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跃辉专利>正文

一种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59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包括战艇主体,战艇主体包括船舱、设在船舱两侧的侧舷、甲板、以及设在甲板上的指挥室和发射基台;侧舷与船舱伸缩连接,指挥室与甲板转动连接,发射基台与甲板翻转连接;船舱变成机器人躯干,指挥室转动变成机器人头部,侧舷伸展至船舱外部形成机器人手臂部,发射基台向船舱后方翻转变成机器人腿部,以上部件变化实现战艇主体变成机器人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变形方式新颖独特,具有很高的可玩性和乐趣性。发射基台船形态时,位于甲板上方作为一个甲板平台,变成机器人形态时伸展至船体后方,使得变形前后船形态和机器人形态都很立体、形象,变形的痕迹不明显,有利于提高可玩性和乐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
本技术涉及变形玩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
技术介绍
变形玩具具有形态变化多样的特点,深受小孩子的喜爱。变形玩具战艇是一种模拟水上战舰的可变形玩具,一般可在船形态与人形态间转变。为了提高可玩性,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1871234U主题为组合机器人玩具的中国技术专利,通过六个不同形态的部件均可形变成子弹形的创意,赋予了变形战艇更高的趣味性。小变形船体中包括设置在船体侧翼的活动连接的拟形手臂侧舷,以及位于甲板上或直接使用船头拟形人头部的拟形头部。但是,这种组合形变的方式,对于现在的小孩子来讲已经习以为常,需要寻找更为巧妙,变形隐藏性更高的变形玩具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未变形时完全看不出人形态、变形后人形态立体丰富、趣味性足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形象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头部隐藏、变形痕迹隐匿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为了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战艇主体,所述战艇主体包括船体(100)、设在船体(100)两侧的侧舷(20)、甲板(102)、以及设在甲板(102)上的指挥室(10)和发射基台(30);所述侧舷(20)与船体(100)伸缩连接,所述指挥室(10)与甲板(102)转动连接,所述发射基台(30)与甲板(102)翻转连接;所述船体(100)变成机器人躯干,所述指挥室(10)转动变成机器人头部,所述侧舷(20)伸展至船体(100)外部变成机器人手臂部,所述发射基台(30)向船体(100)后方翻转变成机器人腿部,以上部件变化实现战艇主体变成机器人主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其特征在于:包括战艇主体,所述战艇主体包括船体(100)、设在船体(100)两侧的侧舷(20)、甲板(102)、以及设在甲板(102)上的指挥室(10)和发射基台(30);所述侧舷(20)与船体(100)伸缩连接,所述指挥室(10)与甲板(102)转动连接,所述发射基台(30)与甲板(102)翻转连接;所述船体(100)变成机器人躯干,所述指挥室(10)转动变成机器人头部,所述侧舷(20)伸展至船体(100)外部变成机器人手臂部,所述发射基台(30)向船体(100)后方翻转变成机器人腿部,以上部件变化实现战艇主体变成机器人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基台包括发射基台后部(31)、以及发射基台前部(32),该发射基台后部(31)包括发射基台后部主体,所述发射基台后部主体包括与伸展机构(40)连接的伸展连接部(311),所述发射基台后部主体向船体(100)后方伸展用于变成机器人腿部,所述发射基台前部(32)用于变成机器人脚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连接部(311)设在发射基台后部主体的一端,该发射基台后部主体的另一端与发射基台前部(32)连接,所述伸展机构(40)包括与伸展连接部(311)连接的翻折结构(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结构(41)包括翻折连接杆(411)、以及设在翻折连接杆(411)两端的分别与伸展连接部(311)和船体(100)连接的翻折连接部(4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成机器人的玩具战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连接部(412)包括轴孔(4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辉
申请(专利权)人:王跃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