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机用物料槽和3D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36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打印机用物料槽,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包括:设有一开口的槽体和离型膜,槽体的底板为透明底板,离型膜固定设置于槽体内,离型膜平行于底板,且离型膜压紧于底板上;底板朝向离型膜的表面做粗糙处理,形成一防真空吸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3D打印机,包括如上所述的3D打印机用物料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使得模型成型精度较高的同时还便于将模型从离型膜上分离下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3D打印机用物料槽和3D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特别是涉及一种3D打印机用物料槽和3D打印机。
技术介绍
液体3D打印技术是用液体材料进行3D打印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这种打印技术分为上投光和下投光两种,上投光技术光源在液体材料上方,固化反应发生在液体材料上表面。下投光技术光源在液体容器(料槽)底部,固化反应发生在容器底部,固化完一层以后需要将已固化的打印模型向上提拉,使其从料槽底部剥离,即进行脱模处理,以便继续打印模型的下一层。目前大面积模型脱膜处理方式一般不会采用硬拔的方式,因离型膜和玻璃之间的吸附力过大,硬拔则会导致损坏模型且离型膜脱离玻璃时产生较大的噪音,因此,主要采用斜拔和增加树脂槽中离型膜和玻璃的间隙等方式;但由于3D打印机的打印方式是一层一层堆叠的方式进行的所以每次运动的时间对于整个打印的效率就很关键,第一种斜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料槽先沿一侧缓慢向下倾斜;打印平台再上升一段距离;料槽恢复水平;等待液面静止;开始下一层打印。这种脱模方式使打印模型与料槽底部的分离过程从打印模型的一侧边缘开始,逐渐缓慢完成剥离,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打印机用物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一开口的槽体和离型膜,所述槽体的底板为透明底板,所述离型膜固定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离型膜平行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离型膜压紧于所述底板上;/n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离型膜的表面做粗糙处理,形成一防真空吸附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机用物料槽,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一开口的槽体和离型膜,所述槽体的底板为透明底板,所述离型膜固定设置于所述槽体内,所述离型膜平行于所述底板,且所述离型膜压紧于所述底板上;
所述底板朝向所述离型膜的表面做粗糙处理,形成一防真空吸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用物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真空吸附层由玻璃砂浆喷涂于所述底板上后晾干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机用物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砂浆由透明胶液和玻璃砂混合而成,所述玻璃砂的大小为23um~149um,所述透明胶液为透明木漆,所述玻璃砂和所述透明胶液的体积比为1:25~1: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机用物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包括槽体本体、底托和所述底板;所述槽体本体的两端均开口,所述离型膜固定设置于所述槽体本体的一端,所述底板平行于所述底托且设置于所述底托上,所述槽体本体设置有所述离型膜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托设置有所述底板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打印机用物料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本体连接于所述底托上时,所述离型膜处于绷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机用物料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陈明王迪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迅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