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3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申请公开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包括套管和中空的针芯,针芯包括针体及针尖,针体的后端依次设有针芯栓部和针芯观察腔,针芯观察腔和针芯的内腔贯通;套管活动套接于针芯外部,套管自前端往后端依次为留置管、套管观察窗和导管座,套管观察窗外固定套接有防溢血开关,针芯观察腔和套管观察窗均为透明材质,针芯观察腔内滑动连接有密封片,针芯观察腔内还设有弹性件,针芯观察腔设有若干个气孔。本申请设置有防溢血开关,避免穿刺后针芯退出时血液溅出;同时通过设置密封片和弹性件,通过观察套管观察窗内密封片的滑动情况,来判断穿刺的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从而避免留置管插入静脉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
技术介绍
留置针,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套管,以及不锈钢的穿刺引导针芯。使用时将套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套管全部进入血管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套管留置在血管内,之后件套管连接压力传感器即可,但是具体操作的时候,当将针芯抽出后在压力传感器连接之前。动脉血会随着针芯抽出的过程从套管内涌出,动脉血的涌出不仅会造成血液的流失,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医护人员感染的风险。有鉴于此,现有技术CN208243604U公开了一种防溢血带开关的动脉穿刺套管针,包括套管和中空的针芯,针芯包括针体及与针体一体的前端的针尖,针体后端依次设有针芯栓部、针芯观察窗及堵头,针芯观察窗和针芯内腔贯通;针体前端接近针尖处设有环形凹槽;套管活动套接于针芯外部,防溢血开关置于套管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防溢血开关由开关定子、开关手柄和开关动子构成,先将防溢血开关的开关手柄置于关闭位置,再退出针芯,可以避免出现动脉血涌出的问题。但是上述装置并不能判断针芯是插入动脉还是静脉,只能通过肉眼观察血液在空腔内的喷射强度及颜色来判断针芯插入的是静脉还是动脉,经验不足的医师就很容易将动脉留置针误插入静脉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能准确将针芯插入动脉的穿刺用留置针。本技术的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包括套管和中空的针芯,针芯包括针体及与针体一体且位于前端的针尖,针体的后端依次设有针芯栓部和针芯观察腔,针芯观察腔和针芯的内腔贯通;套管活动套接于针芯外部,套管自前端往后端依次为留置管、套管观察窗和导管座,套管观察窗外固定套接有防溢血开关;所述针芯观察腔和套管观察窗均为透明材质,所述针芯观察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在针芯观察腔内沿血液流入的方向来回滑动的密封片,所述针芯观察腔内还设有用于使密封片在针芯观察腔内保持某一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针芯观察腔远离针芯栓部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气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动脉穿刺用留置针,穿刺前将针芯装入套管中,保持防溢血开关处于开的位置,然后按照动脉置管临床操作规范进行常规操作,针芯的针尖穿刺入动脉后可以从针芯观察腔见到回血,继续推进针芯,看到套管观察窗内有回血说明套管进入血管中,此时持住针芯栓部,将套管继续推进,使留置管全部进入动脉内,置管成功后将针芯退出至防溢血开关处,将防溢血开关的置于关闭的位置,再退出针芯;然后,连接压力传感器的连接管,再打开防溢血开关,操作完成。在穿刺的过程中,要判断穿刺的是动脉还是静脉,即避免穿入静脉血管中,通过设置于针芯观察腔内的密封片来进行判断,针芯观察腔是透明的,穿刺后,血液会进入透明的针芯观察腔后,并能带动密封片来回滑动,密封片可以保证血液不外漏,并完成对脉搏搏动的响应,能在弹性件的配合下在透明针芯观察腔内灵活地来回滑动,以帮助医务人员进行判断,通过密封片滑动的幅度来判断针芯是否插入动脉,如果插入的是动脉,将针芯退出,将留置管插入动脉中,如果插入的是静脉血管,则将针芯和套管退出,重新寻找动脉血管,重复上述的穿刺过程,直到穿刺的是动脉血管为止,防止针芯误插入静脉,而直接进行后续操作。而且还可以根据密封片的滑动情况来判断是否刺穿血管,如果刺穿血管,则密封片滑动的幅度就会慢慢衰减直至停止。本技术设置有防溢血开关,避免穿刺后针芯退出时血液溅出,同时通过设置密封片和弹性件,通过观察套管观察窗内密封片的滑动情况,来判断穿刺的是动脉血管还是静脉血管,从而避免针芯误插入静脉中。进一步,所述针芯观察腔上设置有覆盖气孔的阻水透气膜。为了防止细菌或水进入针芯观察腔内,气孔上固设有阻水透气膜。进一步,所述密封片为活塞,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活塞可以密封针芯观察腔也可以在针芯观察腔内滑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另一端固定在针芯观察腔的端部上。进一步,所述针芯观察腔的外壁设有刻度。以弹簧未被压缩的状态为起始位置,此处也为刻度零点,活塞滑动的幅度越大则穿刺的是动脉血管,活塞滑动的幅度越小,则为静脉血管,静脉血管相较于动脉血管而言滑动的幅度就较小。进一步,所述防溢血开关包括开关定子、开关动子、旋转头和销轴构成,开关动子活动置于套管观察窗的内且位于开关定子内,旋转头通过销轴连接于开关定子的上方,开关动子下端为半球形。进一步,所述导管座设有侧管,所述侧管与测压导管衔接。进一步,所述针尖的斜面与针体的侧壁之间形成的锐角角度为30~60°。30~60°夹角的针尖斜面较长,针尖较钝,高度差小,针体刺入体内时留置针导管易于置入正确位置。进一步,所述针尖有一条或多条凹槽。设置凹槽利于配合显影技术探测针体在患者血管中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留置管包括前端的刚性的硬质段以及尾端的柔性的软质段。能有效避免外导管在人体上长时间留置而可能出现的打折或折断现象,提高留置的效果和安全性,留置管软质段的柔性设计,不影响留置管传输的效果,且能有效避免留置管因人体活动而导打折甚至折断,保证留置管在人体上长时间留置的效果,消除因留置管折断给人体带来的安全隐患,使用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针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针尖1、留置管2、针芯栓部3、套管观察窗4、防溢血开关5、侧管6、导管座7、针芯观察腔8、活塞9、弹簧10、气孔11、阻水透气膜12。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2所示: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包括套管和中空的针芯,针芯包括针体及与针体一体且位于前端的针尖1,针体的后端依次设有针芯栓部3和针芯观察腔8,针芯观察腔8和针芯的内腔贯通;套管活动套接于针芯外部,套管自前端往后端依次为留置管2、套管观察窗4和导管座7,导管座7上设有侧管6;套管观察窗4外固定套接有防溢血开关5,防溢血开关5包括开关定子、开关动子、旋转头和销轴构成,开关动子活动置于套管观察窗4的上方且位于开关定子内,旋转头通过销轴连接于开关定子的上方,开关动子下端为半球形。针芯观察腔8和套管观察窗4均为透明材质,针芯观察腔8内滑动连接有能在针芯观察腔8内沿血液流入的方向来回滑动的活塞9,针芯观察腔8内还设有用于使活塞9在针芯观察腔8内保持某一初始位置的弹簧10,针芯观察腔8远离针芯栓部3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气孔11,针芯观察腔8上设置有覆盖气孔11的阻水透气膜12,针芯观察腔8的外壁设有刻度(未示出)。针尖1斜面与针体侧壁之间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30°,留置管2包括前端的刚性的硬质段以及尾端的柔性的软质段。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针尖1斜面与针体侧壁之间形成的锐角的角度为60°。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针尖1设置有一条凹槽。实施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针尖1设置有三条环设在针尖1外壁的凹槽。具体实施时以实施例1为例,穿刺前将针芯装入套管中,保持防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包括套管和中空的针芯,针芯包括针体及与针体一体且位于前端的针尖,针体的后端依次设有针芯栓部和针芯观察腔,针芯观察腔和针芯的内腔贯通;套管活动套接于针芯外部,套管自前端往后端依次为留置管、套管观察窗和导管座,套管观察窗外固定套接有防溢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观察腔和套管观察窗均为透明材质,所述针芯观察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在针芯观察腔内沿血液流入的方向来回滑动的密封片,所述针芯观察腔内还设有用于使密封片在针芯观察腔内保持某一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针芯观察腔远离针芯栓部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包括套管和中空的针芯,针芯包括针体及与针体一体且位于前端的针尖,针体的后端依次设有针芯栓部和针芯观察腔,针芯观察腔和针芯的内腔贯通;套管活动套接于针芯外部,套管自前端往后端依次为留置管、套管观察窗和导管座,套管观察窗外固定套接有防溢血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观察腔和套管观察窗均为透明材质,所述针芯观察腔内滑动连接有能在针芯观察腔内沿血液流入的方向来回滑动的密封片,所述针芯观察腔内还设有用于使密封片在针芯观察腔内保持某一初始位置的弹性件,所述针芯观察腔远离针芯栓部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观察腔上设置有覆盖气孔的阻水透气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脉穿刺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片为活塞,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小琼金莹莹范美英赵小容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