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500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0
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其包括一个上模架和一个下模底座,所述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还包括一个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成型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二次侧整装置,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上模架上的上模斜楔块,一个设置在两个上模斜楔块之间的安装缺口,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底端且靠近内侧的抵接斜面,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底座上且位于上模斜楔块的下端外侧的下模斜楔块。本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解决料片型面不良的问题,避免出现料片翻边回弹和开档不良的情况,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成型模具
,特别是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
技术介绍
一个车身的强度取决于车身的设计与钢板强度,因此车身重要防护部位的钢板强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热成型钢板无疑是各类高强度板中的佼佼者。热成型钢板则主要应用于前、后保险杠骨架以及A柱、B柱等重点部位,在发生撞击时,尤其在正面和侧面撞击时,可有效减少驾驶舱变形,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一般的高强度钢板的抗拉强度在400-450MPa左右,而热成形钢材加热前抗拉强度就已达到500-800MPa,加热成形后则提高至1300-1600MPa,为普通钢材的3-4倍,其硬度仅次于陶瓷,但又具有钢材的韧性。因此由热成型钢板制成的车身极大的提高了车身的抗碰撞能力和整体安全性,在碰撞中对车内人员会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热成型钢板具有很好的材料成形准确度,但是对于成型翻边后侧壁比较深的零件还是会存在回弹的现象造成零件型面不良和开档不良,后期往往只能通过镶块补焊加工研合才能解决此类问题,而且需要反复的调试,镶块经过补焊后镶块整体的寿命会缩短,客户不会接受,需要根据最新的调试结果重新制做此镶块,这样会给公司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零件侧壁型面不良及开档尺寸不良成为当前必须处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其包括一个上模架和一个下模底座,所述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还包括一个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成型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二次侧整装置,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上模架上的上模斜楔块,一个设置在两个上模斜楔块之间的安装缺口,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底端且靠近内侧的抵接斜面,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底座上且位于上模斜楔块的下端外侧的下模斜楔块,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且与所述抵接斜面一一对应的导向驱动板,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缺口中的U形成型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底座上且与所述U形成型块配合的T形成型座,所述二次侧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上的驱动源,一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的上导向结构,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的下导向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所述上模斜楔块与下模斜楔块之间的中间导向结构,所述驱动源驱动下模斜楔块沿下导向结构相向移动,导向驱动板对应抵接在抵接斜面上且同时上模架保持下压状态,迫使上模斜楔块沿上导向结构相向移动并施力在成型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上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的上部导向槽,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两端的上侧边导向槽,至少一个连接在所述上模架且对应嵌入上部导向槽中的中心导向滑块,以及两个连接在所述上模架且对应嵌入上侧边导向槽中的上侧边滑块。进一步地,所述下导向结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两端的下侧边导向槽,以及两个连接在所述上模底座且对应嵌入下侧边导向槽中的下侧边滑块。进一步地,所述中间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导向驱动板之间的让位槽,至少两个对应设置在所述让位槽中的V形导向凹块,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抵接斜面之间且与所述V形导向凹块匹配的V形导向凸块。进一步地,所述V形导向凹块、V形导向凸块与导向驱动板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斜楔块设有驱动源的一侧还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墩死块。进一步地,所述墩死块包括圆形、矩形,椭圆形中的任意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在一次驱动模具装置驱动成型装置完成一次成型或者将要完成一次成型时,上模架保持下压状态,使料片受到成型装置向下方向的力,完成一次成型操作,同时驱动源驱动下模斜楔块沿下导向结构水平向内移动,使导向驱动板与抵接斜面对应接触,并反向施力在上模斜楔块上,上模斜楔块沿上导向结构水平移动,使料片同时受到成型装置水平方向的力,对较深零件的侧壁施加推力,以弥补板料侧壁拉伸变薄的间隙,使料片厚度一致,解决料片型面不良的问题。上模架与驱动源的双向驱动组合,使料片受到竖直朝下且向内挤压的斜向外力,使料片的两侧翻边进一步受到挤压成型,增强成型效果,避免出现料片翻边回弹,开档不良的情况,提升工艺品质,不需要后期镶块补焊加工研合,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所具有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1的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所具有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其包括一个上模架10和一个下模底座11,一个一次驱动模具装置20,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20上的成型装置3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20上的二次侧整装置40。可以想到的是,本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还包括其他功能组件和具体结构,例如电气连接组件,自润滑组件,安装结构等,其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故在此不再一一详细说明。上模架10和下模底座11为冲压成型的常规设置,具体结构不做赘述,下模底座11位于下方且保持固定,上模架10位于下模底座11的上方且连接有升降装置,驱动上模架10上下驱动配合。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20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上模架10上的上模斜楔块21,一个设置在两个上模斜楔块21之间的安装缺口22,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21底端且靠近内侧的抵接斜面23,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底座11上且位于上模斜楔块21的下端外侧的下模斜楔块24,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24且与所述抵接斜面23一一对应的导向驱动板25。成型装置30安装在安装缺口22与下模底座11之间。上模斜楔块21由上模架10同步升降驱动,上模斜楔块21下降过程中,成型装置30开始成型,直至抵接斜面23对应抵接在导向驱动板25上完成一次成型操作。所述成型装置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缺口22中的U形成型块31,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底座11上且与所述U形成型块31配合的T形成型座32。可以想到的是,将料片放置在U形成型块31与T形成型座32之间,上模架10下降,带动上模斜楔块21的U形成型块31同步下降,T形成型座32的一端抵接在料片上,迫使料片中部凹入U形成型块31的成型腔中,料片两端翻边,最终成型在U形成型块31和T形成型座32之间且截面呈U形或者Ω形的成型腔中。在本实施例中,料片最终成型成U形或者Ω形的零件。所述二次侧整装置40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24上的驱动源41,一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包括一个上模架和一个下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包括一个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成型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二次侧整装置,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上模架上的上模斜楔块,一个设置在两个上模斜楔块之间的安装缺口,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底端且靠近内侧的抵接斜面,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底座上且位于上模斜楔块的下端外侧的下模斜楔块,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且与所述抵接斜面一一对应的导向驱动板,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缺口中的U形成型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底座上且与所述U形成型块配合的T形成型座,所述二次侧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上的驱动源,一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的上导向结构,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的下导向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所述上模斜楔块与下模斜楔块之间的中间导向结构,所述驱动源驱动下模斜楔块沿下导向结构相向移动,导向驱动板对应抵接在抵接斜面上且同时上模架保持下压状态,迫使上模斜楔块沿上导向结构相向移动并施力在成型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包括一个上模架和一个下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包括一个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成型装置,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上的二次侧整装置,所述一次驱动模具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上模架上的上模斜楔块,一个设置在两个上模斜楔块之间的安装缺口,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底端且靠近内侧的抵接斜面,两个对称设置在下模底座上且位于上模斜楔块的下端外侧的下模斜楔块,以及至少两个间隔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且与所述抵接斜面一一对应的导向驱动板,所述成型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缺口中的U形成型块,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底座上且与所述U形成型块配合的T形成型座,所述二次侧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上的驱动源,一个设置在所述上模斜楔块的上导向结构,一个设置在所述下模斜楔块的下导向结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所述上模斜楔块与下模斜楔块之间的中间导向结构,所述驱动源驱动下模斜楔块沿下导向结构相向移动,导向驱动板对应抵接在抵接斜面上且同时上模架保持下压状态,迫使上模斜楔块沿上导向结构相向移动并施力在成型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热成型零件侧壁型面的侧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结构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汇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