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矫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086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耳部矫形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耳部矫形器,包括软质的内衬和硬质的保持器,内衬和保持器均为三维打印件,内衬的内表面用于覆盖人体外耳的至少部分区域;保持器与内衬相匹配,且保持器设置在内衬的背离外耳的一侧,以支撑内衬;内衬上设置有第一矫形结构,保持器上设置有与第一矫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矫形结构,第二矫形结构和第一矫形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以支撑第一矫形结构,第一矫形结构用于与外耳的病变区域配合并调整病变区域的生长趋势,以对外耳进行塑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耳部矫形器,个性化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部矫形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耳部矫形器。
技术介绍
耳廓畸形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耳廓的畸形或者耳部其他结构的异常。传统的耳廓畸形通常是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大,且会直接对患者造成损伤,此外,还很容易造成术后感染、恢复形态不美观、二次复发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的缺陷,近几年,在医疗器械领域出现了一种耳部矫形器,不用手术便可以对患者的耳部进行修复。现有的耳部矫形器大多都是通过倒模、注塑的方式制造而成,现有的耳部矫形器一般包括与外耳相适配的保持器以及设置在保持器内部的矫形组件,而矫形组件大多为由多个金属件弯折而成的金属条组成。因此,采用现有的耳部矫形器对患者的耳部进行治疗矫正时,不仅个性化程度低导致成本较高,而且,为了保证耳部矫形器有足够的强度来实现耳部矫形,其硬度通常较大,导致耳部矫形器的佩戴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部矫形器,个性化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耳部矫形器,包括软质的内衬和硬质的保持器,内衬和保持器均为三维打印件,内衬的内表面用于覆盖人体外耳的至少部分区域;保持器与内衬相匹配,且保持器设置在内衬的背离外耳的一侧,以支撑内衬;内衬上设置有第一矫形结构,保持器上设置有与第一矫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矫形结构,第二矫形结构和第一矫形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以支撑第一矫形结构,第一矫形结构用于与外耳的病变区域配合并调整病变区域的生长趋势,以对外耳进行塑形。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矫形结构和第二矫形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矫形部,矫形部与外耳的至少一个耳部结构一一对应设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矫形部包括与对应的外耳的耳部结构相贴合的曲面结构,和/或,用于容纳外耳的耳部结构的通孔或凹槽。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内衬具有第一疏汗区,第一疏汗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疏汗孔;保持器具有第二疏汗区,第二疏汗区与第一疏汗区的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疏汗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疏汗孔。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疏汗孔的直径小于第二疏汗孔的直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疏汗孔的靠近内衬一侧的孔口的直径小于第二疏汗孔的背离内衬一侧的孔口的直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内衬靠近外耳的一侧上具有疏汗槽,疏汗槽的延伸方向与外耳的耳轮的延伸方向一致,且疏汗槽的至少一端与第一疏汗区连通。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耳部矫形器还包括弹性固位件,弹性固位件的一端与保持器固定连接,弹性固位件的另一端向外伸出,以使弹性固位件形成头箍,弹性固位件用于通过自身的弹力将外耳维持于相对人体头部的固定位置。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固位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保持器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固位件上开设有多个第三疏汗孔。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固位件的弹性模量为1-2.5GPA。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内衬与保持器一体打印成型。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内衬的靠近外耳的一侧设有用于将耳部矫形器固定在外耳上的粘性层。本技术提供的耳部矫形器,包括软质的内衬和硬质的保持器,内衬和保持器均为三维打印件,内衬的内表面用于覆盖人体外耳的至少部分区域;保持器与内衬相匹配,且保持器设置在内衬的背离外耳的一侧,以支撑内衬;内衬上设置有第一矫形结构,保持器上设置有与第一矫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矫形结构,第二矫形结构和第一矫形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以支撑第一矫形结构,第一矫形结构用于与外耳的病变区域配合并调整病变区域的生长趋势,以对外耳进行塑形。本技术提供的耳部矫形器,个性化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技术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一种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耳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制造方法的流程步骤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制造方法中的基于矫正的外耳三维数字模型获取耳部矫形器的三维数字模型的流程步骤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制造方法中的获取矫正的外耳三维数字模型的一种流程步骤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部矫形器的制造方法中的获取矫正的外耳三维数字模型的另一种流程步骤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内衬;11-第一疏汗孔;12-疏汗槽;2-保持器;21-第二疏汗孔;3-矫形部;31-第一矫形部;32-第二矫形部;33-第三矫形部;34-第四矫形部;35-第五矫形部;36-第六矫形部;37-第七矫形部;38-第八矫形部;4-弹性固位件;41-第三疏汗孔;10-外耳;101-耳轮;102-耳垂;103-对耳轮;104-耳轮脚;105-对耳屏;106-耳甲腔;107-耳屏;108-耳甲艇;109-三角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耳廓畸形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形成的耳廓的畸形或者耳部其他结构的异常。传统的耳廓畸形通常是通过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大,且会直接对患者造成损伤,此外,还很容易造成术后感染、恢复形态不美观、二次复发等问题。为了克服传统的手术治疗具有的缺陷,近几年,在医疗器械领域出现了一种耳部矫形器,不用手术便可以对患者的耳部进行修复。现有的耳部矫形器大多都是通过倒模、注塑的方式制造而成,现有的耳部矫形器一般包括与外耳相适配的保持器以及设置在保持器内部的矫形组件,而矫形组件大多为由多个金属件弯折而成的金属条组成。因此,采用现有的耳部矫形器对患者的耳部进行治疗矫正时,不仅个性化程度低导致成本较高,而且,为了保证耳部矫形器有足够的强度来实现耳部矫形,其硬度通常较大,导致耳部矫形器的佩戴舒适度较低。综上,现有的耳部矫形器具有如下缺陷:个性化程度低、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的内衬和硬质的保持器,所述内衬和所述保持器均为三维打印件,所述内衬的内表面用于覆盖人体外耳的至少部分区域;/n所述保持器与所述内衬相匹配,且所述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内衬的背离所述外耳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内衬;/n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矫形结构,所述保持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矫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矫形结构,所述第二矫形结构和所述第一矫形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以支撑所述第一矫形结构,所述第一矫形结构用于与所述外耳的病变区域配合并调整所述病变区域的生长趋势,以对所述外耳进行塑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软质的内衬和硬质的保持器,所述内衬和所述保持器均为三维打印件,所述内衬的内表面用于覆盖人体外耳的至少部分区域;
所述保持器与所述内衬相匹配,且所述保持器设置在所述内衬的背离所述外耳的一侧,以支撑所述内衬;
所述内衬上设置有第一矫形结构,所述保持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矫形结构相匹配的第二矫形结构,所述第二矫形结构和所述第一矫形结构的位置相互对应,以支撑所述第一矫形结构,所述第一矫形结构用于与所述外耳的病变区域配合并调整所述病变区域的生长趋势,以对所述外耳进行塑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形结构和所述第二矫形结构均包括至少一个矫形部,所述矫形部与所述外耳的至少一个耳部结构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矫形部包括与对应的所述外耳的耳部结构相贴合的曲面结构,和/或,用于容纳所述外耳的耳部结构的通孔或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具有第一疏汗区,所述第一疏汗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一疏汗孔;所述保持器具有第二疏汗区,所述第二疏汗区与所述第一疏汗区的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疏汗区上开设有多个第二疏汗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部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疏汗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疏汗孔的直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方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赛纳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