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506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以及两个底座;所述第一旋转轴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圆柱状凸伸部,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两个所述底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两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凸伸部分别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第一螺接件配合,所述第一螺接件下端与所述凸伸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凸伸部轴向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实验动物固定在所需的角度,便于实验人员观测实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动物固定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动物实验科研中,研究员在对实验动物饲养、试验、取材等过程中需要对其实施安全有效的固定,以便开展各类实验研究项目。其中,大中型实验动物能否安全有效的固定尤为重要。我们现有的一些固定装置,如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此类固定装置只能提供简易的固定,不可调节,不能满足研究员操作过程中过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旨在将实验动物固定在所需的角度,便于实验人员观测实验。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以及两个底座;所述第一旋转轴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圆柱状凸伸部,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两个所述底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两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凸伸部分别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第一螺接件配合,所述第一螺接件下端与所述凸伸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凸伸部轴向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轴面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以与所述固定座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固定筒以及移动杆;所述固定筒上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移动杆沿上下向延伸,且套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侧壁贯穿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用于与第二螺接件配合,所述第二螺接件与所述移动杆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移动杆在上下向移动,所述底座通过转轴与所述移动杆顶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支架还包括第二旋转轴、齿轮以及手柄;所述固定筒顶部向上凸伸形成一侧板,所述第二旋转轴沿横向延伸,且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侧板上,所述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且与所述移动杆相对;所述移动杆面向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齿条,所述齿轮背离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带动所述齿轮旋转,从而带动齿条上下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顶部设有遮挡盒,所述遮挡盒的一侧壁形成所述侧板,所述齿轮位于所述遮挡盒内,所述遮挡盒与所述齿条相对的侧壁贯穿设有让位穿孔,所述让位穿孔以供所述齿轮穿过,所述遮挡盒与所述手柄相对的侧壁贯穿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以供所述手柄通过。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筒底部设有万向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将实验动物固定于固定座上,通过旋松第一螺接件,将第一旋转轴转动至所需的角度,使实验动物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再拧紧第一螺接件,使第一螺接件下端与凸伸部相抵接,可限制凸伸部轴向旋转,从而将实验动物固定在所需的角度,便于实验人员观测实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伸缩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伸缩支架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2中移动杆和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座1、第一旋转轴2、凸伸部21、底座3、安装孔31、螺纹孔32、伸缩支架4、固定筒41、螺纹通孔41a、侧板41b、移动杆42、齿条42a、第二旋转轴43、齿轮44、手柄45、第二螺接件5、遮挡盒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1、第一旋转轴2以及两个底座3。所述第一旋转轴2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轴2两端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圆柱状凸伸部21,所述固定座1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2上。固定座1呈弧形设置,可使固定座1更符合实验动物的体型,对实验动物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以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同时减少实验动物在固定过程中的不适感。所述第一旋转轴2面向所述固定座1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以与所述固定座1相适配,可增强固定座1固定于第一旋转轴2上的稳定性。固定座1上可设有绑带等其他用于固定试验动物的部件,由于固定座1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具体描述。两个所述底座3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2两侧,所述底座3面向所述第一旋转轴2的一侧设有安装孔31,两个所述凸伸部21分别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孔31内,所述底座3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31连通的螺纹孔32,所述螺纹孔32用于与第一螺接件(图中未示出)配合,所述第一螺接件下端与所述凸伸部21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凸伸部21轴向旋转,如此设置,可通过旋转第一旋转轴2,使实验动物转动至所需的角度,便于不同位置的实验人员观测实验。所述底座3底部固定有伸缩支架4,本实施例中,两个底座3底部均固定有伸缩支架4。请参见图2至图4,所述伸缩支架4包括固定筒41以及移动杆42,所述固定筒41上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移动杆42沿上下向延伸,且套设于所述固定筒41内,所述固定筒41侧壁贯穿设有螺纹通孔41a,所述螺纹通孔41a用于与第二螺接件5配合,所述第二螺接件5与所述移动杆42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移动杆42在上下向移动。所述底座3通过转轴与所述移动杆42顶部连接。通过在上下向移动移动杆42,可以调节第一旋转轴2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从而调整实验动物的倾斜角度和高度,便于不同位置和不同高度的实验人员观测实验。所述固定筒41底部设有万向轮,便于在实验室内移动固定装置。请参见图4,所述伸缩支架4还包括第二旋转轴43、齿轮44以及手柄45。所述固定筒41顶部向上凸伸形成一侧板41b,所述第二旋转轴43沿横向延伸,且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侧板41b上,所述齿轮44固定于所述第二旋转轴43上,且与所述移动杆42相对。所述移动杆42面向所述齿轮44的一侧设有与所述齿轮44相配合的齿条42a,所述齿轮44背离所述第二旋转轴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手柄45,所述手柄45带动所述齿轮44旋转,从而带动齿条42a上下向移动,如此设置,通过转动手柄45,即可调整底座3的高度,可避免将底座3抬起造成调整不准确,提高调整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所述固定筒41顶部设有遮挡盒6,所述遮挡盒6的一侧壁形成所述侧板41b,所述齿轮44位于所述遮挡盒6内,所述遮挡盒6与所述齿条42a相对的侧壁贯穿设有让位穿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让位穿孔以供所述齿轮44穿过,所述遮挡盒6与所述手柄45相对的侧壁贯穿设有通孔(图中未标注),所述通孔以供所述手柄45通过,可对齿轮44形成保护,避免灰尘堆积。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原理通过以下操作进行具体说明:将实验动物固定于固定座1上,通过旋松第一螺接件,将第一旋转轴2转动至所需的角度,使实验动物转动至合适的角度,再拧紧第一螺接件,使第一螺接件下端与凸伸部21相抵接,可限制凸伸部21轴向旋转,从而将实验动物固定在所需的角度,便于实验人员观测实验。旋松第二螺接件5,手握手柄45并转动手柄45,带动齿轮44旋转,由于齿轮44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以及两个底座;/n所述第一旋转轴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圆柱状凸伸部,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n两个所述底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两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凸伸部分别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第一螺接件配合,所述第一螺接件下端与所述凸伸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凸伸部轴向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第一旋转轴以及两个底座;
所述第一旋转轴呈横向延伸,所述第一旋转轴两端分别向外凸伸形成圆柱状凸伸部,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
两个所述底座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两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侧设有安装孔,两个所述凸伸部分别可轴向旋转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底座顶部设有与所述安装孔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用于与第一螺接件配合,所述第一螺接件下端与所述凸伸部相抵接以限制所述凸伸部轴向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面向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呈弧形设置,以与所述固定座相适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针实验动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底部固定有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包括固定筒以及移动杆;
所述固定筒上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移动杆沿上下向延伸,且套设于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侧壁贯穿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用于与第二螺接件配合,所述第二螺接件与所述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峰许海罗保平李鸿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子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