结构包括盒体(1)、盒盖(2)、卡扣(3),所述盒盖(2)与盒体(1)顶部铰链连接,所述卡扣(3)安装在盒体(1)和盒盖(2)正面中心位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1)设有管槽(11)、夹持机构(12),所述管槽(11)垂直设在盒体(1)内部,所述夹持机构(12)套在管槽(11)内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12)设有支撑架(a1)、伸缩杆(a2)、夹板(a3)、支撑板(a4)、支撑条(a5),所述支撑架(a1)位于夹持机构(12)底部,所述夹板(a3)通过伸缩杆(a2)安装在支撑架(a1)内部中上位置,所述支撑板(a4)位于支撑架(a1)内底部,所述支撑条(a5)夹在支撑板(a4)底面与支撑架(a1)内底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开式生物离心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a3)设有板体(s1)、推条(s2)、缓冲板(s3)、配合轮(s4),所述板体(s1)位于夹板(a3)右侧,所述缓冲板(s3)通过推条(s2)水平安装在板体(s1)左侧面,所述配合轮(s4)衔接安装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杰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花落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