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64923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9
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包括踩踏部件、升降部件、扶持部件,底踏板上对称安装有液压柱和固定柱,中央位置安装有刻度尺,固定柱顶端安装有固定踏板,液压柱顶端安装有可升降踏板,液压柱的下端连接液压管,液压管末端连接液压控制板,液压控制板上设置有降键和升键,两个水平板自底踏板两侧伸出,两侧不等高立柱垂直安装在水平板外侧端,立柱顶端安装有顶扶手,立柱内中间区域至少安装一个半扶手。本技术方案解决下肢不等长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在拍摄下肢全长立位片时,如何方便且准确调整患肢足底垫高,以及精确测量并计算患肢长短差等技术问题,提高摄片质量和效率,降低矫形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先天性下肢不等长或髋关节脱位的患儿需要拍摄两下肢全长立位片,对比患肢与健侧肢体并测量差值,提供精确数据,评价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开展矫形治疗。放射科常采用的方法是摄片前用辅具将患肢足底垫高后将两侧股骨头置于同一水平,摄片后,在下肢全长片上测量数据,计算差值。这个过程存在的缺点有:一是不同患儿患肢长短差别较大,辅具高度很难做到合适和精确垫高足部,反复调整过程导致重复摆置体位,增加摄片工作量和时间;二是由于摄片投照存在放大率,在下肢全长片上测量的数据存在较大误差。这些问题限制了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的顺利开展,增加临床矫形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医疗器械,解决下肢不等长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在拍摄下肢全长立位片时,如何方便且准确调整患肢足底垫高,以及精确测量并计算患肢长短差等问题,进而提高摄片质量和效率,降低医疗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包括踩踏部件、升降部件、扶持部件三部分。踩踏部件中,最下端的底踏板置于地板之上,其上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液压柱和固定柱。底踏板中央的中线位置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刻度尺。固定柱顶端安装有矩形的固定踏板。升降部件中,液压柱顶端安装有矩形的可升降踏板,液压柱的下端连接有液压管。液压管末端连接液压控制板,液压控制板上设置有降键和升键。扶持部件中,两个水平板自底踏板向两侧伸出,两侧不等高的圆柱形的立柱垂直安装在水平板外侧端。立柱顶端安装有短圆柱形、水平放置的顶扶手,立柱内的中间区域至少安装一个水平的半扶手。本技术的提供的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可有效对不等长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过程进行辅助;底踏板是整个装置的基础,除可对摄片中的患者提供有效、稳定的支撑,还为固定柱、液压柱和立柱提供结构支持;水平板连接底踏板和立柱,有利于为立柱提供足够支撑力;液压控制板上的升键和降键可通过液压管有效控制液压柱的升降,不仅操作方便,且有益于在不改变患者体位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力量抬高或降低置于可升降踏板上的患肢,提高摄片效率;操作液压柱升降患肢是小幅度连续升降动作,易于准确调整患肢升降至合适位置,且和安装在底踏板中线上的刻度尺配合使用,有利于精确测量患肢与健肢的长度差,减少在X线图片上测量时放大率带来的长度误差;两侧立柱采用不等高设计,上端设置顶扶手,且立柱中间区域至少安装一个半扶手,有利较大范围身高差的不同患儿在摄片过程中扶持握稳,保障医疗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图中1.立柱,2.半扶手,3.液压管,4.液压控制板,5.降键,6.升键,7.可升降踏板,8.液压柱,9.刻度尺,10.固定柱,11.顶扶手,12.水平板,13.底踏板,14.固定踏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包括踩踏部件、升降部件、扶持部件。踩踏部件中,底踏板13上两侧对称安装有液压柱8和固定柱10,中央的中线位置安装有刻度尺9,固定柱10顶端安装有固定踏板14。升降部件中,液压柱8顶端安装有可升降踏板7,液压柱8的下端连接液压管3,液压管3末端连接液压控制板4,液压控制板4上设置有降键5和升键6。扶持部件中,两个水平板12自底踏板13两侧伸出,两侧不等高立柱1垂直安装在水平板12外侧端,立柱1顶端安装有顶扶手11,立柱1内中间区域至少安装一个半扶手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如下工作时,将装置置于平板探测器前方与X线球管之间,患肢置于可升降踏板7上,健肢置于固定柱10顶端的固定踏板14上,根据患肢位左侧或右侧而选择后前立位或前后立位,根据患儿身高选择与水平板12垂直连接的立柱1上不同高度的顶扶手11或半扶手2,踩液压控制板4上升键6通过液压管3伸缩液压柱8缓慢上升可升降踏板7,通过观察骨盆或髋关节至两侧股骨头或髂骨翼处同一水平位置时停止并摄片,同时用底踏板13中线上的刻度尺9测量可升降踏板7与固定踏板14之间的高度差,摄片结束后,踩液压控制板4上的降键5降低可升降踏板7至与固定踏板14同一高度水平的初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踩踏部件、升降部件、扶持部件三部分,踩踏部件中,底踏板(13)上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液压柱(8)和固定柱(10),底踏板(13)中央的中线位置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刻度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踩踏部件、升降部件、扶持部件三部分,踩踏部件中,底踏板(13)上两侧对称位置分别设置有液压柱(8)和固定柱(10),底踏板(13)中央的中线位置安装有上下方向的刻度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柱(10)顶端安装有矩形的固定踏板(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下肢全长立位摄片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部件中,液压柱(8)顶端安装有矩形的可升降踏板(7),液压柱(8)的下端连接有液压管(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瑜王立丹陈慧敏刘帆黄穗刘新献周斌何晓俊张有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