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67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口罩主体的一侧外壁两端均设置有耳带,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软隔条,且口罩主体位于软隔条上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一进气孔,口罩主体位于软隔条下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孔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二进气机构,所述口罩主体远离软隔条一侧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过滤机构,且口罩主体位于第一进气孔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上出气槽,口罩主体位于第二进气孔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下出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佩戴者鼻子和嘴部的呼吸气能独立进行,防止相互影响而造成不适,软隔条不会影响鼻子的呼吸气,无需更换口罩,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罩
,尤其涉及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过滤式防毒口罩是一种保护人员呼吸系统的特种劳保用品,过滤式防毒口罩主要用于含有低浓度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作业环境,过滤式防毒口罩在制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用的防护口罩,包括面罩本体,该防护口罩在使用时,当使用者佩戴口罩口,嘴部和鼻子处于同一腔内,然而由于嘴部呼出的气体通常湿气较大,继而容易导致口罩内部的湿气增大,继而导致佩戴者鼻子呼吸不顺畅,使用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口罩主体的一侧外壁两端均设置有耳带,所述口罩主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软隔条,且口罩主体位于软隔条上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一进气孔,口罩主体位于软隔条下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二进气孔,第一进气孔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孔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二进气机构,所述口罩主体远离软隔条一侧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过滤机构,且口罩主体位于第一进气孔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上出气槽,口罩主体位于第二进气孔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下出气槽,上出气槽和下出气槽远离软隔条一侧的侧面外壁粘接有出气薄膜。进一步的,所述口罩主体靠近软隔条一侧的侧面外壁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条。进一步的,所述软隔条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机构包括设置于第一进气孔侧面内壁的挡架,且第一进气孔靠近软隔条一侧的侧面内壁粘接有进气薄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气机构与第一进气机构结构相同。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设置于口罩主体侧面外壁的滤壳,且滤壳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滤壳盖,滤壳盖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滤网,滤壳的侧面内壁填充由活性炭层和吸附料层。进一步的,所述口罩主体位于第二进气孔一侧的侧面外壁粘接有透气纱布。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软隔条、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当佩戴口罩时,软隔条则会压在佩戴者的鼻子下方,继而将佩戴者的鼻子和嘴部隔开,进而使得佩戴者鼻子和嘴部的呼吸气能独立进行,防止相互影响而造成不适。2、软隔条倾斜向下设置,继而当软隔条压在鼻子下方时,软隔条不会影响鼻子的呼吸气。3、通过设置透气纱布,在口罩主体内部粘接透气纱布,当佩戴者佩戴口罩时,透气纱布位于佩戴者的嘴部位置,当佩戴者打喷嚏时,透气纱布能起到阻挡作用,佩戴者将透气纱布撕下即可继续佩戴,无需更换口罩,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的进气薄膜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的出气薄膜结构示意图。图中:1-口罩主体、2-透气纱布、3-滤壳、4-活性炭层、5-滤网、6-吸附料层、7-滤壳盖、8-挡架、9-进气薄膜、10-上出气槽、11-第一进气孔、12-耳带、13-软隔条、14-密封条、15-第二进气孔、16-下出气槽、17-出气薄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的一侧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耳带12,口罩主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软隔条13,且口罩主体1位于软隔条13上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一进气孔11,口罩主体1位于软隔条13下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二进气孔15,第一进气孔1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孔15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二进气机构,口罩主体1远离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过滤机构,且口罩主体1位于第一进气孔11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上出气槽10,口罩主体1位于第二进气孔15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下出气槽16,上出气槽10和下出气槽16远离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粘接有出气薄膜17,第一进气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进气孔11侧面内壁的挡架8,且第一进气孔11靠近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内壁粘接有进气薄膜9,第二进气机构与第一进气机构结构相同,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口罩主体1侧面外壁的滤壳3,且滤壳3的侧面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滤壳盖7,滤壳盖7的一侧外壁粘接有滤网5,滤壳3的侧面内壁填充由活性炭层4和吸附料层6。为提高口罩密封性,口罩主体1靠近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14。为防止软隔条13妨碍鼻子呼吸,软隔条13倾斜设置。为提高使用寿命,口罩主体1位于第二进气孔15一侧的侧面外壁粘接有透气纱布2。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者通过耳带12将该口罩佩戴在脸上,此时软隔条13会压在佩戴者的鼻子下方,继而继而将佩戴者的鼻子和嘴分开,当吸气时,如图2所示,外部气体经过滤网5、吸附料层6和活性炭层4过滤后将进气薄膜9吹开,继而进入第一进气孔11和第二进气孔15中,进入口罩内部供使用者呼吸,而此时出气薄膜17则会吸附在下出气槽16和上出气槽10中而使得下出气槽16和上出气槽10封闭,继而无法由上出气槽10和下出气槽16进气,当呼气时,则进气薄膜9封闭,出气薄膜17吹起,进而由上出气槽10和下出气槽16进行出气,当佩戴者打喷嚏后,喷嚏液会黏附在透气纱布2上,使用者只需将透气纱布2撕下即可继续进行佩戴。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的一侧外壁两端均设置有耳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软隔条(13),且口罩主体(1)位于软隔条(13)上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一进气孔(11),口罩主体(1)位于软隔条(13)下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二进气孔(15),第一进气孔(1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孔(15)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二进气机构,所述口罩主体(1)远离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过滤机构,且口罩主体(1)位于第一进气孔(11)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上出气槽(10),口罩主体(1)位于第二进气孔(15)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下出气槽(16),上出气槽(10)和下出气槽(16)远离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粘接有出气薄膜(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口罩主体(1)的一侧外壁两端均设置有耳带(12),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软隔条(13),且口罩主体(1)位于软隔条(13)上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一进气孔(11),口罩主体(1)位于软隔条(13)下方的侧面外壁开有第二进气孔(15),第一进气孔(11)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一进气机构,第二进气孔(15)的侧面内壁设置有第二进气机构,所述口罩主体(1)远离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设置有过滤机构,且口罩主体(1)位于第一进气孔(11)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上出气槽(10),口罩主体(1)位于第二进气孔(15)一侧的侧面外壁开有下出气槽(16),上出气槽(10)和下出气槽(16)远离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粘接有出气薄膜(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药用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靠近软隔条(13)一侧的侧面外壁两端均设置有密封条(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作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科田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