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6491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2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包括帽体和设在帽体内的内胆,安装在帽体上的电极头、与电极头连接的导联线;帽体由弹性材料制成;内胆由无弹性材料制成,并根据不同人体头部大小设成对应的尺寸,且设有若干与人体头部待测位置相对的让位孔,让位孔的尺寸与电极头相同;所有导联线连为一体形成排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无弹性的、与不同人体头部大小对应的内胆,隔离头部与帽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使用的过程中汗、血等液体污损帽体,提高电极帽的连续使用时间,并避免反复清洗可能对电极帽造成的损坏;内胆的让位孔用于嵌设电极头,可以提高大号的电极帽对小号头部的适配范围,则可减少备置的电极帽型号、数量,节省高昂的脑电图采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
技术介绍
国际上采集脑电信号(EEG信号),一般采用在头部头皮上按一定部位放置电极,用来采集脑细胞固有的生物电活动信号(即脑电信号),并传输至脑电图机进行信号放大、处理并连续将图形描记在纸上。放置电极时需要涂抹电极膏以提高导电性能,便于脑电信号的采集。现有电极帽的使用存在以下问题:①电极头的设置对应人体头部的固定位置,而不同的病患头部大小不一样,电极帽的弹性有限,为适配不同头部大小的人群,医院需要购置多种尺寸的电极帽,花费高昂的设备成本;②根据病患本身的生理状况和受测时的身体情况不同,可能会导致汗、血等液体污损电极帽而无法再次使用,需要在完成脑电图后进行清洗,比较麻烦且影响了采集工作的连续性;同时,电极帽在清洗的过程中也极易损坏,导致电极帽的使用寿命缩短、增加了脑电图采集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解决现有电极帽的大小适配问题和易污损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包括帽体和设置在所述帽体内的内胆,以及安装在所述帽体上的若干电极头、与各电极头连接的若干导联线;所述帽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胆由无弹性材料制成,并根据不同人体头部大小设置成对应的尺寸,且设置有若干与人体头部待测位置相对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尺寸与所述电极头相同,所述电极头活动嵌设在所述让位孔中;所有导联线连为一体形成排线结构。所述电极头包括夹设固定在所述帽体内外两面的电极内扣和电极外扣、设置在所述电极内扣与所述电极外扣之间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导联线连接,所述电极内扣、电极外扣和电极上具有连通的通孔。所述帽体和内胆对应人体头部的耳朵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露耳孔和第二露耳孔。所述帽体的上端设置有供所述导联线穿出的导联线引出孔。所述帽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帽体的固定带。所述内胆由无纺布或棉布制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通过设置无弹性的、与不同人体头部大小对应的内胆,可通过成本较低、可频繁更换的内胆隔离头部与帽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使用的过程中汗、血等液体污损帽体,提高电极帽的连续使用时间,并避免反复清洗可能对电极帽造成的损坏;同时,内胆的让位孔用于嵌设电极头实现固定,可以提高大号的电极帽对小号头部的适配范围,则可减少备置的电极帽型号、数量,节省高昂的脑电图采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极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帽体1;第一露耳孔11;导联线引出孔12;固定带13;内胆2;让位孔21;第二露耳孔22;电极头3;通孔30;电极内扣31;电极外扣32;电极33;导联线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包括帽体1和设置在帽体1内的内胆2,以及安装在帽体1上的若干电极头3、与各电极头3连接的若干导联线4。帽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内胆2由无弹性材料制成,并根据不同人体头部大小设置成对应的尺寸,且设置有若干与人体头部待测位置相对的让位孔21,让位孔21的尺寸与电极头3相同,电极头3活动嵌设在让位孔21中;所有导联线4连为一体形成排线结构。参考图1和图2所示,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上述电极头3包括夹设固定在帽体1内外两面的电极内扣31和电极外扣32、设置在电极内扣31与电极外扣32之间的电极33,电极33与导联线4连接,电极内扣31、电极外扣32和电极33上具有连通的通孔30,用于注入耦合剂(导电胶)。上述帽体1和内胆2对应人体头部的耳朵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露耳孔11和第二露耳孔22,方便病患穿戴的时候露出耳朵,提高穿戴本技术的舒适性。上述帽体1的上端设置有供导联线4穿出的导联线引出孔12,以方便引出导联线4,形成统一的排线结构,方便本技术的穿戴。上述帽体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帽体1的固定带13。上述内胆2由常规的无纺布或100%纯棉布制成,满足无弹性的需求,且成本低。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通过设置无弹性的、与不同人体头部大小对应的内胆2,可通过成本较低、可频繁更换的内胆2隔离头部与帽体1的直接接触,避免使用的过程中汗、血等液体污损帽体1,提高电极帽的连续使用时间,并避免反复清洗可能对电极帽造成的损坏;同时,内胆2的让位孔21用于嵌设电极头3实现固定,可以提高大号的电极帽对小号头部的适配范围,则可减少备置的电极帽型号、数量,节省高昂的脑电图采集成本。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和设置在所述帽体内的内胆,以及安装在所述帽体上的若干电极头、与各电极头连接的若干导联线;/n所述帽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胆由无弹性材料制成,并根据不同人体头部大小设置成对应的尺寸,且设置有若干与人体头部待测位置相对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尺寸与所述电极头相同,所述电极头活动嵌设在所述让位孔中;所有导联线连为一体形成排线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帽体和设置在所述帽体内的内胆,以及安装在所述帽体上的若干电极头、与各电极头连接的若干导联线;
所述帽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胆由无弹性材料制成,并根据不同人体头部大小设置成对应的尺寸,且设置有若干与人体头部待测位置相对的让位孔,所述让位孔的尺寸与所述电极头相同,所述电极头活动嵌设在所述让位孔中;所有导联线连为一体形成排线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极帽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头包括夹设固定在所述帽体内外两面的电极内扣和电极外扣、设置在所述电极内扣与所述电极外扣之间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导联线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宇陈晶贞黄琼华汪柳霞苗佳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