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99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包括留置管,金属丝,第一紧固连接装置或第二紧固连接装置;通过金属丝和紧固连接装置对留置管进行二次定位,使得留置管的定位准确率大幅上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套件,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能够显著提高神经丛连续阻滞的成功率,适合在临床上大量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
技术介绍
在治疗过程中,神经丛连续阻滞手段十分常见,而如何定位准确是其中的关键。传统的神经丛连续阻滞套件主要包括神经刺激针、留置导管、神经刺激仪、固定器等,其操作方法主要是:首先通过神经刺激针穿刺后,通过神经刺激针连接刺激仪进行定位,然后置入留置导管,通过固定器上的转接头给药进行后续连续神经丛连续阻滞。但在置入留置导管时,通常只是依据操作的医务人员个人的经验进行置入,因此经常会出现导管头端偏离目标神经的情况,导致神经阻滞效果十分不好甚至阻滞失败的后果。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阻滞成功率的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装置结构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其至少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种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包括:金属丝,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留置管,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可容纳所述金属丝;第一紧固连接装置或第二紧固连接装置;所述金属丝的长度大于所述留置管的长度;所述第一紧固连接装置包括:夹子,用于夹持紧固住所述留置管和所述金属丝;第一导线;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包括:锁定箱,所述锁定箱设有内部空腔,所述锁定箱的表面设有与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出口、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三贯穿孔的中心线均垂直,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出口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三贯穿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留置管的尾端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收紧装置,所述第一收紧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软胶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软胶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收紧装置,所述第二收紧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金属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所述第二收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片相连接;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三收紧装置,所述第三收紧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软胶片,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软胶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在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所提出的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与常规的神经刺激针、神经刺激仪和固定器配合使用即可;第一紧固连接装置中的夹子、第一导线以及第二紧固连接装置中的第二导线均可采用的普通夹子和导线即可。具体使用方法为:在使用时,先采用神经刺激针进行穿刺,通过神经刺激针连接神经刺激仪进行定位,然后置入留置管(首端位于人体内,尾端位于人体外),然后再置入金属丝(首端位于人体内,尾端位于人体外),根据留置管的刻度线和金属丝的刻度线,控制金属丝突出留置管的头端0.5~1cm,然后对留置管和金属丝进行固定(若采用第一紧固连接装置,则利用夹子夹持留置管,此时,金属丝位于留置管内会被一同夹持固定住,然后采用第一导线连接露出留置管尾端的金属丝和神经刺激仪;若采用第二紧固连接装置,则将留置管的尾端伸入开口至内部空腔,通过第一软胶片对留置管进行压紧,通过第二软胶片和金属片对露出留置管尾端的金属丝进行压紧,此时,第二导线未连接金属片的另一端连接的是神经刺激仪),然后根据神经刺激仪,不断调整留置管的位置,定位准确后,拆除第一紧固连接装置或第二紧固连接装置,抽出金属丝,再将留置管与固定器连接,用于后期的给药,进行神经丛连续阻滞。采用第一紧固连接装置需要进行两步操作,同时夹子会使留置管产生一定形变,可能会不利于后期抽出金属丝,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而采用第二紧固连接装置则属于柔性夹持,对于留置管本身影响较小,后期抽出金属丝更为顺滑。同时对留置管可采用一个收紧装置进行固定,但金属丝由于位于留置管的内部,若采用单个收紧装置进行固定,则可能会出现金属丝在留置管中位置的偏移,影响定位,故本技术设置了第二收紧装置和第三收紧装置进行压紧固定。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留置管的管壁中设有自首端向尾端的贯穿孔,可容纳所述金属丝。通过在管壁中开设贯穿孔,一方面能够实现上述方案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增加给药的流量。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金属丝的首端为半球形。首端设置为半球形可以避免对身体组织的额外伤害。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留置管的首端的外壁上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留置管的管壁的出药孔。侧面的出药孔一方面可以提高给药的流量,另一方面,当留置管的首端的管口出现堵塞时,给药时的药液还可以从出药孔到达目标神经,完成阻滞。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第一软胶片、所述金属片和所述第二软胶片为圆柱形或长方体形。设置为规则形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情况中,所述留置管的材料为聚酰胺;所述金属丝的材料为不锈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提出的套件,设计巧妙,使用方便,能够显著提高神经丛连续阻滞的成功率,适合在临床上大量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留置管和金属丝搭配使用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留置管和金属丝搭配使用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第二紧固连接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中第二紧固连接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第二收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第一收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第三收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包括夹子,导线,留置管100(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其结构如图1~2所示,图中未示出刻度线),金属丝300(包括首端和尾端,首端为半球形,长度大于留置管100,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其结构如图1~2所示,图中未示出刻度线)。留置管100包括管壁110和管内通道120,留置管100的管壁110中设有贯穿孔200,留置管100的首端的外壁上还设有贯穿留置管100的管壁110的出药孔400。在进行神经丛连续阻滞时,利用本实施例的套件与神经刺激针、神经刺激仪和固定器进行配合使用,使用方法为:首先采用神经刺激针对人体进行穿刺,通过连接神经刺激仪定位,然后置入留置管100,保持其头端在人体内,退出神经刺激针,然后将金属丝300置入贯穿孔200,根据留置管100外壁上的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金属丝,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n留置管,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可容纳所述金属丝;/n第一紧固连接装置或第二紧固连接装置;/n所述金属丝的长度大于所述留置管的长度;/n所述第一紧固连接装置包括:/n夹子,用于夹持紧固住所述留置管;/n第一导线;/n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包括:/n锁定箱,所述锁定箱设有内部空腔,所述锁定箱的表面设有与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出口、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三贯穿孔的中心线均垂直,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出口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三贯穿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留置管的尾端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n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n第一收紧装置,所述第一收紧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软胶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软胶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n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n第二收紧装置,所述第二收紧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金属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所述第二收紧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金属片相连接;/n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n第三收紧装置,所述第三收紧装置包括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软胶片,所述第三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二软胶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神经丛连续阻滞的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金属丝,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
留置管,包括首端和尾端,其外壁上设有刻度线,可容纳所述金属丝;
第一紧固连接装置或第二紧固连接装置;
所述金属丝的长度大于所述留置管的长度;
所述第一紧固连接装置包括:
夹子,用于夹持紧固住所述留置管;
第一导线;
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包括:
锁定箱,所述锁定箱设有内部空腔,所述锁定箱的表面设有与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相连通的开口、出口、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和第三贯穿孔,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中心线、所述第三贯穿孔的中心线均垂直,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与所述出口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三贯穿孔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留置管的尾端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至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
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一收紧装置,所述第一收紧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第一软胶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贯穿孔螺纹连接,使得所述第一软胶片可在所述锁定箱的内部空腔中移动;
所述第二紧固连接装置还包括:
第二收紧装置,所述第二收紧装置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设有金属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吉英黄振兴黄腾徐枫陈华艳王汉兵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