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281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架体、定型输送机构、刨削划线整形机构和刨削压平机构,定型输送机构具有多个平行排列设置的定型输送辊组,将竹材向前输送并调整竹材的弯曲弧度,刨削划线整形机构首尾依次设置,且第一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定型机构的尾端,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刨黄切削组件、第一弧面整形组件、青面划线组件和第二弧面整形组件,刨削压平机构设置在第二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的尾端,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后置刨黄切削组件、正向压平辊组和反向压平辊组,该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既能够保留竹青而且避免竹材在展平时发生开裂,同时加工步骤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材加工
,具体为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天然森林资源减少、木材资源供应紧张等矛盾日益突出,而且我国竹材资源十分丰富,竹材加工产业发展迅速。目前现有的竹展平设备为保证竹材在展平时不发生开裂,而需要竹材上的竹青和竹黄去除,但是由于去青工序的存在,把竹材较为密实、强度较大的竹青去除,导致了竹展平板的厚度减小、强度下降、竹材利用率降低,而且去黄还需要采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处理,工序繁琐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弧形竹材展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既能够保留竹青而且避免竹材在展平时发生开裂,同时加工步骤简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包括:支撑架体;定型输送机构,具有多个平行排列设置的定型输送辊组,将竹材向前输送并调整竹材的弯曲弧度;刨削划线整形机构,首尾依次设置,且第一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定型机构的尾端,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刨黄切削组件、第一弧面整形组件、青面划线组件和第二弧面整形组件;刨削压平机构,设置在第二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的尾端,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后置刨黄切削组件、正向压平辊组和反向压平辊组。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定型输送辊组包括上定型辊和位于所述上定型辊正下方的下输送辊,且所述上定型辊和所述下输送辊之间形成预设的弧形整形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前置刨黄切削组件具有第一竹黄切削旋刀,所述后置刨黄切削组件具有第二竹黄切削旋刀。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弧面整形组件包括多个弧面整形辊组,每个所述弧面整形辊组包括上弧面整形辊和位于所述上弧面整形辊正下方的下弧面整形辊,所述上弧面整形辊为球形,且表面均匀设置有分散且呈长方体的凸起。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每个所述弧面整形辊组的上弧面整形辊下弧面整形辊之间的间隙的弧面半径相同,且弧面半径的范围在30-100mm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青面划线组件具有划线耙,所述划线耙的表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划线刀,且相互平行的相邻两个所述划线刀的宽度在2-4mm之间,凸出高度在8-10mm之间,相邻划线刀间距在8-12mm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正向压平辊组包括多个正向压平辊组,每个所述正向压平辊组包括上正向压平辊和位于所述上正向压平辊正下方的下正向压平辊;所述反向压平辊组包括多个反向压平辊组,每个所述反向压平辊组包括上反向压平辊和位于所述上反向压平辊正下方的下反向压平辊。一种留青竹展平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00:将整竹预处理得到软化后的弧形竹片;S200:将输送至定型输送机构内,定型输送机构的定型输送辊组将弧形竹片向前输送并调整弧形竹片的弧度;S300:刨削划线整形机构接收定型输送机构输送的弧形竹片,并且依次经过刨黄切削组件、第一弧面整形组件、青面划线组件和第二弧面整形组件,刨黄切削组件对弧形竹片的竹黄部位切削、第一弧面整形组件对切屑后的弧形竹片进行第一次整形、青面划线组件对第一次整形后的弧形竹片的竹青面划线,并且第二弧面整形组件对竹青面划线后的弧形竹片再次整形,直至弧形竹片离开最后一个刨削划线整形机构;S400:刨削压平机构对从刨削划线整形机构离开的弧形竹片的竹黄部位再次切削后,对弧形竹片依次进行正向压平和反向压平。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S100:将整竹预处理得到软化后的弧形竹片的具体步骤如下:S101:将整竹截断成竹筒,并沿纤维方向呈直线至少开2个贯通槽,实现开片处理,得到弧形竹片;S102:将得到的弧形竹片放入软化罐内进行高温高湿饱和蒸汽软化处理。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步骤S102中,软化罐的软化温度在160-180℃,软化时间在4-6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定型输送机构调整竹材的弯曲弧度,并通过青面划线组件和弧面整形组件对弧形竹材的竹青面划线和对弧形竹材进行整形,分散消除竹片竹青面在展平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防止竹材开裂,进而增加竹展平板的厚度,保证竹展平板的强度,提高竹资源的利用率。2、通过前置刨黄切削组件和后置刨黄切削组件对竹材的竹黄部位进行切削,使竹材在展平的过程中即可对竹材的竹黄部位进行切削,解决了传统对弧形竹材展平前需要对弧形竹材的竹黄部位进行专门的设备处理的缺陷,使得竹材加工的步骤得到简化,提高竹材的展平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及方法,既能够保留竹青而且避免竹材在展平时发生开裂,同时加工步骤简便。图1-图2示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留青竹展平装置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主体部分包括支撑架体100、定型输送机构200、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和刨削压平机构400。支撑架体100用于支撑安装定型输送机构200、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和刨削压平机构400。定型输送机构200具有多个平行排列设置的定型输送辊组210,用于将竹材向前输送并调整竹材的弯曲弧度,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定型输送辊组210包括上定型辊210a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体(100);/n定型输送机构(200),具有多个平行排列设置的定型输送辊组(210),将竹材向前输送并调整竹材的弯曲弧度;/n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首尾依次设置,且第一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定型机构(200)的尾端,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刨黄切削组件(310)、第一弧面整形组件(320)、青面划线组件(330)和第二弧面整形组件(340);/n刨削压平机构(400),设置在第二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的尾端,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后置刨黄切削组件(410)、正向压平辊组(420)和反向压平辊组(4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体(100);
定型输送机构(200),具有多个平行排列设置的定型输送辊组(210),将竹材向前输送并调整竹材的弯曲弧度;
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首尾依次设置,且第一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设置在所述定型机构(200)的尾端,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包括依次设置的前置刨黄切削组件(310)、第一弧面整形组件(320)、青面划线组件(330)和第二弧面整形组件(340);
刨削压平机构(400),设置在第二个所述刨削划线整形机构(300)的尾端,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后置刨黄切削组件(410)、正向压平辊组(420)和反向压平辊组(4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型输送辊组(210)包括上定型辊(210a)和位于所述上定型辊(210a)正下方的下输送辊(210b),且所述上定型辊(210a)和所述下输送辊(210b)之间形成预设的弧形整形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刨黄切削组件(310)具有第一竹黄切削旋刀(310a),所述后置刨黄切削组件(410)具有第二竹黄切削旋刀(410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面整形组件(320)包括多个弧面整形辊组(321),每个所述弧面整形辊组(321)包括上弧面整形辊(321a)和位于所述上弧面整形辊(321a)正下方的下弧面整形辊(321b),所述上弧面整形辊(321a)为球形,且表面均匀设置有分散且呈长方体的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弧面整形辊组(321)的上弧面整形辊(321a)下弧面整形辊(321b)之间的间隙的弧面半径相同,且弧面半径的范围在30-100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留青竹展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青面划线组件(330)具有划线耙(330a),所述划线耙(330a)的表面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划线刀,且相互平行的相邻两个所述划线刀的宽度在2-4mm之间,凸出高度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娄志超李延军王秋怡郝小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