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382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容器;过滤器,过滤器包括:下盖体,上盖体,过滤层,过滤层的底面密封抵接于下盖体的顶面,过滤层的顶面密封抵接于上盖体的底面,过滤层可转动设置于下盖体与上盖体之间,过滤层包括腔体,腔体的底部连通第一通孔的顶部端口,腔体的顶部连通第二通孔的底部端口,腔体有多个,所有腔体围绕过滤层的转动轴线依次排列分布,每两个相邻的腔体互相分隔;过滤材料,其设置于腔体内;真空泵,其与第二通孔的顶部端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负压吸引装置需要更换过滤器内部的过滤材料时,转动过滤器中的过滤层更换过滤材料,不需要拆卸负压吸引装置,避免污染源的泄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应用于医用吸引器械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吸引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吸引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吸引装置是通过真空泵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效果的工具,负压吸引装置用于将患者体内的血污、脓液、积痰等引导到容器中存放。患者的废液中可能含有传染性疾病的污染源,为了避免污染源被真空泵排放到外界,在容器与真空泵的连通处设置过滤器,过滤器过滤污染源,过滤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更换内部的过滤材料。但是,更换过滤材料需要拆卸负压吸引装置,手术过程中拆卸负压吸引装置可能引起污染源的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吸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的顶部设有开口;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下盖体,所述下盖体的底部密封连接于所述开口中,所述下盖体包括进入管与第一通孔,所述进入管一端连通外部,所述进入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容器,所述第一通孔由上至下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容器(100),所述容器(100)的顶部设有开口;/n过滤器(200),所述过滤器(200)包括:/n下盖体(210),所述下盖体(210)的底部密封连接于所述开口中,所述下盖体(210)包括进入管(212)与第一通孔(211),所述进入管(212)一端连通外部,所述进入管(2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容器(100),所述第一通孔(21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下盖体(210);/n上盖体(220),所述上盖体(220)包括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二通孔(22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上盖体(220),所述第二通孔(221)底部端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211)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100),所述容器(100)的顶部设有开口;
过滤器(200),所述过滤器(200)包括:
下盖体(210),所述下盖体(210)的底部密封连接于所述开口中,所述下盖体(210)包括进入管(212)与第一通孔(211),所述进入管(212)一端连通外部,所述进入管(21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容器(100),所述第一通孔(21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下盖体(210);
上盖体(220),所述上盖体(220)包括第二通孔(221),所述第二通孔(221)由上至下贯穿所述上盖体(220),所述第二通孔(221)底部端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通孔(211)顶部端口的位置相对应;
过滤层(230),所述过滤层(230)的底面密封抵接于所述下盖体(210)的顶面,所述过滤层(230)的顶面密封抵接于所述上盖体(220)的底面,所述过滤层(230)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下盖体(210)与所述上盖体(220)之间,所述过滤层(230)包括腔体(231),所述腔体(231)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通孔(211)的顶部端口,所述腔体(231)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通孔(221)的底部端口,所述腔体(231)有多个,所有所述腔体(231)围绕所述过滤层(230)的转动轴线依次排列分布,每两个相邻的所述腔体(231)互相分隔;
过滤材料,所述过滤材料设置于所述腔体(231)内;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二通孔(221)的顶部端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230)还包括第一凹槽(232)与第二凹槽(233),所述第一凹槽(232)与所述第二凹槽(233)的外形均为圆环状,所述第一凹槽(232)设置于所述过滤层(230)的底面上,所述腔体(231)的底部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32)的内圆内,所述第二凹槽(233)设置于所述过滤层(230)的顶面上,所述腔体(231)的顶部端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33)的内圆内,所述第一凹槽(232)与所述第二凹槽(233)的圆心均设置于所述过滤层(230)的转动轴线上,所述过滤器(200)还包括第一密封圈(240)与第二密封圈(241),所述第一密封圈(240)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32)中,所述第二密封圈(241)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233)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飚徐浩昌詹海燕张兰梅刘婕婷张仁辉潘晓梅侯诗楠张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