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53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包括外壳和电池仓,电池仓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内壁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气体通过第一连接管到达湿化瓶内时,湿化瓶内的蒸馏水对气体进行加湿,从而通过第二导管排出,达到加湿的效果,避免人员在使用使出现口干的情况,同时避免人员的不适情况,当气体进入防逆阀时,气流将球体吹起,使气体通过防逆阀,当气体逆流时,因防逆阀下端较窄,从而气流使球体下沉,使球体堵住防逆阀下端气口,从而使气体无法经过,达到防止气流逆流的效果,避免逆流气体对呼吸器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
本技术涉及呼吸器
,具体为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
技术介绍
所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现有的呼吸器不具备加湿功能,在使用呼吸器进行呼吸时,会使人员赶到口干,引起人员的不适,同时,现有的呼吸器不具备防气逆流功能,在出现特殊情况时,气流逆流至呼吸器内,会对呼吸器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包括外壳和电池仓,所述电池仓与外壳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内壁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四周均设置有湿化瓶,所述湿化瓶的内壁设置有蒸馏水,所述湿化瓶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帽,所述连接帽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包括外壳(1)和电池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与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进气口(3)的内壁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5),所述进气口(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四周均设置有湿化瓶(7),所述湿化瓶(7)的内壁设置有蒸馏水(8),所述湿化瓶(7)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帽(9),所述连接帽(9)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帽(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远离连接帽(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逆阀(1...

【技术特征摘要】
1.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包括外壳(1)和电池仓(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2)与外壳(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所述进气口(3)的内壁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设置有扇叶(5),所述进气口(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6),所述第一连接管(6)的四周均设置有湿化瓶(7),所述湿化瓶(7)的内壁设置有蒸馏水(8),所述湿化瓶(7)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连接帽(9),所述连接帽(9)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帽(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0),所述第二连接管(10)远离连接帽(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逆阀(11),所述防逆阀(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球体(12),所述防逆阀(1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导管(13),所述导管(13)与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电池仓(2)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器(14),所述控制器(14)与电机(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智能送风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5),所述连接块(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天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海安特安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