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42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滴速检测装置、显示屏和挂钩;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凹槽、红外传感器、处理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套杆、内杆、齿轮导轨、进步电机、传动轮、蓄电池;所述滴速检测装置中的处理器与红外传感器、升降装置进步电机、显示屏分别连接,用于收集和处理滴速数据,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输液速度;并可通过wifi模块将药液剩余量低于阈值的警报信号发送给护士站,避免错过输液终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
技术介绍
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是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单位时间内给多少量的液体、药物,对治疗疾病的效果起着一定的影响。输液速度应根据病情、输液总量、输液目的和药物性质等情况确定,并进行准确控制。在目前的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往往是通过经验调节一次性塑料流速调节器来控制输液速度,存在无法准确控制、无法过程调节、增加制造成本等问题。而且,输液终点由病人及其家属自主监控易产生偏差,出现血液倒流的情况。CN206924228U“智能输液监测装置”公开了一种包括输液模块、数据线、吊瓶钩、输液监测屏、置物板、调节按钮、控制电机和滚轮的智能输液监测装置,通过调节按钮伸缩输液杆,方便输液操作、患者活动;通过微型液位计、流量计实时掌握输液的进程;通过输液模块中软管上的调节按钮调节输液速度;通过网络通信模块实现医护人员对患者输液进程的远程掌上监控,输液结束无需按铃即可通知护士到位。但是该技术仍采用控制输液软管的方法控制输液速度,并无法解决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自动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具有自动升降过程调节输液速度、监测输液过程并无线传输警报等功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滴速检测装置、显示屏和挂钩,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凹槽、红外传感器、处理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套杆、内杆、齿轮导轨、进步电机、传动轮、蓄电池;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底座上,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和显示屏位于升降装置外套杆的外侧,所述挂钩位于升降装置内杆顶部,所述滴速检测装置中的处理器与红外传感器、升降装置进步电机、显示屏分别连接,收集和处理滴速数据并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输液速度。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的外套杆内壁安装有一排垂直地面的齿轮导轨;内杆置于外套杆中,其底部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进步电机齿轮通过传动轮与外套杆内壁的齿轮导轨作用实现内杆的上下运动;蓄电池安装在外套杆的最底端,以一块隔板与进步电机隔开。进一步的,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形状为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固定凹槽为两个不同直径的凹槽,小直径凹槽用于固定输液管,大直径凹槽用于固定莫菲氏管;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光二极管、接受红外线的红外光敏二极管,分别位于大直径凹槽左右内侧壁,用于监测滴速;处理器位于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内部,收集实时输液滴速,自动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输液滴速,并根据输液量和输液滴速计算药液剩余量。进一步的,所述滴速检测装置还包括wifi模块,位于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内部,与处理器连接,当接收到处理器传输的药液剩余量低于阈值的信号时,发送警报信号给护士站。进一步的,所述显示屏可以手动设定输液量和输液滴速数值,输液过程将自动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滴速;显示屏上显示实时输液滴速和药液剩余量。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安装有万向轮,方便移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调节高度差来改变输液滴速的方法比传统手动调节滴速更精准;显示屏可以手动设定输液滴速,升降装置自动调节内杆高度以达到设定输液滴速;输液过程通过滴速检测装置中的红外传感器监控输液滴速,通过自动调节内杆高度维持稳定的输液滴速。2)本技术的显示屏显示实时输液滴速和药液剩余量,方便病人和医护人员查看,并可通过wifi模块将药液剩余量低于阈值的警报信号发送给护士站,避免错过输液终点。3)本技术结构简单,与普通铁质输液架占用空间相同,且便于安装和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整体结构图;图2为滴速检测装置结构图;图3为升降装置结构图;其中,1是挂钩,2是滴速检测装置,21是固定输液软管的凹槽,22是固定莫菲氏管的凹槽,23是红外发光二极管,24是红外光敏二极管,25是处理器,26是wifi模块,3是底座,4是触摸屏,5是升降装置,51是外套杆,52是内杆,53是齿轮导轨,54是步进电机,55是传动轮,56是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包括挂钩1、滴速检测装置2、底座3、显示屏4和升降装置5,升降装置5位于底座上,滴速检测装置2和显示屏4位于升降装置外套杆51的外侧,挂钩1位于升降装置内杆52的顶部,用于悬挂输液瓶。显示屏4选用7寸的TFT液晶触摸屏。如图2所示,智能输液杆的滴速检测装置形状为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包括固定凹槽、红外传感器、处理器25和wifi模块26。固定凹槽为两个不同直径的凹槽,小直径凹槽是固定输液软管的凹槽21,大直径凹槽是固定莫菲氏管的凹槽22。红外传感器包括发射红外线的红外发光二极管23、接受红外线的红外光敏二极管24,分别位于大直径凹槽左右内侧壁,用于监测滴速。处理器25选用STM32F103RCT6,位于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内部,收集实时输液滴速,自动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输液滴速,并根据输液量和输液滴速计算药液剩余量。wifi模块26位于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内部,与处理器连接,当接收到处理器传输的药液剩余量低于阈值的信号时,发送警报信号给护士站。如图3所示,智能输液杆的升降装置包括外套杆51、内杆52、齿轮导轨53、进步电机54、传动轮55、蓄电池56。外套杆51为空心管,其内壁安装有一排垂直地面的齿轮导轨53。内杆52置于外套杆51中,其底部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54。进步电机54齿轮通过传动轮55与外套杆51内壁的齿轮导轨53作用,实现内杆52的上下运动,以调节输液瓶高度来改变输液滴速。蓄电池56安装在外套杆51的最底端,以一块隔板与进步电机54隔开,蓄电池56选用带充电电路的锂电池。本技术主要利用输液瓶的高度不同所引起的液体压强差的改变,并能与现用的莫菲氏管和输液管很好的匹配,实现对输液滴速的精确控制。输液开始前,由医护人员在显示屏上设定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内杆自动将悬挂输液瓶的挂钩升降到对应高度并开始输液。输液过程,固定在莫菲氏管外侧的滴速检测装置实时监测滴速并显示在显示屏上;同时根据输液量和滴速计算剩余药液量并显示在触摸屏上。当剩余药液低于阈值时,wifi模块将警报信号发送给护士站,提醒输液终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滴速检测装置、显示屏和挂钩;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凹槽、红外传感器、处理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套杆、内杆、齿轮导轨、进步电机、传动轮、蓄电池;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底座上,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和显示屏位于升降装置外套杆的外侧,所述挂钩位于升降装置内杆顶部,所述滴速检测装置中的处理器与红外传感器、升降装置进步电机、显示屏分别连接,收集和处理滴速数据并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输液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滴速检测装置、显示屏和挂钩;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包括固定凹槽、红外传感器、处理器;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外套杆、内杆、齿轮导轨、进步电机、传动轮、蓄电池;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底座上,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和显示屏位于升降装置外套杆的外侧,所述挂钩位于升降装置内杆顶部,所述滴速检测装置中的处理器与红外传感器、升降装置进步电机、显示屏分别连接,收集和处理滴速数据并调节内杆高度以控制输液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的外套杆内壁安装有一排垂直地面的齿轮导轨;所述内杆置于外套杆中,其底部安装有一个步进电机;所述进步电机齿轮通过传动轮与外套杆内壁的齿轮导轨作用实现内杆的上下运动;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外套杆的最底端,以一块隔板与进步电机隔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自动升降调节输液速度的智能输液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滴速检测装置形状为具有凹槽的长方体板;所述固定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天毅葛化敏徐建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