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523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包括推车罩,所述推车罩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和固定盘,所述支架位于固定盘的一侧,所述推车罩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把手套,所述固定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该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通过通过L形板、第一钢索和转盘的相互配合下,可以便于工人在推动搬运装置时进行灵活便捷的调节充气行走轮的角度,进而实现搬运装置便捷的转向,从而提高移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避免搬运装置在转向时需要工人施加转向力和变化位置的问题,有效的减少工人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但是,现有的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小推车之类的搬运装置进行建筑材料的搬运,现有的搬运装置在推动过程中难以便捷的进行转向,不仅造成转向操作繁琐还会造成需要较大的转向力,在移动过程中,建筑工地的路面情况复杂,障碍物容易影响搬运装置的移动,移动通过性较差,现有的搬运装置在下料时也比较麻烦,难以实现便捷高效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搬运装置在推动过程中难以便捷的进行转向,不仅造成转向操作繁琐还会造成需要较大的转向力,在移动过程中,建筑工地的路面情况复杂,障碍物容易影响搬运装置的移动,移动通过性较差,现有的搬运装置在下料时也比较麻烦,难以实现便捷高效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包括推车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罩(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2)和固定盘(3),所述支架(2)位于固定盘(3)的一侧,所述推车罩(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把手套(5),所述固定盘(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底部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7)和两个第二支撑板(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充气行走轮(10),所述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1),所述第二转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包括推车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罩(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支架(2)和固定盘(3),所述支架(2)位于固定盘(3)的一侧,所述推车罩(1)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把手(4)的一端通过螺纹旋合连接有把手套(5),所述固定盘(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6),所述转盘(6)的底部通过螺栓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支撑板(7)和两个第二支撑板(8),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9),所述第一转杆(9)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充气行走轮(10),所述第一支撑板(7)和第二支撑板(8)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1),所述第二转杆(11)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钢圆盘(12),所述钢圆盘(12)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倾斜板(17),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内部开设有内腔(18),所述第一转杆(9)的一端靠近内腔(18)的内部位置处焊接有第一锥齿轮(13),所述第二转杆(11)的一端靠近内腔(18)的内部位置处焊接有第二锥齿轮(14),所述内腔(1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两端均焊接有第三锥齿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盘(3)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固定座(19),所述把手套(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座(20),所述滑座(20)与把手套(5)之间焊接有第一弹簧(21),且滑座(20)的底部焊接有L形板(22),所述L形板(22)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滚珠(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23)与固定座(19)之间焊接有第一钢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克齐刚宪水张丁森霍明祥张文波马希博侯焕福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森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